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張瓊麗是湖北恩施高中一名政治教師,今年全國兩會上,她建議對普通高中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進一步優化,取消普通高中學生已選6門高考科目的學考。(3月4日九派新聞)
全國人大代表張瓊麗(圖源:九派新聞)
眾所周知,除了高考之外,普通高中還有一項學業水平合格性考試。其涵蓋13個科目,要求學生必須合格才能獲得高中畢業證,因此對高職院校單獨招生的錄取具有一定影響。合格性考試的成績不計入高考成績,只是作為高校招生錄取時的參考依據之一,供高校更全面地評估學生的綜合素質。
然而,這項考試中的6個科目(語數外+政史地/理化生)與高考科目存在重復。而且,相比于高考這一選拔性考試來說,合格性考試作為一種基礎性評價,難度較低、容易合格,即便學生不能一次性過關,也還有重考的機會。因此,對于這項考試,很多學生從心理上并沒有很重視。
學生本來考試壓力就大,還要應對重復性的考試,不僅沒有太大的意義,更可能會對學生的學習節奏和情緒產生不利影響,甚至影響高考發揮。而且,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升,合格性考試的價值其實也在某種程度上被削弱了。
不僅如此,組織一場合格性考試,還需要耗費大量人力、物力和財力。除了學校和教育主管部門需要組織以外,電力、公安、消防等多個部門都需要參與、配合。而這項考試又是分批次分時段進行,更給監考老師加重了工作負擔。如果能夠取消6門重復的考試科目,不僅能減少考試費用,減輕家長的經濟負擔,也能使教育資源得到更合理的配置。
誠然,實施學業水平考試有利于避免學生嚴重偏科,促進學生全面發展。但在維持初衷的基礎上,完全可以改進方法。就如全國人大代表張瓊麗建議的,將學生已選的6門高考科目的合格性評價機制,改為學分制。學生只要完成該科目的學習,達到學時學分要求,即可視為合格。這樣既能保證學生完成學科任務,又避免了重復性考試帶來的資源占用,值得引起重視和推廣。
此外,進一步優化合格性考試,還需要完善考試評價體系,促進合格性考試與高考的有效銜接。例如,可以在合格性考試中設置一些與高考一致的內容或題型,以便更好地為學生高考備考提供指導;也可以將學生的知識掌握、能力發展、情感態度等多方面因素納入評價范圍,這更有助于了解學生,為他們的全面發展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指導。
總之,取消合格性考試中的部分科目,并不意味著放松對學生的要求。相反,這樣更加契合素質教育的宗旨,有助于為師生減輕負擔,同時更好地促進學生多元化、個性化發展。(正觀評論員 周也琪)
(黃河評論信箱:zghhp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