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經濟學家建言2024中國經濟”系列|姚洋:中國經濟下一個風口在哪里?
    佚名
    2024-02-22 09:13:33
    0

    新的一年,中國經濟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動力和潛力在哪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兩者怎樣統籌?

    北大國發院經濟學教授、中國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姚洋接受“經濟學家建言2024中國經濟”訪談時提到,中國人的心態要改變,不要以為我們還“小”,對他人沒有構成競爭威脅,我們沒有意識到中國制造能力對其他國家的沖擊。

    在談到人口高質量發展時,姚洋認為,教育內卷嚴重影響中國生育率,因此他呼吁縮短學制,取消中考。

    “經濟學家建言2024中國經濟”系列,是觀察者網和復旦大學中國研究院聯合推出的重磅訪談節目,邀請國內外著名經濟學家,從房地產、地方債、鄉村振興、金融強國、高質量發展等諸多領域前瞻并建言2024年中國經濟,敬請關注。

    【訪談/觀察者網 王慧 整理/房佶宜 林琛力 編輯/馮雪 朱敏潔】

    18:25

    觀察者網:2023年底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通稿中,16次提到了“高質量發展”,并且強調“必須把高質量發展作為新時代的硬道理”,這意味著我們國家必然會經歷一個結構調整的陣痛期。我們回過頭來看過去十年中國的GDP,趨勢就是不斷放緩的。您覺得放緩的原因是什么?

    姚洋:我覺得首先要聊一聊什么是“高質量發展”。高質量發展有很多方面,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兩個方面:

    第一,從過去的粗放型、外延擴張型的增長模式,轉變為內涵式、以創新為動力的發展模式。過去幾十年里,我認為這方面我國已經做得比較好了,也許有些人不同意我的觀點,但我一直認為,中國經濟轉型得相當成功,特別是從國際范圍內來看,我國在技術進步領域實際上走得非???,在AI和新能源汽車等領域都已經進入世界前沿。

    在即時AI方面,我們不能把注意力只放在GPT上,因為GPT是一種一般的人工智能,目前美國做得最好,但在一些垂直領域的人工智能方面,中國走得非???。新能源汽車更不用說了,所以我們應該對中國經濟的技術進步有信心。

    第二,要經歷轉型的陣痛期,因為中國經濟幾十年的發展都是外延式擴張,會積累一些結構性問題,例如過度依賴債務,金融、地產擴張等,這些都需要調整,會感受到一些陣痛。

    這幾年中國經濟有些起伏,其實和這些調整是相關的,但好多人看不清楚,就以為中國經濟不行了,實際上不是中國經濟不行,而是有意做了一些調整,這些調整在短期內肯定會帶來陣痛,但長期來看對中國經濟增長是有好處的。

    所以,中國經濟增長速度下降,這是自然現象。

    反之,我們應該意識到,本世紀前十年那種兩位數增長的態勢其實是“不正?!钡?,因為增長太快了,這么大的經濟體,每年增長12%、13%,這種增速是不可持續的?,F在經濟增長速度雖然下降了一些,但老百姓的生活質量、福利提高了。例如,過去15年來高鐵大發展,給老百姓帶來巨大福利。現在中國人的地理概念完全變了,過去從北京到上海坐火車要十幾個小時,機票也比較貴,但現在一天就可以走一個來回。

    姚洋:女性50歲退休肯定是不對的_姚洋:女性50歲退休肯定是不對的_姚洋:女性50歲退休肯定是不對的

    圖自觀察者網

    觀察者網:雖然增速沒那么快,但老百姓的生活質量提高了,所以眼睛不能只盯著GDP數字,而是要更加長遠地看到中國經濟的調整。中國經濟要高質量發展,需要動力和潛力,您覺得動力源在哪里?

