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5時30分左右,一艘空載的集裝箱船只撞上廣州瀝心沙大橋橋墩,導致橋面斷裂,4輛汽車和1輛電動摩托車墜落。最新消息稱,事故導致5人死亡、3人受傷。
是船只太魯莽,還是大橋太脆弱?這起形同電影《死神來了》事故的發生,結合公共安全領域海恩法則提出的“每一起嚴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輕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隱患”觀點,讓人不得不審視這起事故背后潛藏的先兆和隱患。
追問一:涉事船只挨罰后有沒有改
一起嚴重事故的出現,決不只是某個偶然因素導致,而是大量失誤、漏洞和風險累積造成的。
從瀝心沙大橋被撞塌一事看,引發這起事故的直接因素,包括船只安全行駛情況、大橋本身建設安全情況、大橋后期防撞建設情況。
涉事船只為“良輝688”,長60米,高18米。最后一次AIS(船舶自動識別系統)信息顯示,該船于22日5時29分許發送了位置,當時航速4.6節(約4.6海里/時、8公里/時),吃水深度約2.6米。
有媒體披露,就在不久前的2024年1月,“良輝688”因進出港口、錨地或通過橋區水域等地時未加強瞭望,被海事部門罰款3萬元。
那么,“良輝688”挨罰后有沒有切實改正違法違規行為?
追問二:瀝心沙大橋防撞性能如何
瀝心沙大橋建成于1992年,是三民島居民進出的唯一陸路通道。
早在2019年7月26日,廣州南沙區交通運輸局表示,瀝心沙大橋(中心樁號K3+083)引橋箱梁出現較嚴重病害。當天起,該局對大橋實行車輛限重15噸通行措施。大約1年后,2020年7月2日,該局公告稱,大橋已完成維修加固,車輛限重提升至20噸。
瀝心沙大橋復合防撞裝置抗撞性能如何?一篇2023年發表在核心期刊《橋梁建設》的論文提到,該橋雖于2009年經過了維修加固,但防撞能力仍有限。同時,根據該省航道發展規劃,該橋跨越的洪奇瀝水道航道等級由Ⅱ級提升至I級,增加了橋墩受船舶撞擊的風險。
追問三:防撞加固工程為何多次延期
2021年10月,廣東省交通運輸廳表示,擬對瀝心沙大橋通航孔橋墩(16#、17#、18#、19#橋墩)加裝附著式防撞設施。
此后,廣州南沙海事處發布過兩次工程延期信息,該工程先后延期至2023年3月15日、2023年8月31日。2023年9月4日,廣東省交通運輸廳再次發布公告,將加裝防撞措施的作業有效期延至2024年8月31日。
盡管附著式加裝防撞工程一再延期,但上文提及的論文披露,大約10個月前,瀝心沙大橋完成了波折鋼板—鋼覆復合防撞裝置加裝工作。那么,這次防撞裝置加裝有沒有達到預期效果?
目前,這起事故的調查工作正在進行,相信有關部門會給出一份客觀的報告。但無論如何,一條剛剛因“未加強瞭望”受過處罰的船只,還是撞上了橋墩,這樣的船只應該承擔各項責任;一條空船撞上橋墩,橋就斷裂塌陷,這樣的橋就不應該出現在公共交通體系中。
否則,你們怎么對得起凌晨5點半就奔忙在大橋上的無辜人!
(瀟湘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