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呷哺呷哺股價早盤大跌超16%,股價一度跌至1.48港元,創上市以來新低。截至收盤,呷哺呷哺報1.55港元,跌幅收窄至12.92%。
消息面上,3月8日,呷哺呷哺發布業績預告,2023年公司實現收入59億元,同比增加約25%;凈虧損在1.8億—2億元間,相比2022年的3.31億元有所收窄。
這已是呷哺呷哺連續三年虧損。2021年、2022年,該公司分別實現凈虧損2.83億元、3.31億元,三年累計虧損在8億元左右。
需要注意的是,此前幾年受疫情影響,多家餐飲上市公司出現虧損,但2023年消費復蘇,尤其是餐飲行業恢復勢頭較猛。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餐飲收入52890億元,同比上升20.4%。
目前,已有餐飲企業預喜扭虧為盈。如全聚德(002186),其預計2023年歸母凈利潤在5600萬—6600萬元間,上年同期為虧損2.78億元;味千(中國)預計2023年歸母凈利潤約1.6億—2.2億元,而2022年該指標為-1.44億元。同時,也有不少企業利潤大幅上漲。如海底撈預計去年經營業務凈利潤不低于44億元,而2022年為16.4億元;百勝中國2023年歸母凈利潤同比上漲87.1%至8.27億美元;同慶樓(605108)則預計2023年歸母凈利潤同比上漲191.45%—242.13%;九毛九預計歸母凈利潤不低于4.5億元,增幅不低于812.8%。
同行的盈利也顯得呷哺呷哺的持續虧損愈發突兀。
該公司解釋虧損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響,一是謹慎復盤預計關閉及持續虧損餐廳,于2023年計提相關資產減值損失不高于1.6億元;二是截至2023年底,部分附屬公司遞延稅項資產較2022年同期減少約0.6億元;三是當前餐飲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且消費疲軟,消費降級對中高端品牌定位的湊湊帶來沖擊,導致其業務尚處虧損。
不過,呷哺呷哺也指出,公司2023年通過穩固和擴大行業內供應鏈優勢,有效降低了平均采購單價;通過更科學高效的排班,人力成本有效節降,“為未來運營及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半年報顯示,截至2023年6月,呷哺集團于全球共運營1094間餐廳,包括中國1080間餐廳,和港澳臺及其他市場14間餐廳。其中,呷哺呷哺餐廳843家,湊湊餐廳249家,趁燒餐廳2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