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起床,相信很多人都感受到了氣溫的驟降。
不少地方躲在被窩里,都瑟瑟發抖。
今晨,內蒙古中東部、黑龍江西部等地,部分地區新增積雪深度1~8厘米,內蒙古錫林郭勒最大積雪深度達16厘米。
今晨,在內蒙古自治區錫林浩特國家氣候觀象臺,高空探測員在風雪中,7:15準時施放探空氣球。
寒潮來襲,中央氣象臺今晨發布了多種類黃色氣象預警信息↓↓↓
暴雪黃色預警:京津冀等多地有大到暴雪,周日最高氣溫驟降超10℃。
預計11月6日8時至7日8時,內蒙古中部和東南部、山西大部、河北中北部、北京、天津、遼寧西部以及陜西北部和中南部山區、河南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大到暴雪,其中,內蒙古中部、河北西北部、山西東北部等地局地有大暴雪(20~28毫米)。
大霧黃色預警:
11月6日早晨至上午,北京、天津、河北中南部、遼寧東南部、四川盆地南部、湖北東部、湖南北部以及浙江中北部等地有大霧,其中,北京東南部、天津、河北中部、遼寧東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有能見度不足200米的強濃霧,局地有能見度不足50米的特強濃霧。
6日下午起,受降水和冷空氣的共同作用,華北黃淮等地的霧霾天氣將減弱消散。
海上大風黃色預警:
預計,6日夜間,渤海將有8~9級、陣風10~11級的大風。
這次寒潮怎么形成的?
這次寒潮過程在氣象上屬于一次“橫槽轉豎”型的過程。
在前期有一個高壓脊維持在烏拉爾山附近并逐漸加強,脊前的偏北氣流逐漸增強并不斷地將北極附近的冷空氣向南輸送至西伯利亞地區并且不斷積聚,從而形成一股強大的冷空氣團。當蒙古國以北地區的橫槽逐漸轉豎并向南加深時,如同阻擋冷空氣的大壩開始開閘放水,之后冷空氣勢不可擋地大舉南下,形成此次寒潮。
寒潮與冷空氣有何不同?
寒潮都是冷空氣,但冷空氣不一定是寒潮。
這是因為在氣象學上,寒潮是有嚴格的定義的。按照2017年發布實施的《冷空氣等級》國家標準,冷空氣按照強度劃分為弱冷空氣、較強冷空氣、強冷空氣和寒潮四個等級。
只有滿足“日最低氣溫24小時內降溫幅度≥8℃,或48小時內降溫幅度≥10℃,或72小時內降溫幅度≥12℃,而且使該地日最低氣溫下降到4℃或以下,48小時、72小時內降溫的日最低氣溫應連續下降”的冷空氣活動才能稱之為“寒潮”。
通俗地講,寒潮可以算是等級最高的冷空氣。
寒潮來襲,它有哪些特點?
影響范圍廣:除青藏高原和云南中西部以外,全國大部地區都能感受到它的威力。
降溫幅度大:截至11月6日早晨,新疆南部、甘肅、寧夏南部、內蒙古、黑龍江西部等地出現6~10℃降溫,部分地區降幅達12~16℃,局地降溫幅度甚至超過20℃。
未來幾天一直到11月8日,我國大部地區氣溫將自西北向東南先后下降8~10℃,其中西北地區、內蒙古大部、華北、黃淮、江淮西部、東北地區中南部、江南西南部等地部分地區降幅可達12~14℃,局地16℃以上。此次過程中,最低氣溫出現在8日早晨,山東中部-河南中部-四川北部這一條線以北的地方最低氣溫將低于0℃,而華南北部的最低氣溫也將降至10℃左右。
風力強:伴隨著冷空氣而來的還有強烈的大風,預計上述降溫的區域會伴有4~6級偏北風、陣風7~8級,尤其是內蒙古東南部和東北地區西部的風會更大一些。
大范圍雨雪天氣:這次冷空氣過程還會給北方地區帶來大范圍的雨雪天氣過程,西北地區、華北等地將陸續迎來今冬初雪。華北和東北的部分地區將有大到暴雪,局地大暴雪。
未來氣溫趨勢如何?
此次寒潮過程對我國的影響范圍較大,未來將自西向東,自北向南推進,所以,其對不同地區的影響時段也是不盡相同的,對北方地區的影響將持續到8日白天,而對華南地區的影響則要到8日夜間至9日凌晨才會結束。
這次寒潮過程之后,從9日開始,全國大部地區的氣溫會開始緩慢回升,但未來一周的氣溫較歷史同期仍然是偏冷的狀態。
按照國家氣候中心的預測,今年冬季影響我國的冷空氣活動頻繁,勢力偏強,中東部地區氣溫總體以偏冷為主,季節內冷暖的波動較大。
面對寒潮,如何進行防范?
1. 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有關部門和單位按照職責做好防寒潮工作,增強防火安全意識。
2. 人員要注意添衣保暖,照顧好老、弱、病、幼等,特別是心血管病人、哮喘病人等對氣溫變化敏感的人群盡量不要外出。
3. 大風天氣應及時加固門窗、圍板、棚架、廣告牌等易被大風吹動的搭建物,妥善安置易受大風影響的室外物品;停止高空作業及室外高空游樂項目。
4. 個人外出注意防寒,盡量遠離施工工地,不應在高大建筑物、廣告牌或大樹下方停留。
5. 農、林、養殖業做好作物、樹木與牲畜防凍害工作;設施農業生產企業和農戶加強溫室內溫度調控,防止經濟植物遭受凍害。
上一篇:好新聞,無止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