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23時59分在甘肅臨夏州積石山縣(北緯35.70度,東經102.79度)發生6.2級地震,震源深度10公里。
隨后,中國地震臺網中心組織專家對甘肅積石山附近地震活動進行研究分析,此次地震位于甘東南地區,距離最近的斷層拉脊山北緣斷裂約3公里。初步震源機制解結果顯示,此次地震為逆沖型破裂。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大河家鎮陳家村,救援力量在現場整頓物資開展救援。圖/新華社
12月19日上午9時,負責此次地震社會應急救援協調工作的甘肅厚天災害救援中心分隊長汪多向中國新聞周刊表示,目前第一梯隊的救援力量已經抵達現場,第二梯隊將在半小時后到達。
“從蘭州到災區路況還是很好的,到達臨夏段后,高速上有積雪和暗冰,救援車輛需要注意行車速度。”汪多說。
根據以往救援經驗,汪多分析,此次救援最大的難度在于當地的低溫天氣,西北冬季溫差大,目前最低溫在零下十幾度,被困人員將面臨更大的風險,“加上地震發生在凌晨,很多人來不及躲避,一夜過去情況很難預料?!?/p>
甘肅省臨夏回族自治州積石山保安族東鄉族撒拉族自治縣大河家鎮陳家村。圖/新華社
對于救援人員來說,除了做好御寒工作,還需要加快救援速度。汪多說,地震普遍的黃金救援時間是72小時,但此次地震這個時間將會縮短。另外,積石山當地多土木磚混和木質結構的房屋,其房屋抗震性能較差,這也導致損失更嚴重。
據中國新聞周刊了解到,目前災區現場救援力量充足,但是生活物資,食物,帳篷,衣物,大型救援設備和發電設備仍然急缺。目前甘肅本地社會力量協調機制已經啟動,考慮到救援窗口期比較短,暫時未有對外地隊伍前往支持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