    姚洋:我覺得到處都是動力源。有些人問經濟學家下一個風口在哪里,我說到處都是風口。

    比如做服裝的SHEIN(希音),這家公司即將在美國上市,一開始估值是1000億美元,現在大約在600-700億美元,這也是一個天文數字,在服裝行業能出這樣一家巨型公司是不可想象的。

    再比如蜜雪冰城,三四線城市到處都是,該公司一年營收超過100個億,凈利潤率特別高,約為20%。

    所以說中國經濟到處都是風口,而且最容易產生風口的,可能還是老百姓離不開的衣食住行。其實,高科技并不養人,創造就業崗位較少,主要是面向未來的,今天我們還是要關注衣食住行。

    觀察者網:您認為,我們要從衣食住行出發,來尋找中國經濟增長的動力源,但資本總是喜歡追逐高科技產品。

    姚洋:那是應該的,資本追逐高科技,高科技才能發展。但即使有很多資金去追求高科技,它的量相對于中國經濟的“大盤子”是比較小的,絕大多數資金還是在投資所謂的傳統行業。

    傳統行業的升級潛力非常大。例如垂直AI問題,我有一位校友在上海做建筑設計,但實際上真正設計建筑的人很少,絕大多數建筑不需要多少設計,就是方盒子,所以很多都是重復性勞動。這位校友和合作者一起做了垂直AI,完全替代了這些工作。

    所以任何行業都可以有發展的前景,不要小看這些傳統行業,它們也在升級。

    即使是重度污染行業也有發展,從污染變為綠色,本身就是提升,也算是一種高質量發展。

    觀察者網:我注意到,去年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在談到高質量發展時,特別強調統籌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您覺得這兩者應該如何統籌,難點又在哪里?

    姚洋:我覺得是要找到一個平衡點。我理解的安全主要還是國際安全。現在看來,美國對中國的禁運是在很小的范圍內,主要是芯片等其他高技術領域以及技術本身。

    首先,我們要有信心,不要怕。例如,華為突破了限制,美國也拿它沒辦法,美國其實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其次,不要其夸大影響。美國知道制裁中國,對其自身造成的損失也很大,因為那些芯片大廠一旦失去中國市場,銷售額就會下降很多。例如,高通在美國禁運之前,中國市場占其總收入的60%。所以,不要把美國制裁想象得那么嚴重,美國國內也會有一些力量牽制美國政府。

    對我們來說,要找到一個平衡點,這個平衡點就是要深度融入整個世界的產業鏈。東方不亮西方亮,這樣就有了產業韌性,而韌性是最好的安全。

    在一些關鍵領域,特別是美國對華禁運的領域,我國要自己突破。當然,這并不是指對方限制我們什么,我們就做什么。例如,并不是說美國限制對華出口高精度芯片,我們就要做出5納米、3納米的芯片,我們可以像新能源汽車那樣,進行顛覆式創新,比如不做電子芯片改做光子芯片。

    要換道超車而不是彎道超車,轉換一下思路,就會突然發現天地很寬廣。

    姚洋:女性50歲退休肯定是不對的_姚洋:女性50歲退休肯定是不對的_姚洋:女性50歲退休肯定是不對的

    當地時間2023年9月6日,在德國慕尼黑舉行的2023國際車展上,參觀者在觀看中國汽車品牌比亞迪的新能源汽車。圖自視覺中國

    觀察者網:在美國對華“脫鉤斷鏈”、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構的背景下,我們看到中國國內有些產業出現“孔雀東南飛”跡象,轉移到東南亞。您怎么看這些現象對中國的影響?

    姚洋:不用擔心。

    第一,這種轉移本身是帶有規律性的,中國經濟發展到今天,該輪到中國出海了。比如,日本在海外有0.8個日本,出海投資非常巨大,再如中國臺灣、韓國在海外恐怕都是再造一個本土經濟,所以沒什么好擔心的。中國要再造0.8個中國比較困難,因為中國的體量太大,但再造0.5個中國還是有可能的。

    第二,過去幾十年,一直困擾我國的問題就是產能過剩,但這些產能對于東南亞國家、墨西哥來說,是先進產能,轉移到這些國家,提高那里老百姓的福利,有什么不好呢?

