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過后,高合汽車的員工沒有等來“開工大吉”,反而被通知停工停產六個月。在當前打得火熱的新能源市場,各家車企爭分奪秒地攻城略地,被稱為中國“電動保時捷”的高合汽車怎么就繳械了?
作者 |劉冬雪
編輯 | 田晏林
運營 | 劉 珊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這或許是對當前處在輿論漩渦中的高合汽車最準確,也是最無奈的注腳。
當比亞迪們在10萬元級的新能源車市場“血戰”時,被稱為“最貴國產純電動車企”的高合汽車卻在高端車市場繳械了。
2月18日,龍年首個開工日,朋友圈如往年一樣,充斥著各種“開工大吉”的文案和一張張開工利是的照片。然而,據界面新聞報道,這一天,高合汽車召開了內部大會,宣布從即日起停工停產六個月。
另據第一財經報道,2月19日,高合鹽城工廠的百余名外包員工被解除合同,賠償方案為“N”,其中不滿半年的部分按半年計算。
盡管中國經營報向高合汽車求證,得到的回應是停工停產消息不屬實,但在脈脈職場社區,關于高合停工的消息一直占據熱榜前位。部分高合員工在社交平臺吐槽之外,還拉起了維權群。
作為華人運通旗下豪華智能純電品牌,高合HiPhi品牌于2019年成立。高合汽車創始人、首席執行官丁磊,也是華人運通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曾任上汽集團副總裁,既懂技術又有人脈,為何頻繁身陷風波?
開工即停工
在高合汽車工作了三年多的周輝告訴「市界」,開工前一天,他也是突然被領導告知,2月18日再多放一天假,原因是公司高層要開會。此時的他并不清楚,高層討論的內容與什么有關。
沒有全員會、沒有全員信、也沒有飛書郵件,直到會議結果從高層往下傳達到中層,再由中層通知基層,大家才獲知一個令人驚愕的消息——公司即將停擺。
可能是怕傳達不到位,在周輝展示的群聊截圖里,通知人直接言明公司“沒錢了”,月底工資和公積金社保無法繳納,需要的只能自己想辦法。同時公司停工停產六個月,公司總部的大門也不開放了。
其實在除夕之前就有消息稱,高合汽車在2月7日召開員工大會通知,1月的工資延期到2月底發放,年終獎取消,全員降薪。
對此,高合汽車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承認確有其事,“公司正在采取比如高管主動降薪、緩發工資等調整措施,應對內外部的挑戰?!?/p>
而這一次,據界面新聞援引內部人士說法,2月18日之前的員工工資將照常發放;3月15日之前還留在高合汽車的員工,僅發放基本工資;3月15日之后員工僅發放上海基本工資。
也就是說,原定2月底發放的1月份的工資,恐怕又要被延期了。
至于接下來幾個月工資的著落,周輝也不清楚。年終獎沒了、1月工資暫時也沒了,“下個月再不發工資,只能去公司搬東西了。”他半開玩笑地說。
在這場暴風雨來臨前,外界其實早就觀察到“天色”開始變了。
2023年10月,高合曾被爆出大規模裁員。當時高合方面曾回應稱,隨著公司近期業務結構調整,出現了部分崗位的合并、重組、新建,再加上績效末位淘汰,出現了人員流動,都屬于常規管理工作。招聘還在繼續,各項業務也在正常推進。
周輝對公司的解釋表示認可,“至少在我們組,被淘汰的都是考核連續得C的?!?/p>
2023年12月8日,山東青島,第十五屆山東國際車展,高合汽車展臺
而到了2024年1月下旬,高合汽車無法再粉飾太平了。其位于廣州高德置地廣場和成都錦江區那里廣場的門店,均面臨著租賃合同尚未到期就接連撤店的局面。雖然中國經營報報道,高合汽車方面表示:“上述關店屬于內部調試?!钡虉鲈谫N出的撤場公告里,直指原因系“品牌內部無力繼續經營”。
2月19日,「市界」在高合汽車北京藍色港灣的體驗中心了解到,該門店在3月份到期后也不會再續租。
過去種種跡象擺在面前,周輝依然覺得公司還沒到走投無路的地步。
在他的印象中,自從2020年進入高合后,每年除夕前后,公司都會出現來討債的供應商,有人拉起“丁磊還錢”“欠債還錢,天經地義”的橫幅。今年亦是如此。當時周輝還在勸自己:“哪個車企沒有過被供應商拉橫幅的經歷?”
