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日凌晨4:30,2020巴菲特股東大會線上舉行。
股神巴菲特和伯克希爾·哈撒韋(Berkshire Hathaway)每年的股東大會,都是投資界的一大盛事,巴菲特和老搭檔芒格(Charlie Munger)會利用這個機會分享他們對市場的看法及投資心得,回答投資者關心的問題。
但今年顯然不一樣了。
受新疫情影響,股東會將改為在線上舉行,而且只有巴菲特和伯克希爾副董事長格雷格·阿貝爾(Greg Abel)出席,包括芒格在內的其他董事會成員均不出席。
今年美股暴跌,巴菲特遭到重創,損失了數百億美金,老爺子在今年的致股東信中也再次釋出退意,稱“公司已經為我和芒格的離開做好百分百的準備”。
這一切都不免讓人揣測,Abel也許就是巴菲特最終確定的那個接班人,89歲的股神或將交棒予他。
被巴菲特猛夸的交易大師
Abel 1961年出生于加拿大,從阿爾伯塔大學商科專業畢業后,在普華會計師事務所(當時還未與永道合并)和CalEnergy公司工作過一段時間,1992年以會計師的身份加入了美國加州一家小型地熱發電廠——中美能源控股公司(MidAmerican Energy Holdings)。憑借過人的管理才能,年輕的Abel職位不斷被提升,在公司成為僅次于創始人索科爾(David Sokol)的二把手。
由于業績出眾,中美能源被巴菲特相中。2000年,伯克希爾收購了中美能源的大部分股權,將其納入自己的商業帝國版圖。
有了伯克希爾做靠山,中美能源開始大規模收購能源企業,積極擴展可再生能源,在北美和英國擁有了數家電力公司、州際天然氣管道以及巨大的風能和太陽能農場。
2008年,Sokol離開中美能源進入伯克希爾集團,Abel接管中美能源。
自那以后,Abel主持了近150億美元的能源并購案,帶領中美能源成為全美最大的電力供應商之一,2014年中美能源控股正式更名為伯克希爾哈撒韋能源公司(Berkshire Hathaway Energy)。
到2019年底,該公司已擁有920億美元資產,是美國最大的公用事業公司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風能和太陽能生產商之一。而且令人稱道的是,能源公司雇用了2萬多人,但總公司僅有二十幾名員工,工作效率之高令人驚嘆。
在熟悉Abel的人看來,他理解資產負債表的能力極為出色,感覺敏銳,決定果斷,擁有殺手般的商業直覺,擅長做交易,知道該如何配置資本,為伯克希爾在能源行業開疆拓土立下汗馬功勞,也是最會幫巴菲特投資花錢的管理人。
巴菲特也多次公開夸贊Abel在處理重大并購案上的表現,肯定他在開拓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努力。
2017年年會上,巴菲特再次在伯克希爾的諸多股東面前猛夸Abe和他管理的伯克希爾能源公司:“雖然電力需求不像幾年前那樣大幅增長,但十年后我們在風力和光伏發電領域一定會有比現在多得多的投資,也將擁有比目前更多的電力公司”。
源源不斷提供彈藥的印度裔高管
實際上,此前大家公認的最有可能成為股神接班人的并非只是Abel,還有一個人呼聲也很高,他就是伯克希爾保險業務的負責人阿吉特·賈恩(Ajit Jain)。
Jain今年68歲,出生在印度,1972年畢業于有“印度MIT”之稱的印度理工學院卡拉格普爾分校,主修機械工程。
大學畢業后,Jain先后進入IBM和麥肯錫,1985年在麥肯錫同事的介紹下,Jain誤打誤撞進了伯克希爾,并在沒有任何保險經驗的情況下,被任命負責當時正處于困境中的國民保險公司的再保險業務。
在保險領域,Jain展現出了異于常人的果斷,以及對風險精確計算的超凡能力,他不僅挽救了國民保險公司,還主導了保險業一系列著名交易,把國民保險公司打造成為業界的巨無霸,為巴菲特創造巨額利潤,并貢獻了超千億美元的保險浮存金(客戶向險企交納的保費)讓巴菲特用于投資。
巴菲特做過一個比喻:伯克希爾好比是一輛投資戰車,前面兩輪是股票投資和債券投資,后面兩輪是公用事業企業和制造服務零售企業,中間是核動力發動機——保險業務,而保險業務的核心則是再保險業務。
對掌管保險業務的Jain,巴菲特更是絲毫不吝嗇贊美之詞,稱自己做的最好決定就是雇傭了Jain,Jain是他每天都要與之談話的唯一一位高管。
股神甚至略帶夸張地說:“如果將來某天,芒格、我和Jain三人同在一條正在下沉的船上,而你們只能救一個人的話,去救Jain!”
