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預計今年氣候狀況總體偏差,專家:加快制定全民早期預警中國計劃
    佚名
    2024-03-04 10:16:09
    0

    “杜蘇芮”北上發威,引發京津冀罕見暴雨洪澇;云南遭遇1961年以來最強冬春連旱;12月強寒潮創多地低溫與積雪新紀錄;2023年全國平均氣溫再創歷史新高……

    剛剛過去的2023年,極端天氣氣候災害事件頻發,不斷地提醒人們增強對氣象災害和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關注,提升氣象災害防御主動性和自救互救意識,提高全社會防御氣象災害的能力。

    “2023年是自1850年有記錄以來全球最熱一年,顯著的溫升造成了去年全球各地極端天氣氣候災害事件頻發,氣候變化已成為全人類面臨的共同挑戰。”全國兩會即將召開之際,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氣象局科技與氣候變化司副司長張興贏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說。

    張興贏介紹,近年來,我國極端天氣呈現發生數量大、影響區域廣、強度極端性增大、屢創歷史紀錄、無前兆突發性事件增多的趨勢。預計2024年我國氣候狀況總體偏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偏多,夏季我國東部降水總體偏多,澇重于旱,區域性和階段性洪澇災害明顯。

    “消息樹”作用還未完全發揮作用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第六次評估報告指出,全球氣候變暖對自然生態系統和人類社會產生了廣泛而深遠的影響,未來這種風險將更加復雜且難以管理。

    中國是各類自然災害頻發的發展中大國,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核定,2023年我國各種自然災害共造成9544.4萬人次不同程度受災,直接經濟損失3454.5億元,與近5年均值相比上升12.6%。

    作為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主席團中國政府代表、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全球溫室氣體監測聯合研究組專家,近年來,張興贏潛心研究提升早期預警能力,積極應對氣候變化這一重大課題。

    他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面對逐年愈加頻發的極端天氣氣候災害事件,當前人類社會自救的最有效辦法就是早期預警,只需提前24小時預警,災害損失就能減少30%,“預警可以挽救生命并提供至少10倍的投資回報”。

    2015年以來我國逐步建立了國家預警發布體系。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去年預警信息為公眾挽回因災損失5600余億元。

    2022年世界氣象日(3月23日)當天,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宣布將在未來五年內實現全民早期預警,使地球上每個人都能得到早期預警系統的保護。當年11月,《全民早期預警行動計劃》在《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7次締約方大會上通過。

    專家預計今年氣候狀況總體偏差_氣候預測告訴你_氣候預測的流程是什么

    目前,全社會對早期預警系統深度和廣度的需求日益增強。攝影/章軻

    張興贏介紹,隨著社會經濟迅速發展,并發、復合極端災害事件帶來的潛在級聯影響加大,對早期預警系統深度和廣度的需求日益增強。2015年以來我國逐步建立國家預警發布系統。然而目前在各類突發事件監測、預警、風險提示發布上還缺乏細化的法規、規章,傳播渠道對預警信息傳播責任也缺少法規約束。

    此外,自然災害發生后,不同地區和部門的應急響應和救援標準不一致,預警信息的“消息樹”特別是“發令槍”作用還未完全發揮作用?!拔覈念A警送達速度與世界先進國家相比還存在差距,在偏遠地區覆蓋方面尤其不足。因此迫切需要全面提升早期預警能力,進一步完善國家預警體系建設,切實提高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彼f。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氣象局強對流重點創新團隊首席科學家鄭永光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我國是自然災害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超強臺風、極端洪澇、突發強對流天氣(龍卷風、冰雹等)、高溫干旱等給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生產生活帶來巨大風險挑戰。

    鄭永光介紹,近年來,氣象部門大力推進氣象現代化建設,在全國逐步建成種類齊全、布局相對合理的氣象站觀測網。此外,農業、自然資源、水利、水文、環保、交通、林業、電力等部門也通過自建氣象觀測設備開展氣象數據觀測,有效彌補了觀測站網布局密度不夠的短板。

