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呷哺呷哺(0520.HK,下稱呷哺集團)發布《盈利預告-虧損減少》。呷哺集團稱,2023年,其預計收入同比增長約25.0%至59.0億元;凈虧損預計為1.80億元-2.00億元,虧損較上一年的3.31億元收窄約39.58%-45.60%。但這也是呷哺集團連續三個年度錄得虧損。
呷哺集團指出,其去年仍然錄得虧損主要是因為報告期內預計因關閉及持續虧損餐廳計提相關資產減值損失不超過1.60億元;部分附屬公司遞延稅項資產同比減少約0.60億元;當前餐飲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且消費疲軟,消費降級對中高端品牌定位的湊湊火鍋帶來沖擊,導致其業務尚處于虧損狀態。
針對接下來湊湊的運營,呷哺集團指出,湊湊的新菜品上市進程將提速,將提前半年至一年規劃未來新品上市計劃及節奏,建立菜品庫作為新品儲備,隨時應對市場需求和變化;更清晰的活動矩陣打法規劃,輔以多樣化的活動種類及實現方式,通過促銷“組合拳”與消費者建立聯結,提升品牌忠誠度;升級內部培訓體系,強化升級員工綜合能力,隨時應對餐廳運營前線各類場景,提升服務品質,優化內部管理。
呷呷集團于1999年在北京創立,目前旗下擁有三大品牌——平價火鍋品牌呷哺呷哺、定位中高端的火鍋品牌湊湊以及烤肉品牌“趁燒”。截至2023年上半年,呷哺呷哺擁有門店843家,湊湊門店249家,趁燒門店3家。
南都灣財社此前曾報道,就在今年2月,湊湊上線新菜單,因鍋底和部分菜品疑似漲價引發爭議。具體來看,在新菜單上線后,如果就餐人數較多,鍋底的價格與之前相比更優惠;但是,如果是2人用餐,鍋底的性價比則是大幅下降。此外,湊湊的自助調料價格也上調了1元至10元/位,而在菜品規格方面,湊湊30余款菜品則新增了小份規格。
針對2人就餐鍋底價格上漲,湊湊官方客服此前回應南都灣財社記者稱,之前湊湊鍋底是按照人數收費,人數越多越貴。這次調整為按照鍋底類型收費,并且上線了小份菜,人越多越實惠。同時,客服指出,在價格調整前,2人鍋是以低于成本的售價回饋給消費者的。
除此之外,呷哺集團在2022年9月推出的高端烤肉品牌“趁燒”門店也出現大幅縮減。南都灣財社此前曾報道,今年以來,趁燒已經關閉門店5家,目前僅剩廣州有1家門店,上海有2家門店。而根據南都灣財社記者多方了解到的信息,廣州最后一家趁燒門店也將關閉。
此前,呷哺集團規劃要在去年開設30家趁燒門店,實際上趁燒創立至今僅開店8家。針對趁燒門店縮減,趁燒相關負責人則告訴南都灣財社記者,“‘趁燒’餐廳目前均在正常營業。下一步,趁燒也將持續賦能品牌,聚焦產品出新、模型精進、氛圍打造等方面;同時也將按照計劃穩步擴張?!?/p>
除了呷哺集團、西安飲食、達勢股份外,目前已經發布業績預告的餐飲上市公司去年都實現盈利,其中全聚德、味千(中國)、海倫司、太興集團、利寶閣集團均是扭虧為盈。
具體而言,2023年,在凈利潤層面,百勝中國為8.27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9.43億元);海底撈預計不低于44.0億元;九毛九預計為4.50億元;全聚德預計為5600萬元-6600萬元;同慶樓預計約2.73億元-3.23億元;味千(中國)預計為1.60億元-2.20億元;太興集團預計為9000.0萬元-9500.0萬元;利寶閣集團預計不低于500萬元;海倫司預計為1.6億元-2.1億元。
而從虧損的幅度來看,呷哺集團的虧損額度也要高于西安飲食和達勢股份。2023年,西安飲食預計凈虧損為9900萬元-1.38億元;達勢股份凈虧損約2900.0萬元,在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經調整凈利潤不低于80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