2018年年初,Abel和Jain同時進入伯克希爾董事會,Jain出任以保險業務副董事長,Abel則被任命為非保險業務副董事長,職責范疇包括除Jain領地之外的所有業務,涉及鐵路、化工、零售和能源等幾十個領域。
當時外界就推測,他們二人中的一位最終將接替巴菲特成為伯克希爾金融帝國的掌舵人。巴菲特自己也對媒體說:“這是挑選接班人的部分舉措,二人在伯克希爾都舉足輕重,都是罕見的天才?!?/p>
巴菲特挑選繼任人的標準
從1964年接手伯克希爾至今,50多年來,巴菲特讓公司市值增長了27440倍,將一家陷入困境的紡織廠打造成了一家價值5550億美元的投資帝國,這樣的造富能力令全球投資者為之著迷。
但近兩年,伯克希爾的投資回報率卻不太理想,特別是2019年,公司股價僅上漲11%,而標普500指數總回報率高達31%。
今年美股暴跌,股神因抄底抄錯了航空股,損失高昂——伯克希爾一季度凈虧損497億美元(約3500億元人民幣,相當于一個格力),這是公司史上最大的投資組合賬面季度虧損。
讓人不禁感嘆:“君老矣,退休可否?”
不少人猜測,還有幾個月就年滿90的老爺子也許會就此退休,至少提前退休,而不是等到走不動道的那一天。由于今年股東會是Abel陪同股神出席,就讓這種猜測顯得更順理成章了。
這次人們之所以認定巴菲特已經選擇Abel作為接班人,不全因為今年股東大會只有Abel陪同股神出席,更多是考慮到巴菲特挑選繼任人的標準。
從年齡上講,Abel比Jain年輕了10歲,這個優勢很大。巴菲特曾公開談到,公司董事會希望希望他的繼任者要“相對年輕,這樣可以在職位上做得久一些”。而幾位與Jain有過接觸的人士透露,他的健康一直有些問題,這意味他很難像巴菲特那樣長壽和健康。
其次,保險生意是伯克希爾的心臟,巴菲特可能也希望 Jain專注于伯克希爾的商業保險和再保險業務,而不是擔任CEO。
保險業務是個要求極高的技術活兒,就是巴菲特自己也管得不太好,而Jain對于公司的再保險業務實在太有價值了,讓他當CEO是對其天賦的“浪費”。
另外,Jain本人也曾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不想擔任CEO的工作。
最重要的一點在于,伯克希爾的CEO必須對商業有廣博的理解,對人性有深刻的洞察,知道自己的局限性,并且能夠統管整個公司,在三大業務——保險、公司經營和股票投資——中尋得平衡,特別是要有能力處理伯克希爾手中的巨量現金,在“新科技·新經濟·新金融”的時代捕捉更多價值投資機會(特別是科技類投資),防止業績大幅下滑。
巴菲特自己就說,他的繼任者需要是一個非常明智的資本分配者,資本分配甚至需要是他的主要技能。
而這正是Abel的長處。
過去十幾年,巴菲特在繼承人問題上總是含糊其辭,還常把“干到一百歲”掛在嘴邊。
今年的股東大會上,股神依舊沒有明確承認Abel就是自己的接班人,但對未來的接班人提出了一項要求——“我的遺囑目前明確指示其執行人以及管理我的財產的受托人不得出售伯克希爾股份?!?/p>
此外,巴菲特還聲稱96歲的老搭檔芒格會和他繼續參加明年的股東大會。看來,股神巴菲特依舊老驥伏櫪、志在千里。也或許,只是不想在自己失敗之際落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