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遇到過陌生人致電給你
或要加你微信?
你是否遇到過自稱“公檢法”的同志
要求涉嫌“犯罪”的你配合?
你是否遇到過自稱“淘寶客服”
說需要退款且發來“奇怪”退款鏈接?
你是否......
11月28日
淮北市公安局反電詐中心快速反應
聯合濉溪縣五溝派出所
成功攔截并阻止一起電信詐騙案
2019年11月28日下午2點57分,淮北市公安局反電詐中心電話稱,五溝鎮某賓館201室內一名女子疑似接到電詐電話,極有可能被騙。五溝派出所民警接警后立即前往,找到201客房,成功阻止了娟子轉賬。
11月28日上午10時許,娟子接到自稱名為孫科的公安局工作人員說,自己攤上事了,有一個大毒梟周偉用娟子的銀行賬戶轉了一筆200多萬元的毒款,目前周偉已被抓獲,今天下午就要開庭審理,要求娟子必須繳納一定金額的保釋金,不然會判刑,拘留一二十年。聽到這娟子害怕了,認為自己沒有接觸過這樣的人,不可能是自己。
然而接下來,自稱為孫科的人又讀出了娟子的身份證號碼,住址以及電話號碼,這樣娟子慢慢走入騙子的圈套,孫科讓她一定不要告訴任何人,畢竟不是光彩的事,要求他重新辦理一個電話,用非智能手機,然后讓她走出家,到賓館開一個房間,親自教她如何繳“保釋金”。隨后民警及時趕到,當聽到派出所人員喊著不要轉賬,騙你的,別轉了時女子才猛然清醒。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辦理中。(文中均為化名)
淮北市反電詐中心快速反應
五溝派出所處警及時
幫助了受害人及時止損
警方緊急提醒:
近日來
淮北地區接到多起
冒充“公檢法”等類型詐騙案件
大家千萬不要相信!
大數據時代
詐騙手段不斷翻新
詐騙騙術層出不窮、防不勝防
今天為大家整理七大常見騙術
讓你了解各類電信詐騙
見招拆招!
騙術一:“網絡貸款”詐騙
犯罪手法:犯罪嫌疑人以短信形式或貸款網站方式向受害人發送低息免擔保貸款信息,利用事主急需流轉資金的心理實施詐騙。
防范關鍵:手續齊全責任清,切莫輕信免擔保。貸款應到銀行信貸等金融部門申請辦理,辦理時應首先審查對方資質,根據自己的承受能力來作出貸款計劃。
騙術二:“網上購物退款”
“網購商城會員注銷”詐騙
防范關鍵:“網購客服”來電,一定提高警惕,凡是打著退款名義要求點擊臨時鏈接、掃描二維碼或者銀行轉款的,堅決不能操作。不要輕信來歷不明的電話和短信(注意:400電話通常是由客戶打入而不會打出)。建議在手機上安裝專業軟件,可攔截和識別絕大多數詐騙電話和短信。
騙術三:刷單詐騙
防范關鍵:所有網購刷鉆、刷信譽兼職賺外快等都是“陷阱”;凡是網上招聘做兼職,若要求先交納保證金、押金等100%為虛假廣告,切勿上當受騙。
騙術四:“微信交友”詐騙
犯罪手法:犯罪嫌疑人在婚戀、交友網站結識受害人,取得信任后,以推薦賭博、期貨或股票等平臺注冊投資能獲高額利潤為由,引誘受害人上鉤,從而實施詐騙。
防范關鍵:網上交友需謹慎,一番噓寒問暖、感同身受,你以為“像極了愛情”,卻不知網絡對面的“花樣美男”“知心妹妹”也許就是一個一步步花言巧語設套,掏空你的錢包、刷爆你卡的陌生人。
騙術五:“冒充公檢法”詐騙
防范關鍵:公檢法辦案,一定會持相應的法律手續當面詢問當事人并制作筆錄,不會“電話辦案”;公檢法也沒有設立所謂的“國家安全賬戶”,更不會要求群眾將個人存款轉移到該賬戶,凡是接到國家機關工作人員要求轉款的電話,一律果斷掛掉,并及時向公安機關舉報。
騙術六:“冒充熟人”詐騙
犯罪手法:犯罪嫌疑人一般采取冒充親朋好友或者熟人,以出車禍、嫖娼被抓、手機充值或者急需用錢為借口,要求受害人匯款或者充值。
防范關鍵:當接到所謂的領導、子女、親屬因為工作、突發疾病、遭遇車禍等托詞的電話時,千萬不要慌張,一定要采取直接聯系當事人核實的方法,遇到中間人傳遞信息,凡是涉及匯款、轉賬給陌生賬戶,一定是詐騙。
騙術七:“QQ聊天”詐騙
犯罪手法:利用木馬程序盜取QQ號密碼,截取對方聊天視頻資料后,冒充該賬號主人對親友、同事、朋友進行詐騙。
防范關鍵:如果不能確定網絡安全,盡量避免使用公共WIFI;保護好個人信息,手機驗證碼決不向他人提供;開通QQ設備鎖(手機QQ—設置—設備鎖),讓盜號者無法登錄;及時升級QQ、微信的最新版本;QQ聊天過程中只要提及匯款,一定要通過電話聯系方式與好友直接核實,不要輕信網絡留言和接受到的即時視頻。
防范電信詐騙
請牢記“6個一律”、“10個凡是”
“六個一律”:
1.只要一談到銀行卡,一律掛掉;
2.只要一談到中獎了,一律掛掉;
3.只要一談到公檢法稅務或領導干部要求匯款的,一律掛掉;
4.所有短信,讓點擊鏈接的,一律刪掉 ;
5.微信不認識的人發來的鏈接,一律不點;
6.一提到“安全賬戶”的一律是詐騙,凡是對方要求提供驗證碼的,一律要仔細確認。
“十個凡是”:
1.凡是自稱公檢法要求核查資金、要求匯款或轉入安全賬戶的;
2.凡是叫你匯款到“安全賬戶”的;
3.凡是通知中獎、領取補貼要你先交錢的(尤其近期要注意冒充教育部門工作人員發放助學金的);
4.凡是通知“家屬”出事先要匯款的;
5.凡是在電話中索要個人和銀行卡信息的;
6.凡是叫你開通網銀接受檢查的;
7.凡是網絡刷單、購物退賠的;
8.凡是叫你登陸網站查看通緝令的;
9.凡是自稱領導(老板)要求匯款的;
10.凡是陌生網站(鏈接)要登記銀行卡信息的。
覺得有用別忘了點“在看”!
掃黑除惡、凈化社會、構建和諧、創建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