    第三,產業轉移到這些國家,也是為了突破美國高關稅的封鎖,美國對這些國家沒有高關稅。現在,美國國內的一些右翼分子在說,得按照原產地的原則征稅,即要征中國這些中間產品的稅,因為很多從上述國家賣到美國的產品都是中國企業生產的,但估計這個方案很難通過,因為一旦這樣征稅,對東南亞國家、墨西哥打擊很大,美國大概不會輕易下手。

    觀察者網:所以,融入到國際大分工當中去,對我國的發展和安全來說都是有好處的。

    姚洋:實際上就是對沖美國對我國的限制,讓美國想下嘴但找不到地方,這能增加我們經濟的韌性,實際上也就是增加了安全。

    觀察者網:您剛提到一個詞是韌性,過去談到產業鏈供應鏈,是效率優先,現在在逆全球化的趨勢之下,是不是產業鏈的韌性和安全變得更加重要了?打造本土產業鏈變得更加重要了?

    姚洋:現在的趨勢是,全球都在強調安全,某種程度上大家都在收縮,美國出巨資再工業化,強調國內產業,它不一定強調產業鏈,但希望關鍵產業由美國人自己來做。歐洲也是一樣,并稱之為de-risking(“去風險”)。

    以前我也不理解“去風險”和“脫鉤”有什么差別,去年10月我去德國參觀了博世的一座工廠,我才明白其中的意思。博世是一家很大的德國企業,在中國運營得非常大,中國是除了德國本土之外,最大的生產基地。

    博世在德國德累斯頓建了一家工廠,做汽車芯片,這其中就提到了“去風險”。我問他們“去風險”到底意味著什么,是不是跟中國脫鉤?他們說不是,反而還在中國加大投資。我說,那你們為什么要在德國建這樣一個芯片廠?還那么貴。他們說,我們要增加產業韌性,就要做好準備。其實這家工廠的產品也是賣向全球,還返銷中國。

    所以,“去風險”不是脫鉤,而是增加自己的供應鏈能力,時刻準備好,在德國做了,并不意味著在中國就減少了,而是同時在做。

    中國面臨的其實也是同樣的道理,應該國內國外同時做,然后深度融入海外,不能把自己和海外隔絕起來。一個國家把產業從頭到尾都做全了,反倒是自己和世界脫鉤了——別的國家可能會說你都做全了,你不就是脫鉤了嗎?

    我們生活在中國,往往不能理解其他國家的人對中國制造能力的恐懼。中國太大了,中國制造業的增加值占全世界的30%,美國、德國、日本加起來才跟我們一樣多。我們生產什么,什么東西就便宜下來,別的國家就別干了。別人是一種恐懼心理,我們得從這個角度去理解他們所謂的“去風險”,也就是說別讓中國人全干了,全干了他們干啥?

    我們自己缺乏這種意識。有一個很可笑的故事,一家國內車廠,汽車做得很好,想要打入德國市場,于是找了一家咨詢公司,想找一個德國副總理級的政客到自己展廳,還要把奔馳汽車前總裁蔡澈(Dieter Zetsche)找來,讓他坐在自己車里,說自己車好。這聽起來都是笑話,你去人家那搶地盤,還要讓主要競爭對手說你的車好,人家不瘋了嗎?

    所以,我們根本沒有這個概念,沒有意識到我們對世界產生的沖擊。我們還是一種小兄弟的心態:你看,我成長起來了,你來表揚我一下吧;問題是,你小的時候,不對他構成競爭的時候,他可能會說你做得很好,但當你已經對他構成競爭威脅,他怎么可能為你做宣傳?我們的心態要改變。

    觀察者網:所以像博世在德國造廠,他們的心態是要讓自己的產業、自己的制造有一種安全感,跟我們講的底線思維是不是有一點相似。

    姚洋:對,超級全球化結束了,各國都在擔心脫鉤斷鏈的問題,覺得要有自己的東西。

    但總體而言,世界并沒有走向脫鉤斷鏈,事實上,在很多地方連接得更緊密,唯一的例外就是美國。美國要跟全世界脫鉤,如果特朗普上臺,他極有可能退出北約,重建一個縮小版的北約,但我們不能把美國的胡作非為當作整個世界的趨勢。

    15:38

    觀察者網:接下來想跟您聊一下人口的高質量發展,這就不得不提到中國目前“少子化老齡化”的趨勢。2022年末,中國人口出現了60多年來的首次負增長,與此同時,60歲以上的老年人口占到總人口的19.8%。國家衛健委預計,到2035年左右,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將突破4億,在總人口中的占比將超過30%,進入重度老齡化階段。您怎么看待我們國家“未富先老”的狀況?

