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月28日,新一輪巴以沖突已持續145天。以色列在加沙地帶的軍事行動仍在持續,并宣布正在就陸路進攻加沙地帶南部城市拉法制定計劃。與此同時,來自聯合國機構官員的信息顯示,加沙地帶目前至少四分之一人口瀕臨饑荒,若不及時采取行動,大范圍饑荒“幾乎不可避免”。
日前在社交媒體上,可以看到大批加沙民眾領取聯合國救援物資的畫面。黑壓壓的人群在殘磚瓦礫中涌向運輸面粉的卡車,爭先恐后接過面袋子扛在肩上。畫面中除了無人機低沉的嗡嗡聲外,還有遠處不時傳來的槍炮聲。
26日,加沙民眾在社交媒體發布的約旦直升機向加沙空投救援物資的視頻刷屏了。視頻中,數百名加沙人聚集在地中海邊,翹首仰望空中盤旋的空投直升機??粗粋€個白色箱子緩緩降落,有婦女笑著寬慰一個嚎啕大哭的小女孩說:“那不是‘占領軍’的轟炸機,是約旦給我們來送吃的了!”
視頻中,箱子一個個落入海中,只有少數加沙人開船去打撈。據巴勒斯坦媒體報道,許多食品包沉入大海后無法撈回。有位幸運者在網上曬出了自己領到的食物包,他咬了一口餅干,一臉滿足地說:“這是世界上最好吃的餅干!”
本輪巴以沖突自去年10月7日爆發起來,加沙物資供應主要靠外部援助,但物資輸入經常受阻。例如最近,又有以色列人到以色列與加沙邊境的凱雷姆沙洛姆和尼察納貨運口岸游行,反對在以色列被扣押人員獲釋前往加沙運送物資。示威者攔截救援物資卡車、封堵口岸,以致貨運口岸不時關閉。
戰事持續,加之援助食品供不應求,導致加沙物價居高不下。據記者了解,目前當地1公斤埃及產大米約合人民幣40元,1公斤蘋果約合人民幣90元,1升汽油則需人民幣300元。
而對于以色列人而言,雖然南部來自加沙地帶的火箭彈已逐漸減少,但北部邊境局勢仍不時升溫。去年10月8日,黎巴嫩真主黨加入沖突聲援加沙民眾,之后便不斷向以北部發動襲擊,以色列則報復性轟炸黎巴嫩南部目標。以國防部長加蘭特25日說,即使加沙地帶實現停火,以色列仍將繼續加大對黎巴嫩真主黨的打擊力度。
40多歲的以色列人伊戈爾是位音樂人,曾作為預備役士兵在加沙地帶服役20天。幾天前他告訴記者,在休整了一段時間后,他又要去北部以黎邊境前線服役一個多月。
70多歲的尼森姆在耶路撒冷一所大樓做前臺接待員。他告訴記者,雖然多次經歷戰火,但這次沖突持續已近5個月,他已深感精神疲憊,迫切希望“戰事早日結束!”
目前以色列反戰、反政府呼聲越來越高漲。在特拉維夫、海法等地,每周六都有大批以色列民眾上街游行,要求解散政府、提前舉行選舉。參加游行的特拉維夫副市長萊哈維對記者說:“希望政府能夠提出長期解決方案,但政府只在乎政治前途,而不是民眾的利益?,F在應該舉行(議會)選舉,這是我們的訴求?!?/p>
本輪巴以沖突爆發后,以色列禁止巴勒斯坦年輕人進入耶路撒冷老城,只有70歲以上的老者才能到老城清真寺做禮拜。如今老城內店鋪大多關閉、異常冷清。拉米是為數不多仍在開門營業的店主,他告訴記者,持續數月的沖突已令自己入不敷出,只能借錢度日。
拉米擔憂地表示,“如果老城再有沖突,我的小店可能也得關門了”。
欄目主編:張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