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傍晚,廣州市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南沙瀝心沙大橋事故相關情況。該事故造成5人死亡,2人在醫院救治,目前生命體征穩定;肇事船舶一名船員輕微傷。
據悉,接到險情報告后,交通運輸部南海救助局立即啟動應急預案,組織廣州救助基地、深圳救助基地25名救助人員及專業救助裝備前往現場。
事因:船員操作失當
廣州海事局副局長尹強介紹,2月22日凌晨5時31分左右,佛山籍集裝箱船“良輝688”輪在航經南沙洪奇瀝水道時,因船員操作失當,“良輝688”輪左舷船身觸碰瀝心沙大橋下行通航孔18#橋墩,隨后船頭再次觸碰下行通航孔19#橋墩,致使該通航孔上的橋面斷裂。
經核實,共有4輛車和1輛電動摩托車從斷裂處墜落,其中1輛空載中巴車、1輛貨車和1輛電動摩托車墜落到“良輝688”船艙內,2輛小貨車掉落水中。在該事故中,造成5人死亡(空載中巴車駕駛員1人、電動摩托車駕駛員1人、落水小貨車3人),2人在醫院救治,目前生命體征穩定;肇事船舶一名船員輕微傷。
之前據廣州巴士集團通報,南沙巴士一車隊駕駛員梁金華,駕駛粵A08386D(自編號N17049)車,執行由南沙9路短線珠江街(珠江二路)站開往團結圍總站的營運任務。5時31分該車行駛至南沙區瀝心沙大橋時因橋面斷裂,車輛掉落。事發時車上只有駕駛員一人,駕駛員無法聯系。
風險:被撞受損橋墩失穩
廣州市交通運輸局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鄒小江表示,經初步檢測和組織設計、施工等業內專家會商研判,目前大橋除19#墩靠主橋側掛梁塌落外,被撞受損的19#橋墩傾斜嚴重,存在進一步失穩風險。為避免發生次生災害,需進一步拆除19#-20#墩跨梁,消除安全隱患。
目前,廣州交通部門正在組織調集施工隊伍和所需的大型機械設備開展現場排險。待現場險情完全排除后,將對橋梁損壞情況進行進一步的檢測評定,根據檢測結果制定橋梁加固修復方案,盡快實施恢復交通。
善后:居民生活逐漸恢復
被撞斷的瀝心沙大橋橋梁全長787米,橋寬9.8米,橋面設雙向2車道,無人行道。其位于廣州南沙區萬頃沙鎮,跨越洪奇瀝水道,是通往南沙三民島的唯一陸上通道。事故發生后,三民島交通、供水、通信、物資供應、學生上學等一度中斷。
南沙開發區管委會秘書長歐陽劉兵介紹,南沙區已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包括:協調輪渡船保障居民和貨物運輸,加快修建臨時碼頭,確保村民出行;組織送水車,提供島內居民用水,加快修復供水管道等設施;目前,礦泉水、米、油、水果蔬菜等物資已分批供應上島;經搶修,島上通信網絡已基本恢復;島內三民小學13個教學班共471名學生已統籌安排在校師生的學習和生活,啟動線上教學方案。
大橋以往存在病害
據悉,出事的瀝心沙大橋,曾在2019年引橋箱梁出現較嚴重病害,被限制車貨總重15噸以上車輛通行。此外,該橋還曾開展防撞加固施工,且施工出現過延期。
南沙開發區管委會秘書長歐陽劉兵介紹:2019年,瀝心沙大橋經檢測在第13跨T梁存在病害。2020年5月,相關病害已完成維修加固并通過驗收。同年6月,橋梁檢測評定為2類橋,表示技術狀況處于良好狀態,通行車輛限重提升至20噸。
關于大橋施工延期,歐陽劉兵介紹,2021年10月,為提升轄區內農村公路通航橋梁防撞能力,南沙區實施廣州市南沙區通航橋梁防撞能力加固提升工程(工程包含兩座橋:瀝心沙大橋、高新沙大橋)。其中,2022年12月,瀝心沙大橋防撞加固工程已完成施工并投入使用;高新沙大橋防撞加固工程正有序推進中。鑒于該項目整體建設內容包含高新沙大橋及瀝心沙大橋兩座橋,因此省交通廳于2022年8月對整個項目發布施工作業延期通知。
據悉,下一步南沙將對轄區內橋梁開展全面安全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