    姚洋:去年下半年看到互聯網上流傳的一個預測是,2023年中國出生人口不到800萬,死亡人口1100多萬;但最近國家統計局公布的人口數據有所修正和提升,去年出生人口902萬,死亡人口1110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48‰。這個人口減少速度可能還會增加,但我覺得不必夸大老齡化的影響。

    我們現在面臨的問題不是缺少勞動力,而是失業問題。

    首先,AI、自動化對勞動力的替代速度非常快,例如上文提到的建筑設計領域,那位校友推廣自己的產品時發現很難,因為一旦推廣,就會代替很多勞動力,很多人失業,大家自然就會抵觸。

    其次,教育水平和質量的提高,也會替代很多勞動力。

    最后,延長退休年齡可以幫助解決勞動力問題。比如,女性50歲就退休是不合適的,50歲的女性還很年輕,在一線城市,女性的預期壽命大概是90歲,也就是說廣場舞要跳40年,這是個笑話。所以,應該將女性退休年齡緩慢延長到60歲,男性也是如此,大家齊步走。現在重體力活兒很少,把女性退休年齡延長10歲,男性延長5歲,勞動力可能還是過剩。

    所以勞動力供給方面不用擔心,我們需要擔心的反而是社會保障和醫療。中國人惜命,一說到養生就是吃藥,沒事就往醫院跑。有一次,我到北京海淀醫院取藥,前面排著一位老太太,拿著很大的袋子裝藥,這里面有很多藥品可能就是浪費。

    醫療費用急劇上漲,醫療負擔加重恐怕是今后的大問題。所以,我們要推廣健康老齡化。現在很多人的健康壽命和生物壽命是不同步的,健康壽命很短,但生物壽命很長,一個人大概有十幾年的時間是病殃殃的,而其實最好的情況應該是健康壽命和生物壽命同步。

    由此,呼吁全民鍛煉就很重要。像我今年60歲,照樣打籃球,跑全場。各級衛健委必須要大力宣傳健康老齡化、婦幼保健等常識。如果現在不積極推,將來會承受不了醫療負擔,這才是老齡化對我們的真正挑戰。

    觀察者網:除了醫療負擔之外,很多人還會擔心養老問題,比如現在非常急迫的可能是養老金的問題。

    姚洋:我覺得養老金不是太大問題,我們積累了那么多國有資產。養老金可能會虧空,但我們有社?;穑偌由涎娱L退休年齡,能有所緩解。真正的大問題是醫療,醫療是無法控制的。

    觀察者網:還有人擔心“未富先老”,認為老年人的消費能力不行。您覺得我國進入老齡化社會之后,消費這駕馬車會不會跑得慢下來?

    姚洋:這個問題也是個迷思。其實在中國,50歲-70歲的所謂中老年人是我們國家消費能力最強的,因為他們有財富積累。這代人掌握了最多的資產,享受了最多的改革開放紅利。

    大家都認為“未富先老”是壞事,但我覺得其實是好事,因為“未富”可以對沖“先老”,如果老齡化和富裕程度同時到來,就無法對沖?,F在我們國家的收入水平不高,年輕人想致富,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等等,都會對沖掉老齡化帶來的很多負面影響。

