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給住院婆婆吃泡面”系列視頻引發輿論關注。博主隨后主動承認畫面系擺拍。據新京報報道,12月17日晚,聊城市公安局東昌府分局發布通報稱,涉事博主被治安拘留5日,永久關停造謠的網絡賬號。
此前,因為擺拍編故事賣慘,假裝資助老人、給山區孩子發錢等,已經有博主被封號、行拘。但類似擺拍行徑依然屢禁不絕,總有新的花樣冒出,挑戰著公序良俗的底線。究其根源,無非是利益驅使。
這起案例中,博主“頗費心思”。讓母親配合擺拍視頻,演繹出通過“給住院婆婆吃泡面”來報復坐月子時“婆婆”給自己吃泡面的劇情。博主以兒媳的身份出場,數落著“婆婆”曾經的不是,呈現出一種前有“惡婆婆”后有“惡兒媳”的因果循環。其情節設計,契合了公眾某種追劇心理。
說白了,博主就是要以這種方式,讓更多人“看見”,以實現其“漲粉”的目的。對此,該博主自己也并不避諱。
博主追求粉絲量無可厚非,但為此不擇手段,乃至以擺拍的方式一味迎合受眾,顯然就越界了。這類視頻,并未標明任何劇情演繹、情景再現類的說明。博主顯然是有意以此欺騙受眾,其傳播內容更蘊含著“暗黑”某個群體,傳遞不良價值觀的傾向。
而以往諸多案例已表明,為了漲粉不惜走險棋,打擦邊球、傳播錯誤價值導向,終將遭流量反噬,為自己的違規行為付出代價。
此外,對于虛假的擺拍視頻,平臺也應當履行好監督審查職責。相對于發布“軟色情”“擦邊”“泛黃”內容,這類家庭“瑣事”類短視頻,畫面并不驚悚,對話也不“露骨”,其傳播起來更具隱蔽性,其造成的潛在危害性不容低估。
平臺尤需在審核識別上加大技術升級,可采用“算法+人工”雙重保障,明確創作規范,嚴懲違規行為。別讓那些靠擺拍傳播不良價值觀導向的短視頻,動不動就上熱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