    他同時介紹,在運行過程中也發現,由于各部門站網建設使用的標準不一,氣象探測環境參差不齊,氣象要素觀測精度、頻率也有差別,以及數據接口、報文格式不統一等因素影響,難以實現各部門、各行業氣象數據共用共享。

    對人群健康的適應性研究不足

    研究發現,當前氣候變化引發的健康風險正越發凸顯。

    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知名醫學期刊《柳葉刀》指出,氣候變化正通過直接和間接等多種途徑影響人群健康。全球每年有超過10萬例患者因氣候因素死亡,預計到2030年可能達到30萬例。積極應對氣候變化的健康影響,已經成為全球氣候治理熱門議題。

    研究表明,全球氣溫每升高1℃,登革熱的潛在傳染危險將增加31‰~47‰。氣候變化對我國人群健康影響的絕對量和增速均位居全球前列,通過對我國272個城市的研究顯示,熱浪導致死亡風險增加7%。天氣驟變導致的心血管疾病、冠心病、中風、缺血性卒中、出血性卒中、呼吸系統疾病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死亡風險分別增加14%、13%、12%、18%、4%、13%和10%。

    張興贏介紹,去年12月,包括中國在內的143個國家在聯合國氣候變化迪拜大會上簽署《氣候與健康宣言》,部分發達國家成立專門的氣候變化與健康部門。美國去年在氣候變化與健康議題上的研究投入達2.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8倍。

    “當前氣候變化對健康的影響還是一個新命題,在我國起步較晚?!睆埮d贏說。2022年發布的《國家氣候變化適應戰略2035》中設立“健康與公共衛生”章節,去年籌建了國家氣候變化與健康專家委員會,今年1月設立環境健康二級學科,并在部分城市建立了氣候敏感疾病的早期預警。但目前仍存在一些亟需解決的問題:

    應對氣候變化健康風險的部級工作機制亟待完善。張興贏說,氣候變化對人群的健康影響受到多重因素的復合影響,開展風險防控離不開氣象、環境、生態、健康、醫療等的交叉融合。但目前部門間協調機制尚未完全理順,數據共享仍有壁壘,信息整合格局有待深化,未形成服務“健康中國”戰略的強大合力。

    氣候變化對人群健康的適應性研究存在嚴重不足。我國幅員遼闊,各地氣候條件、人口結構、社會經濟發展和醫療資源分布差異巨大,氣候風險因子和應對策略都有所不同,目前氣候—健康研究多為關聯性分析,仍處于起步階段,難以支撐多種氣候健康風險的早期識別和預警。

    此外,相關科學知識的宣傳科普和國際合作亟需加強。當前,我國將科研成果轉化為通俗易懂、喜聞樂見的公眾健康防護指南還不夠,尤其是針對老年人、戶外從業人員等脆弱性群體的科普知識供給力度還很缺乏,科學防范和應對能力還需提高。國際合作亟需拓展。

    大力提升全民早期預警能力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張興贏等全國政協委員提交的多份提案建議,加快制定全民早期預警中國計劃。盡快組織開展戰略研究和頂層設計,加快制定《中國全民早期預警行動計劃》,強化應對災害風險能力,提升全民防災減災水平,并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早期預警經驗和借鑒。

    同時,健全完善預警信息發布法制和機制。修訂《突發事件應對法》,完善了各類突發事件監測、預警、風險提示發布的細則。明確應急預案、應急規程等依據預警信息需要相應采取的行動措施等。

    “大力加強全民早期預警能力建設?!睆埮d贏建議統籌建設布局科學、技術先進、智慧協同、實時精密的一體化綜合地球觀測系統,提高極端天氣及其衍生災害的預報預警和重要氣候事件預測水平。建立健全快速、精準、高效、統一的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體系,利用5G小區廣播、衛星通信、云計算、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新技術、新手段提升預警信息發布和傳播能力。

    張興贏建議,全面加強全民早期預警科技創新。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強化以需求為導向的新型危害和極端事件科學研究,加快組織開展新型氣候災害風險對脆弱區域和行業轉型的影響研究,發展面向生態系統、水資源、人體健康等重點領域的氣候變化風險早期預警技術,制定國家氣候安全早期預警標準,提升應對氣候變化綜合風險的科技支撐能力。