    我們不用過于擔心這個問題,需要擔心的還是養老、醫療問題,以及誰來照顧老年人,也是個大問題。

    觀察者網:現在很多地方都在推行居家養老。

    姚洋:居家養老其實也是個難題,獨生子女這一代,一對夫婦需要照顧4個老人,如果生兩個孩子,就得照顧6個人,負擔太重。

    居家養老是中國人的習慣,但是社會性養老可能更加重要。

    姚洋:女性50歲退休肯定是不對的_姚洋:女性50歲退休肯定是不對的_姚洋:女性50歲退休肯定是不對的

    2023年2月20日,江西遂川,枚江鎮邵溪村40多名老人在“爸媽食堂”共進午餐。圖自視覺中國

    觀察者網:關于少子化和老齡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也提到,要加快完善生育支持政策體系,發展銀發經濟,推動中國人口的高質量發展。您覺得這對整個中國經濟的影響會有多大?在這兩個問題上,可以怎么破題,您有什么建議?

    姚洋:全世界推動生育增長都不太成功,難度太高。大概只有瑞典這樣的北歐國家才相對成功,因為政策力度非常大,父親也有很長的帶薪育兒假,如此才讓生育率略有所提高。這在一般國家推行不了,或者有些國家做了也沒有成功。

    當然,也不是完全無計可施。例如嬰幼兒托育服務,現在出生的孩子少了,我們就應該給0到3歲的孩子提供社會化托兒服務?,F在有些托兒所已經重新出現,我覺得是一個好現象。

    其實,影響生育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教育內卷太嚴重。特別是對女性來說,生了孩子之后,還要帶他補習等等,想想都可怕,干脆不生了。

    第二個影響因素就是房價過高,不過目前這方面影響正在慢慢變小,這主要和學區房相關,大家打破頭要買學區房,但學區房又炒得很貴。所以,我們必須回到教育問題,教育必須得改,把教育放松一些,讓孩子可以天然成長,這樣好多年輕夫妻會愿意考慮生孩子。

    第三,男性也要改變傳統觀念,多做家務,不能讓女性一人既承擔養育子女的任務,又要做家務,否則妻子要崩潰的。

    短時間內,我們沒法將生育率逐漸穩定下來,更不用說提高。像日本的生育率也是如此,下降到一定程度之后,才趨于穩定,再緩慢上升,目前日本的女性生育率比中國略高。

    至于發展銀發經濟,中年老人是我國消費的主力,銀發經濟不僅僅是養老,其實也包括給老年人創造消費機會和適合他們的消費場景。因為老年人有積蓄,退休金每年都漲,有的人可能到手的退休金比工作時的工資還高。所以我們要思考的是如何給他們創造機會。

    例如,廣告里面都是年輕貌美的女性或帥氣的男性,除了醫藥產品,幾乎很少有老年人做廣告,打開電視看到老年人出現,絕大多數是賣藥或保健品。這就不是教民眾怎么健康老齡化,而是教大家怎么吃藥,這是亟需改善的地方。

    此外,社會養老仍需發展?,F在人口增速下降,很多城市甚至出現住房過剩,所以可以想一些辦法利用這些富余住房發展養老服務。我有些朋友就是賣了城里的大房子,選擇一個社區的小房子養老,這其實就是不靠子女的社會化養老,將來值得推廣。

    觀察者網:教育是人口高質量發展當中的重要因素?,F在“內卷”的社會狀況下,您覺得我們的教育體系應該如何調整和變革,來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人才?

    姚洋:最關鍵的是要進行制度變革,減少孩子的內卷。我們的孩子現在太累了,而且是浪費性學習,進行毫無必要的重復刷題和背誦。初三、高三的大部分時間都浪費在刷題上,甚至現在連六年級都因為小升初考試,也要大量刷題。雖然小升初主要是通過派位,但其實也存在“暗箱操作”,所以小升初考試也得考好。這樣卷下去,卷到最后可能要卷到幼兒園了。這太可怕,把孩子的創造力都給卷沒了。

    我們要在制度上給孩子減壓,所以我一直呼吁應該取消中考,直接普及高中教育。高中也采用派位,而不是再一味追求“超級中學”、拔尖,當然作為過渡,可以保留一些省重點以滿足老百姓的需求,因為大多數中國老百姓還是想要孩子上省重點。

