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上午10時,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在梅地亞中心新聞發布廳舉行記者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系”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有記者問,您曾在慕尼黑安全會議上表示,烏克蘭危機政治談判的條件尚不成熟,請問何時成熟?
王毅說,烏克蘭問題上,中方始終秉持客觀公正立場,堅持勸和促談。習近平主席親自同包括俄烏在內的各國領導人深入溝通,中方專門發表了立場文件,多次派出特使穿梭斡旋。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一個目標:為止戰和談鋪路架橋。
王毅說,前不久出席慕尼黑安全會議期間,我們強烈感受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擔心烏克蘭危機帶來“多輸”局面,愿意創造條件,探索可靠的解決出路。歷史經驗證明,沖突如果延宕不止,往往惡化升級,甚至超出當事方設想。和談如果無法開啟,誤解誤判就會積累疊加,造成更大危機,這方面教訓值得吸取。
王毅表示,任何沖突的終點都是談判桌,早點談起來,和平就早點到來。只要各方都遵守聯合國憲章原則,妥善解決好各方合理關切,歐洲就能真正建立起均衡、有效、可持續的安全框架。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四個應該”,是中方推動政治解決烏克蘭問題的根本遵循。中方支持適時召開俄烏雙方認可、各方平等參與、所有和平方案進行公平討論的國際和會。我們期待歐洲大陸早日恢復穩定,我們也將為此繼續發揮我們建設性作用。
來源 上觀新聞
編輯 李拓
流程編輯 嚴圣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