(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趙苑旨)“大雪”時節已過,很多地方依然“暖意濃濃”,北方一些地方甚至還沒有“初雪”。今年的冬天是更暖了?根據氣象數據和氣象專家預判,受厄爾尼諾事件等因素的影響,我國中東部大部地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整體來看,今年冬季,我國前冬偏暖,后冬接近常年。
據中央氣象臺預計,12月10日至11日,我國華北、黃淮北部、東北地區中南部、西北地區東部等地將出現小到中雪或雨夾雪。中國天氣網圖
據中國天氣網最新信息,截至12月8日16時,內蒙古西部、寧夏、陜西、山西、河北南部、河南、山東北部、湖北、湖南北部等地不少站點的氣溫都打破了當地12月最高氣溫紀錄。
厄爾尼諾的確是影響我國冬季偏暖的原因之一。對我國而言,厄爾尼諾的發生常常導致南方降水偏多,北方偏暖。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賈小龍在12月1日中國氣象局新聞發布會上指出,“據監測顯示,目前赤道中東太平洋已經形成一次厄爾尼諾事件。預計此次厄爾尼諾事件的峰值期在2023年11月至2024年1月,峰值強度在1.5°C至2°C之間,強度為中等,類型為東部型,并會持續到2024年春季?!?/p>
此前我國已經歷了最暖秋季。國家氣候中心此前發布的監測顯示,2023年秋季(9月至11月),全國平均氣溫11.3℃,比常年同期偏高1.1℃,為1961年以來最暖秋季,全國大部地區氣溫偏高0.5至2℃。
國家氣候中心預計,今年冬季我國大部地區氣溫將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前冬(2023年12月)偏暖,后冬(2024年1月至2月)接近常年,北方出現暖冬概率較大。應急管理部公布的冬季自然災害風險形勢也顯示,綜合分析認為,今年冬季,我國前冬偏暖,后冬接近常年。
“從全球變暖的大趨勢來看,今年冬天的氣溫較往年仍會偏暖,但據我們的研究和國家氣象局氣候中心預測結果來看,整個冬天會經歷幾次持續時間較短的強降溫?!碧m州大學大氣科學學院、蘭州大學地球系統模式研發中心主任王澄海教授告訴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另外,今年冬季整體降水量與往年差不多,主要降水仍集中在我國黃河或長江以北的地區,尤其是東北跟新疆地區降水偏多。
王澄海教授表示,全球變暖導致了地球氣候系統的不穩定性和劇烈變化,進而極端事件的發生頻率也在增加。在溫度偏暖的冬季,如果降水量偏少,干燥程度增大,容易發生傳染病的流行,要做好預防;另外,溫度偏高也會導致農作物蟲害的提前發生。
另外根據中央氣象臺最新預報,本周日至下周一(12月10日至11日),華北地區將遭遇今冬以來最大范圍強降雪天氣,山西南部、河南西北部局地將現大暴雪,北京、天津也將迎來今冬初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