    姚洋:女性50歲退休肯定是不對的_姚洋:女性50歲退休肯定是不對的_姚洋:女性50歲退休肯定是不對的

    2019年4月12日,東莞中學初中部,中考越來越接近,考生正在積極備考。圖自視覺中國

    最終要達到的目的是縮短學制,10年制義務教育完全夠了,小學5年,中學5年。因為現在多出來的2年也是浪費在刷題上,毫無意義。孩子上學可以晚一年,也可以設立學前班,讓孩子在學前班先適應一下小學教育,從7歲開始讀小學,17歲就高中畢業了。

    高中畢業以后,如果“985”“211”大學不夠,可以設置預科。其他上不了“985”、“211”這些好學校的學生,17歲就能上大學,自己選擇本科、大?;蚋呗殻x后兩者的20歲就可以提前就業了。

    所以,從現在開始要一步一步地推進教育改革,最終高考也要改。高考其實就是考智商,因此不需要考那么多科目,像美國只考兩三門,讓你沒辦法刷題,這樣一來就簡化了高考。我們算過,每年大學總招生人數已達到18歲人口數的75%。所以我們發現現在談高考的人少了,談中考的反而多起來了。

    現在只要上了普高,幾乎就能上大學,只不過是好壞問題。而中考是決定能上普高還是職高,決定孩子一輩子,所以大家現在卷中考。

    但這完全不對,壓力往下傳導了。既然高考都不卷了,為什么要卷中考?我們這是倒著走,所以我最近一直呼吁取消中考。

    當然,這些改革要在短期內實現是有很大難度的,但有一條路也許能走通,就是所謂的“職普融通”,因為這已經寫進了新的《職業教育法》,慢慢地讓中考變成只有重點高中要考,普通高中就不用考了。

    觀察者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還提到,2024年要“著力提升宏觀政策支持高質量發展的效果”,要增強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加強各方面政策協調配合,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您認為怎樣做才能防止政策之間出現“合成謬誤”,從而影響預期和經濟運行?

    姚洋:過去一段時間,我國經濟出現一些起伏,就是因為宏觀協調機制出了問題。有些部委在沒有協商的情況下出臺一些政策,這些政策可能會引發市場震蕩,造成經濟波動。這次會議強調宏觀政策協調配合是非常正確的。

    此外,加強黨對宏觀政策協調的管理是避免“合成謬誤”的一個重要方面,另一個方面就是把非經濟性政策納入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中。

    非經濟政策指的是產業安全,以及在過度負債、過度金融化等領域開展的一系列調整。這些調整應該納入宏觀經濟的綜合考量中來統籌,這個思路是非常正確的。

    現在我們強調宏觀政策的協調統籌非常及時,但仍有很多艱苦的具體工作要做。我們這些部委權力很大,過去也已經習慣了幾個部委一聯合就能發文,甚至一個部委都能發文,這有時會忽略政策對市場產生的沖擊。

    觀察者網:對于過去政策上出現的一些問題,您覺得要怎樣進行糾偏?

    姚洋:如果政策是錯的并且對經濟產生了巨大沖擊,就應該糾正。例如,房地產急劇下行不是因為行業本身出現巨大問題,而很大程度上是主動調整的結果,調整方向完全正確,但太急于求成,藥下得特別猛,像“三條紅線”、貸款配額,本來可能應該在5到10年內做的調整,現在兩年就做完了,就會對經濟產生較大負面影響。

    現在國家已經意識到了這個問題,所以又提出“三個不低于”,要給房地產公司放貸。雖然政策上有轉向,但舊的限制性政策仍未廢除,銀行方面出于顧慮就難以執行。我個人的觀點是,既然政策變了,就應該告訴大家以前的政策已經廢止了。

    觀察者網:在談到經濟復蘇難的問題時,您多次談到房地產和地方債這兩大問題,2024年在這兩個問題上的防范和化解之上,您認為怎樣探索出一種長效長期解決之道,以實現高質量發展?

