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請法國多援助點武器吧
對于馬克龍的表態,同為歐洲大國的德國明確表示反對。德國總理朔爾茨周二表態稱,在這次的會議上西方國家已經達成共識,即歐洲國家或北約成員國不會派遣地面部隊到烏克蘭領土上。除了朔爾茨外,波蘭、意大利和捷克的領導人也表達了類似的觀點。
朔爾茨也提到,歐洲領導人現在似乎愿意從歐洲以外的第三國采購武器,以加快對烏克蘭的軍事援助。
同樣在周二,德國副總理哈貝克也直截了當的表示不存在向烏克蘭派兵的機會。他同時提到:“我很高興看到法國正在考慮如何增加對烏克蘭的支持,但如果我能給他們提一些建議,那就是供應更多武器吧?!?/p>
在所有歐洲國家中,德國是援助烏克蘭軍事裝備第二多的國家。考慮到德法的國防預算相近,所以德國一直對法國實際做出的貢獻感到不滿。在主要西方援烏國家中,德國也是對戰爭擴大化最感到擔憂的那一個,所以在提供新式武器、特別是長距離導彈方面格外謹慎。
當然法國也有自己的原因——倉庫里沒有那么多庫存舊武器可以送往烏克蘭戰場消耗,所以給的都是“風暴之影”巡航導彈這類產品。
制造“戰略模糊”
馬克龍的想法也有支持者。立陶宛外交部長Gabrielius Landsbergis就表示,巴黎會議背后的倡議是值得考慮的。立陶宛總統的顧問也表示,該國正在討論是否派遣軍隊幫助訓練烏克蘭士兵。
當然,在紛紛擾擾的口水戰中也有人點破局面。據一名“歐洲國家高級國防官員”表示,馬克龍的聲明是為了對俄羅斯產生威懾和有意制造不確定性。這名官員也同時表示,每個人都知道烏克蘭有西方國家的特種部隊,他們只是沒有公開承認罷了。
法國官員也在周二表示,馬克龍并沒有提議西方國家大規模派軍隊前往俄烏前線,只是提出“不排除參與”,維持法國總統所說的“戰略模糊性”。
對于歐洲的“派兵討論”,俄羅斯方面也在周二明確回應稱,雖然俄方也覺得出現這種情況的可能性不大,但如果西方國家真的派遣軍隊赴烏克蘭參戰,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沖突會是不可避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