事實證明,他還是太樂觀了?,F在,不僅供應商要拉橫幅,員工也開始自發組織維權群了。
難受的還有已經下定的客戶,北京的高合汽車銷售人員告訴「市界」,交付周期無法確定,能否退定金要問官方客服,但截至發稿,「市界」致電高合官方客服,處于無人接聽狀態。
都是錢鬧的
現在,在脈脈平臺上,“高合心碎人,該何去何從”的話題已躍升熱榜第四。一些奇瑞汽車、吉利控股、小鵬汽車的員工呼喚高合兄弟們快來。
另據坊間消息,極氪HR挖人更狠,把高合的員工整了個群,群名更直白——極氪高合無縫銜接群。
坦白講,高合汽車自成立以來,上市的三款產品HiPhi X(中大型SUV)、HiPhi Z(中大型轎車)和HiPhi Y(中大型SUV)無論是造型、用料還是駕駛體驗,都獨具個性,還在醞釀中的超跑產品HiPhi A也受到很多關注。
HiPhi X和HiPhi Z售價均在50萬元以上,HiPhi Y廠商指導價33.9萬~45.9萬元,屬于走量車型。
喜歡高合的人覺得,相比于花同樣價位買BBA,HiPhi X/Y/Z設計手法大膽,造型超前,有個性,開上它非常拉風,羨煞旁人。不喜歡的人認為這些豪華配置是在堆料,稱之為“有錢人的大玩具”。
也因此,這家企業在過去幾年還是吸引了不少造車人才的加入。只是他們沒想到,這家專做有錢人生意的車企最后卻被錢絆住了腳。
與“蔚小理”動輒十數次、背后站滿知名風投機構不同,高合的資金來源一直很神秘。其公開披露的只有2021年11月獲得交通銀行50億元的戰略融資,此外再未主動披露過其他融資信息。
高合最近一次的融資消息出現在去年6月。據媒體報道,沙特投資部和華人運通簽署了一項價值210億沙特里亞爾(約合人民幣400億元)的協議,欲成立一家從事汽車研發、制造和銷售的合資企業,目的是推動沙特阿拉伯國內的電動車產業發展。
同年11月,彭博社稱,沙特阿拉伯主權財富基金沙特公共投資基金可能將以30億美元的估值收購華人運通的股權。
不過從目前情況看,收購事宜沒有實質性進展,上述資金到沒到賬還未可知。
周輝聽聞,就在本月,高合汽車創始人丁磊還去了一次德國狼堡(沃爾夫斯堡),也就是大眾汽車總部所在地?!皯撌钦勈召彴?,看樣子是沒談攏?!彼聹y。
先不論丁磊是否有意出售,高合汽車走到今天這步還是有些出人意料。畢竟從丁磊的履歷看,誰都沒有想到這個汽車“老炮兒”會遇到這么大的坎。
丁磊曾表示,公司有來自美國的原始資本,還有政府投資,暫時沒有私募的計劃,也不會有A、B、C、D的數輪融資。而高合能獲得政府投資,與丁磊的任職經歷有很大關系。
在創辦高合汽車品牌的所屬公司華人運通前,丁磊在上海大眾、上海通用和上汽集團工作了20余年。他曾帶領上海通用汽車從低谷走向高光時刻,使其成為產銷破百萬的汽車公司,也在上汽自主品牌項目擔任商務副總經理時,主持過對MG羅孚資產的收購。
2011年,丁磊調任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兼上海市張江高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黨組副書記、常務副主任,管理著幾千家創新型高科技企業。
兩年后,丁磊升至上海浦東新區副區長,直至2015年3月辭任。任職期間,他不僅參與了中國第一個自貿區建設,當年特斯拉也是丁磊引進來的。
下海經商后,丁磊加入了樂視汽車,就在他以為可以為實現“舊汽車人的新汽車夢”而大展拳腳的時候,樂視陷入債務危機,賈躍亭跑到美國繼續造車夢。
2017年年初,丁磊回到上海,成立了東海岸基金。后來他在采訪中表示:“一些老領導也很關心我,經介紹,東海岸基金和江蘇鹽城政府建立了合作關系。”
2017年8月,在鹽城市政府的支持與東海岸基金的組織下,華人運通控股、江蘇悅達和鹽城市國有資產投資集團簽署合作協議,成立了華人運通(江蘇)技術公司。
天眼查
除此之外,鹽城市也在通過其他的方式支持高合,比如為后者租賃悅達起亞的生產基地、改造新能源汽車生產車間、成立專門的基金以提供資金幫助等等。
在鹽城落地后,2021年5月,高合的首款量產車HiPhi X如期批量交付。隨后,青島也向高合遞出了橄欖枝。
與鹽城的情況類似,青島的兩家地方國企昌陽集團和青島城投與萊西市政府一起為華人運通造車提供了超50億元的資金和生產工廠。
但據虎嗅報道,今年春節前,丁磊曾前往青島尋求資金援助,最終沒有下文。
2023年12月8日,山東青島,第十五屆山東國際車展,高合汽車展臺
三款車的銷量上不去,誰都救不了丁磊。
售價50萬元以上的HiPhi X和HiPhi Z可以說是曲高和寡,30萬元級的HiPhi Y銷量也不足以撐起規模。
