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是糧食生產的命根子。2022年,大興安嶺農工商聯合有限公司建成了7萬畝高標準農田,實現了量和質的“雙提升”?!案邩藴省鞭r田什么樣?究竟“高”在哪?“好”在哪?帶著這些問題,記者踏上了探訪之路。
驅車前往大興安嶺農工商聯合有限公司第二農場的路上,說起建設高標準農田,公司黨委委員、副書記路憲文難掩欣喜:“去年,我們從鄂、莫兩旗爭取到總投資超過1億元的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讓7萬畝糧田變成了良田,惠及288種植戶。如今項目區內地平整、土肥沃,渠相通、路相連,旱能灌、澇能排,種植戶的種糧積極性更高了?!?/p>
春光融融,行走于高標準農田之中,這里,除了阡陌縱橫的黑土地集中連片、現代化農業機械設備助力生產、田間硬化路四通八達,還有植入現代科學技術的排水灌溉設備、智能監測系統等配套設施。單從感觀上,就刷新了記者對耕地的一貫認知。
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實施,讓農業機械化更加普及,使農田變良田,實現了易耕易種易收。
路憲文告訴記者,在7萬畝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工程中,一共新建田間路117公里,建設各類跨溝大橋、水泥蓋板橋、涵管橋103座,修筑治理排水溝、侵蝕溝5萬延長米,建設各類應急抗旱機井及配套灌溉設施48臺套,建設高壓線路2萬延長米,深松耙地5萬畝,增施生物有機肥6萬畝,秸稈還田1萬畝,栽種農田防護林7萬余株,建設智慧農業監測站3處?!敖ㄔO高標準農田,不僅改善了農業基礎設施條件,還降低了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最終達到保穩產、多增產的目的?!?/p>
農田提標準,種糧增底氣。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實施,讓種植戶徹底告別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耕作模式,讓農業機械化更加普及,讓“望天收”轉變為旱澇保收!
一眼望不到邊的黑土地上,第二農場種植大戶郭洪濤駕駛著裝有北斗導航系統的精量播種機,按照預先設定的播種線路“走一遭”,一顆顆種子就在土里精準“安了家”,駕駛鎮壓器的助手再跟著他的路線走一遍,一次播種作業就全部完成了。長約2000米的地壟溝40分鐘往返一次,1200多畝地兩個人用兩臺機器、兩天時間就能全部耕種。
種植戶依托田間基礎設施有效提高耕地抗災減災能力和灌溉能力,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保障糧食安全的現實需求。
“以前遇澇時,洼地存水放不出去,只能眼瞅著莊稼被水淹,到秋收時,路不好不通,得多繞出10多公里才能把糧食運出來?,F在,把小塊地匯集成大片田,把田間‘水泥’小道擴展成砂石路,還修了涵洞、排水渠,我的這些大型設備也都有了用武之地,今年春耕搶農時我最起碼能早5天播完。老話說‘早種一日,早收七日’,這5天對我們種植戶來說,重要著呢,直接影響到作物的長勢,影響到秋收成果?!惫闈贿吔M織人往播種機里填充種子,一邊感慨:“高標準農田建成后,去年秋收一結束,公司就免費為我們的耕地進行深松,今年種地輕松了不少,效益也上來了。”
郭洪濤的父親郭林聽說自己耕耘守望了一輩子的土地上建成了高標準農田,非要跟著兒子來看看春耕的景象:“有這些大馬力機械,加上這么好的配套設施,這樣的種植環境我是想也想不到,現在的種植戶,真是趕上了好時代??!”
種植戶于力群今年承包了400多畝地,捧起一把種子,滿眼盡是對豐收的憧憬。
“公司免費給我們耕了地、施了肥,土地質量更好了,我們的日子也更好了,今年收入保守說得有個六七萬吧。”第二農場種植戶王業福在承包的400畝耕地里都種上了大豆,提及一年下來的收入,王業福粗略估算,滿眼都是笑意?!疤镩g路修好了,等到秋季豐收,買家就能到地頭收糧,刨除運輸、中轉、人工這些費用,按一斤糧食能省出2分錢算,最少能省下6000塊錢。”
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讓大興安嶺現代農業有了看頭,也讓農民種地有了奔頭、日子有了甜頭。
種植戶駕駛著裝有北斗導航系統的精量播種機,搶抓有利時機,種下一年的希望。
很難想象,眼前這片充滿希望的耕地,曾經遍布上百條侵蝕溝、黑土地質量逐年退化、耕地自然流失、農田基礎設施落后、種植成本增加、土地對種植戶的吸引力不斷下降……
萬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糧。為了給變“瘦”的黑土地“增肥”“加油”“添綠”,2022年,大興安嶺農工商聯合有限公司一班人積極搶抓國家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戰略機遇期和最佳窗口期,主要領導親自帶隊多次赴鄂、莫兩旗政府及涉農部門,盡一切可能從地方政府爭取惠農政策支持,經過不懈努力,爭取到建設7萬畝的高標準農田項目。這個總投資超過1億元的項目建設,開創了大興安嶺農工商聯合有限公司向內蒙古爭取項目的歷史先河。
眼下正是我區春耕春播關鍵時節,在田間地頭,隨處可見種植戶們搶抓農時、春耕春播的忙碌身影。
如今,在大興安嶺農工商聯合有限公司的高標準農田里,美麗畫卷正徐徐鋪展:
——條條標準化生產路或筆直或逶迤伸向遠方,一座座水泥大橋橫跨矗立,抗旱機井水流噴涌,“鐵牛”牽引機車聯合整地播種、撒肥,處處煥發著無限生機。
——去年年底,在7萬畝高標準農田建設全部完成的同時,位于嫩江市境內的7000畝耕地治理項目也完成測繪和設計,侵蝕溝治理已經先行開工。
——今年,繼續向鄂倫春自治旗爭取到耕地治理、改造升級計劃項目,2022年~2023年兩年時間,大興安嶺農工商聯合有限公司可建成9.7萬畝高標準農田。利用三年左右時間建成10萬畝高標準農田的設想,任務雖然艱巨,但目標已越來越近。
高標準農田建設使土地連成片,方便機械化作業,種糧大戶也實現了利用機械規?;N地的愿望,節約了勞力和成本。
一陣春風吹過廣袤的黑土地,微微有麥苗探出頭來,那片綠色升騰起無限希望,人們仿若看到一顆顆種子正在春季發芽、在夏天飽滿、在秋日成熟,面對碩果累累的金秋,種植戶手指磨出了繭,心里樂開了花……
兩天的走訪,記者對高標準農田“高”在哪里、“好”在哪里也有了答案:平整土地,改良土壤讓農田質量高;保土保肥保水能力顯著增強,產出能力提高;水、肥、藥利用效率顯著提升,土地資源利用效率高。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不僅讓興安農業生產“糧袋子”更實,還讓種植戶的“錢袋子”更鼓、“小日子”更好更紅火。
文/攝/錄:全媒體記者 李佳寧 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