    姚洋:中央對房地產政策的一個巨大轉變是區分商業房地產和保障房。商業房地產就是因城施策,各個城市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出臺政策、管理辦法,政府則應該致力于保障性住房。

    姚洋:女性50歲退休肯定是不對的_姚洋:女性50歲退休肯定是不對的_姚洋:女性50歲退休肯定是不對的

    2022年11月28日,上海,居民在辦理保障房交房手續。圖自視覺中國

    現在我們提出每年要建5億平米的保障性住房的目標可能比較高,一下子難以實現。此外,保障性住房能否入市交易、保障性住房的資金從何而來等一系列問題也仍需探索,但政策方向是正確的。

    除了保障性住房,還應按照出租公寓的標準建設一些專門的出租房,因為中國人口流動量非常大,年輕人非常需要這樣的出租公寓。

    至于地方債長效機制,過去我們嘗試過很多,例如“開前門關后門”、讓平臺公司變成商業性公司等等,最終都沒有做到。

    我認為,現在唯一可行的,可能就是把地方債務納入地方的預算、決算,也就是讓地方人大進行審查。目前,平臺公司的債務只有當地政府管,缺乏監督。政府官員在一個地方只干三年,他拍拍屁股走了,債務就留給了地方,越滾越大。但地方人大代表不一樣,地方人大代表長期在那里。

    把地方的商業性債務也納入地方預算和決算,這個方向是完全正確的,恐怕也是對地方政府債務不斷周期性膨脹的唯一解。

    姚洋:女性50歲退休肯定是不對的_姚洋:女性50歲退休肯定是不對的_姚洋:女性50歲退休肯定是不對的

    相關內容

    “經濟學家建言2024中國...
    新的一年,中國經濟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動力和潛力在哪里?高質量發展...
    2024-02-22 09:13:33

    熱門資訊

    北方30℃以上區域將成片出現 ... 四月二十四日,江南、華南地區遭遇新一輪降雨。二十五日為此次降雨過程的峰值階段,廣東中南部局部地區出現...
    笑壞了!31歲網紅“俄羅斯娜娜... 她的離開讓我們開始思考人生的短暫和無常。 娜娜走了,真叫人心疼,也引發了大家對她跟老公王濤感情的揣測...
    四川81歲大爺花25元嫖娼被抓... 都說“人不風流枉少年”,可事實上風流的又豈只有少年!近日,四川警方抓獲一起嫖娼案件,便刷新了網友的三...
    重度燒傷消防員劉攀女友宣布懷孕... 全身燒傷面積93%是個什么概念?一般情況下,燒傷50%以上就算是很嚴重了,93%幾乎身上就沒有完整的...
    女孩退伍224天后收到部隊轉賬... 【女孩退伍224天后收到部隊轉賬,數說不盡的家國情懷】在山東泰安,一位名叫小樊的女孩在退伍224天后...
    重度燒傷消防員劉攀女友宣布懷孕... 全身燒傷面積93%是個什么概念?一般情況下,燒傷50%以上就算是很嚴重了,93%幾乎身上就沒有完整的...
    南昌3人墜樓小區開發商曾涉貪腐... 在南昌的一場強對流天氣中,不僅有1600多棵樹被吹倒,還有4人死亡,10余人受傷。其中,南昌縣偉夢清...
    北京三里屯一男子遛“卡皮巴拉”... 近日,北京三里屯的繁華街頭,一位瀟灑的男子帶著他的特殊伙伴悠閑地漫步,這一不同尋常的組合立刻成為了眾...
    黃曉明女友葉珂正式道歉退網!前... 在公眾與私人的界限日漸模糊的背景下,王命金選擇通過詳細陳述來反擊,這不僅是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更在一...
    国内偷自第一二三区_一区二区欧美视频_三上悠亚中文字幕在线播放_韩国本免费一级毛片免费
  • <menu id="kwwkm"><tt id="kwwkm"></tt></menu>
  • <menu id="kwwkm"><strong id="kwwkm"></strong></menu>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