高合最近一次公布交付量還是去年10月:HiPhi Y當月交付僅1606臺。據易車網的數據顯示,到了去年11月~12月,HiPhi Y的銷量分別為511輛和468輛,本該是新車最炙手可熱的時候,銷量卻不增反減。
雖然高合缺錢的問題看起來是在今年集中爆發,但其實在2023年7月HiPhi Y上市后,公司資金就已經緊張了,沒有預算為其推廣,因此在聲量上就敗了,新車還沒熱起來就涼了。
作為一款純電中大型SUV,HiPhi Y主要競品有蔚來ES6、小鵬G9等。作為對比,蔚來ES6和小鵬G9在去年第四季度分別賣出了18484輛和15776輛,都是HiPhi Y的數倍。
規模上不去最直接的結果就是資金緊張。再加上研發、制造新能源汽車本身就是很燒錢的,如果沒有外部資金的支持,或者還不能自己造血,在當前打得火熱的新能源市場,車企注定寸步難行。
如今的高合或許只有祈禱天降“白衣騎士”救自己于水火了。
豪華故事難講
高合汽車差在哪?公司內外部的人看法不一。
周輝認為,高合的產品用料扎實、造型前衛、駕控一流,奈何不會推銷自己。如果用一個詞形容老板,周輝覺得“閉門造車”再合適不過。
閉門造車,不是說丁磊不懂造車。相反,丁磊是上海復旦物理系研究生畢業,一畢業就扎進了汽車行業,無論從專業還是履歷,丁磊都是絕對的內行。只不過在品牌營銷上,丁磊不像其他車企老板那樣能打。
在周輝看來,丁磊為人實事求是,對現在汽車市場中盛行的碰瓷、拉踩、甚至高管下場互撕等營銷手段不以為然。
“現在要造車,不碰瓷、不撕X誰知道你呢?”周輝以為,當前車企類似的營銷手段都是為了擴大品牌知名度,不丟人。但丁磊和管理層顯然沒有適應,覺得此舉有失品牌高端形象的定位。
一個細節是,2023年HiPhi Y上市后,原高合汽車品牌及傳播總經理徐斌在微博不遺余力地為產品炒熱度,因此嗆聲某新勢力品牌,并與手機性能測評博主“安兔兔”連續互撕了好幾個回合。
眼看著HiPhi Y熱度被炒上去了,公司管理層坐不住了。去年11月中旬,徐斌發微博稱,因個人和家庭原因要離開高合。但據周輝所知,是管理層不滿其“破壞品牌形象”的行為。
但重金推廣,高合也實在拿不出這么多錢。
為挽回營銷上的失利,今年年初,原路特斯科技CMO及營銷副總裁慶巖加入高合汽車,擔任品牌發展及營銷傳播總經理。然而,這位臨危受命的營銷負責人能否力挽狂瀾,需要一個大前提,就是公司得恢復正常運營。
營銷保守是一方面。周輝認為,公司的產品規劃也有問題。
HiPhi Y和HiPhi Z在公司內部同時立項?!凹僭O2022年HiPhi Y上市,那時候蔚來身處困境、問界還沒起來,HiPhi Y本應該在30萬元級新能源市場拿到不少市場份額?!敝茌x說,但公司選擇先做HiPhi Z,2023年才推出HiPhi Y,那時候已經沒有高合的立足之地了。
另外,高合最初的旗艦車型HiPhi X在發布過后再沒有升級換代過,智能化也沒跟上,白白失去了領先地位,“這不相當于放棄這個車型了么,讓客戶怎么想?”周輝補充道。
內部人覺得是公司營銷不給力,外人卻覺得營銷部門是“難為無米之炊”。
與其他新勢力自主研發核心技術不同,高合汽車的核心技術基本來自外部供應商。
高合汽車官微
去年7月,高合汽車的官方公眾號曾發布過一篇標題為《一圖讀懂HiPhi Y合作伙伴》的推文。從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HiPhi Y的電機來自聯合汽車電子、驅動系統來自博世、后輪轉向系統來自愛信、智能語音交互系統來自科大訊飛……
相比于自主研發核心技術,打造品牌的技術護城河,高合選擇了用豪華的配置和高奢的價格來體現自己“中國豪華智能純電天花板”屬性,可想而知這個豪華故事得有多脆弱。
難為營銷部門還得從中提煉高合自己品牌的核心賣點。畢竟現在國內能買到大幾十萬、百萬級的新能源車,如極氪001 FR和仰望U8,都有自主研發的王牌核心技術可以“吆喝”。
另一位高合員工稱,由于很多零部件都來自外部供應商,每款新車型的每個零部件都要付一大筆開發費。整車幾百個大型零部件、上千個芯片,量產成本很高,對于一個初創公司報價就更高,高合只掙了系統整合的辛苦錢。
在行業人士看來,即便節后沒有宣布停工停產,高合在三電、智能座艙等核心技術上沒有領先性的技術儲備,被市場拋棄可能也只是時間問題。
想到過去威馬汽車的破產過程,也是經歷了工廠停工、門店倒閉、供應商討債、發不出工資。沒人期待高合變成下一個威馬,那意味著多少供應商、員工和車主的心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