    張興贏建議,中國要積極參與聯合國全民早期預警行動計劃的實施,研究落實資金保障和融資機制。推動建立亞洲災害預警中心和伙伴聯盟。支持“一帶一路”沿線發展中國家建設早期預警系統,在天氣預報預警、氣候預測、災害識別、風險評估、系統建設等方面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

    氣候預測告訴你_專家預計今年氣候狀況總體偏差_氣候預測的流程是什么

    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加強氣象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攝影/章軻

    在應對氣候變化健康風險方面,張興贏建議,建立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部門構成的氣候變化健康風險應對部際協調工作機制,加強頂層設計與統籌謀劃,形成工作合力。編制應對氣候變化健康風險國家行動方案,統籌部署氣候變化健康風險的監測預警,搭建氣候變化與健康數據共享平臺,建立多氣象要素的健康風險早期預警系統。

    同時,研究設立氣候變化與人群健康重大科技專項,支持氣候變化健康風險應對的基礎研究、適應技術發展與試點示范等。厘清熱浪、洪水和臺風等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對人群健康的復合級聯式影響,加強分區域、分極端氣象災害、分人群、分健康結局和疾病類型的精細化研究。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陳松蹊也建議,選取科學規范的氣象調整方法及統計分析技術形成指南,與提供公眾健康指引的空氣質量評價形成區分,確保評估方法與評估目標相一致。

    鄭永光建議,設立氣象領域重點專項,加強集中攻關。建議中央科技委員會將氣象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任務納入重大科技項目布局,每年確保足量的研發經費,部署設立氣象領域重點專項并盡快啟動,通過項目帶動統籌高等學校、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等多方科技力量,形成需求牽引、目標導向的新型舉國體制科研攻關優勢,全面提升氣象自主創新能力,實現氣象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

    相關內容

    預計今年氣候狀況總體偏差,...
    “杜蘇芮”北上發威,引發京津冀罕見暴雨洪澇;云南遭遇1961年以來...
    2024-03-04 10:16:09

    熱門資訊

    北方30℃以上區域將成片出現 ... 四月二十四日,江南、華南地區遭遇新一輪降雨。二十五日為此次降雨過程的峰值階段,廣東中南部局部地區出現...
    笑壞了!31歲網紅“俄羅斯娜娜... 她的離開讓我們開始思考人生的短暫和無常。 娜娜走了,真叫人心疼,也引發了大家對她跟老公王濤感情的揣測...
    四川81歲大爺花25元嫖娼被抓... 都說“人不風流枉少年”,可事實上風流的又豈只有少年!近日,四川警方抓獲一起嫖娼案件,便刷新了網友的三...
    重度燒傷消防員劉攀女友宣布懷孕... 全身燒傷面積93%是個什么概念?一般情況下,燒傷50%以上就算是很嚴重了,93%幾乎身上就沒有完整的...
    女孩退伍224天后收到部隊轉賬... 【女孩退伍224天后收到部隊轉賬,數說不盡的家國情懷】在山東泰安,一位名叫小樊的女孩在退伍224天后...
    重度燒傷消防員劉攀女友宣布懷孕... 全身燒傷面積93%是個什么概念?一般情況下,燒傷50%以上就算是很嚴重了,93%幾乎身上就沒有完整的...
    南昌3人墜樓小區開發商曾涉貪腐... 在南昌的一場強對流天氣中,不僅有1600多棵樹被吹倒,還有4人死亡,10余人受傷。其中,南昌縣偉夢清...
    北京三里屯一男子遛“卡皮巴拉”... 近日,北京三里屯的繁華街頭,一位瀟灑的男子帶著他的特殊伙伴悠閑地漫步,這一不同尋常的組合立刻成為了眾...
    黃曉明女友葉珂正式道歉退網!前... 在公眾與私人的界限日漸模糊的背景下,王命金選擇通過詳細陳述來反擊,這不僅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更在一...
    国内偷自第一二三区_一区二区欧美视频_三上悠亚中文字幕在线播放_韩国本免费一级毛片免费
  •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