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國40個有200張床位以上的血液病中心,最高缺血率在90%以上,最低也在70%左右,已經危及白血病病人和移植病人的生命。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朱萍 實習生林昀肖 北京報道
在當前疫情防控形勢下,加之季節和天氣影響,全國多地傳來血庫告急的消息,同時,獻血標準和相關激勵措施也成為當前關注的焦點。近日,在互聯網中流傳一則消息稱,在北京,當前獻血200ml可獲得1000元補助,而獻血400ml可獲得2000元補助。
對此,12月27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撥打了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官方平臺的首都獻血服務熱線。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工作人員表示,北京市的采血和供血機構都實施無償獻血,官方采供血機構并不存在金額補助的情況。但工作人員也介紹,目前也有一些團體單位,希望組織單位員工參與獻血,這些團體單位可能愿意給獻血員工提供一些福利,具體情況則由每個單位掌控。
近期,全國多地均出現供血緊張、血庫存量不足的現象,山東、江蘇、湖北、北京等地的血液中心或衛健委陸續發布消息稱,步入12月后獻血人數急劇減少,當地血液庫存嚴重不足,已難以保證需要用血患者的生命安全。為了解相關獻血情況,12月28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前往北京市街頭采血點進行探訪,其中,發現前往北京西站無償獻血屋的獻血者人數很多,獻血屋工作人員介紹,獻血排大隊現象已持續幾日,在北京市出現血庫告急的情況后,附近有多個街道組織群眾前來獻血。
圖說:北京西站獻血點排隊 實習生 林昀肖/攝
多地血庫告急
據首都獻血官方微信發布消息,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主任劉江介紹,北京每年需要140噸血液用于臨床醫療,然而,每年140噸的采血量,有時候依然無法滿足北京的用血需求,尤其是每年的8月和年底。因為這兩個季節中,極端天氣的影響導致街頭獻血量的減少,而在疫情暴發的三年中,冬季的困境更加明顯,病毒在冬季的肆虐,造成了街頭人數的驟減,但與此同時,冬季的用血需求沒有變化,甚至比其他季節的用血量還大。
當前,冬季的供血減少疊加疫情形勢的新變化,使北京市血庫庫存不足的問題尤為嚴重。2022年12月23日,北京市通州區衛生健康委發布消息稱,目前,區中心血站每日血液采集量不足正常采集量的30%,各類庫存血液已達最低警戒線,難以滿足轄區醫療機構臨床用血需求,躺在病床上等待用血的患者生命岌岌可危,病人家屬心急如焚。疫情防控急切,但獻血救人也刻不容緩。通州區衛生健康委也呼吁廣大居民,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做好個人防護,走上街頭,加入獻血者行列。
然而,“血荒”的現象不止存在于北京,在近期,全國多地均傳來血庫告急的消息。12月22日,武漢血液中心官方微信發布消息稱,當前,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獻血人數急劇減少,血液庫存告急,目前,全市每天獻血人數不足80人,而武漢每天需1000人獻血才能滿足臨床用血需求。
12月20日,江蘇省血液中心在其官方微信表示,其今年12月份獻血人次和獻血量與去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了57%和54%,現階段A型只滿足3天的臨床需求量,B型、O型、AB型,不足5日臨床需求量。同時,江蘇省血液中心也指出了血液緊張的原因:街頭人流量減少,無償獻血量急劇下降;在寧高校陸續放假,團體獻血活動基本處于停滯狀態,南京地區各級醫療機構臨床用血量并未減少,血液庫存已跌破最低庫存警戒線。
12月9日,山東省血液中心緊急呼吁市民參與獻血,并表示,省血液中心已多次發出血液庫存低位預警,尤其是A型血和O型血庫存量已經達到紅色預警狀態,即采供血應急預案中最高級別預警,一旦發生產婦大出血、外傷、血液病及急危重癥等手術大量用血的病例,隨時可能出現危及患者生命安全的緊急情況。
除此之外,在浙江、山西、四川、河南、云南、甘肅、上海等地,血庫告急的消息也于近期傳來。根據哈爾濱市第一醫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長馬軍于近期進行的統計,目前全國40個有200張床位以上的血液病中心,最高缺血率在90%以上,最低也在70%左右,已經危及白血病病人和移植病人的生命,特別是這兩類群體中的兒童和老年人。
實探北京市采血點
關于當前血庫用血緊張的情況,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工作人員介紹,冬季都屬于獻血淡季,同時也受當前疫情形勢的影響,加劇血庫用血緊張。而面對當前形勢,北京市是否新增激勵措施以鼓勵民眾獻血,工作人員表示,目前獻血政策并沒有調整,仍按最新的《北京市獻血條例》進行。2021年11月26日,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五次會議通過了《北京市獻血條例》,自2022年2月1日起實施。
在獻血激勵方面,《北京市獻血條例》主要作出以下規定,可總結為5個方面:首先,在本市獻血的獻血者本人終身免交用于血液的采集、儲存、分離、檢驗的臨床用血費用,獻血者的配偶、直系親屬免交與獻血量等量的臨床用血費用;其次,在保證急危重患者臨床用血的前提下,對在本市獻血的個人及其配偶、直系親屬,醫療機構按照市衛生健康部門的有關規定優先安排臨床用血;此外,鼓勵公共交通工具、公共文化體育設施、公園景區等的經營管理單位對在本市獻血的個人給與優待;最后,單位應當為獻血者參加獻血提供便利條件,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給予適當補貼、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