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浙江金華一位二戰時期日軍“慰安婦”制度受害幸存者離世,享年92歲,據上海師范大學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統計,目前登記在冊的“慰安婦”制度受害幸存者僅剩17位。
因為老人及其家屬不愿意公開個人信息,上師大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的志愿者一直稱呼老人為“金華奶奶”。
金華奶奶生于1926年,浙江省金華市人。老人16歲那年,日軍沖進村里,將正在午睡的老人強行抓走關在當地的日軍據點。一個月后,她和其他16位“慰安婦”制度受害者,被同村開展地方武裝革命工作的徐姓兄弟帶人在后半夜救出。
然而不幸的是,一周后,老人外出買東西時再次被日軍抓走,并被帶至金華中山碼頭日軍據點及雅堂街“慰安所”受難,前后受害時間長達三年。
上海師范大學教授蘇智良告訴北青報記者,金華奶奶是少有受害時間如此長的“慰安婦”。蘇智良介紹,中心最近在湖南新發現一些“慰安婦”幸存者,她們大多是短期受害,日軍轉移后,這些“慰安婦”就被拋棄。而當時日軍在金華是駐屯軍,部隊長期駐扎在此,因此包括金華奶奶在內,當地的“慰安婦”遭受了日軍長期的迫害。
蘇智良教授介紹,金華奶奶受害情況比較清晰,她曾被抓去三個“慰安所”受難。其中一個在雅堂街的“慰安所”,與金華市檔案館記載一致,在這條被日軍稱為“花街”的地方,集中了很多“慰安所”,也有和金華奶奶一樣的中國“慰安婦”受害者。
據了解,上海師范大學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于2016年10月通過《金華日報》李艷記者的報道《浙江已知唯一在世“慰安婦”開口控訴》,得知老人的情況。2016年11月,研究中心蘇智良、陳麗菲教授赴金華為老人進行口述調研并確認了老人的受害幸存者身份。
蘇智良教授告訴記者,金華奶奶一生苦難,但老人很慈祥,為人非常好。其子女對老人照料有加,金華奶奶晚年生活得比較安穩,金華當地的志愿者也多次對老人表示慰問。
根據上師大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的統計,金華奶奶去世后,目前登記在冊的“慰安婦”制度受害幸存者僅剩17位。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李濤 張月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