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作品的“國際化”與“本土化”并不是二元對立的關系,如何在保持國際視野的基礎上堅持自我,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一顆復仇的種子如何開花結果?近日,由美國流媒體公司網飛制作的韓劇《黑暗榮耀》以一場曲折但是成功的復仇,滿足了全球觀眾的“爽感”,成為繼《魷魚游戲》后另一部現象級韓劇。
當常以甜美形象示人的韓國演員宋慧喬化身面容陰郁的暗黑女主,當往日主打浪漫溫情路線的韓劇呈現暴力血腥的畫風,不少人在被劇情深深吸引的同時,也不由覺得這似乎和印象中的韓劇不一樣。
暴力、殺戮、驚悚……這些在美劇中時常出現的元素,成了一些韓劇為走向更廣闊市場、俘獲更多受眾而不得不摻雜的“配方”。當韓劇越來越像美劇,背后映射的究竟是什么?
歐美也追韓國爽劇
韓劇《黑暗榮耀》在競爭激烈的歐美影視劇市場“殺出一條血路”,成為讓西方觀眾狂追的爆款劇集。
《黑暗榮耀》第一季于去年年底上線,不到一周時間就躋身網飛非英語類劇集全球榜前三,而后多周蟬聯第一。本月10日,《黑暗榮耀》在全球劇迷集體“催更”下迎來第二季,僅三天就登頂排行榜,同時還拿下網飛在38個國家和地區的電視劇集播放量冠軍。
《黑暗榮耀》海報。圖源:GJ
《黑暗榮耀》在社交媒體上也維持著超高的話題熱度。流媒體統計網站FlixPatrol數據顯示,《黑暗榮耀》第二季上線首日,推特相關話題討論量超過17.8萬,成為當日推特熱搜第一。
在美國網民薩爾瓦多·琴托看來,這部滿屏亞洲面孔的劇集講述了一個特別的復仇故事,普世的主題、演員的精彩演繹和劇情的豐富程度,都讓這部劇格外引人入勝?!皠≈械膱鼍翱赡軙拘延羞^類似經歷的人的記憶,而這些傷痕累累的畫面也揭示了全世界都存在的校園暴力問題?!薄皠”驹鷮?、表演出色,每一集都讓我感覺緊張。”網民mademoisherl認為,這部劇是復仇類劇集的巔峰之作。
《黑暗榮耀》并非韓劇首次在西方爆火。2021年,同樣是網飛出品的反烏托邦題材韓劇《魷魚游戲》,成為首部在美國流媒體平臺上收視排名第一的韓劇。而在美國第74屆艾美獎上,《魷魚游戲》創造歷史,捧回了包括劇情類最佳男主角、最佳視覺效果在內的六座獎杯。一些美媒當時感慨,“艾美獎儼然成了《魷魚游戲》的主場”。
同樣在歐美搶占風頭的,還有韓國電影《寄生蟲》。這部電影不僅在第92屆美國奧斯卡頒獎禮上拿到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影片四項大獎,還捧走了第72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美國《時代》周刊稱,在非本國電影被邊緣化的好萊塢,韓國電影在奧斯卡的成功具有歷史意義。
不同劇本相似“配方”
雖然這些韓國影視作品在歐美贏得口碑、市場雙豐收,但觀眾還是在其中嗅到了種種相似的味道。
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教授金暻鉉指出,無論是《魷魚游戲》還是《寄生蟲》都更符合西方觀眾的口味?!都~約時報》分析,韓國影視作品之所以能撬開西方市場大門,一定程度上是因為它們運用了歐美觀眾所熟悉的“配方”,主要體現在相似的元素和主題等方面。
《紐約客》報道,世界上大部分暴力娛樂產品出自美國,“美國在現實的屠殺和電影的屠殺中引領世界”。在《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報》資深專欄作家安德魯·克拉克看來,這種“美式敘事”中的暴力文化已經“出口”到其他國家。
《魷魚游戲》劇照。圖源:GJ
克拉克表示,從《魷魚游戲》到《寄生蟲》,再到最近大火的《黑暗榮耀》,無不充斥著暴力、血腥和死亡。“《黑暗榮耀》圍繞著可怕的校園暴力展開,女主角文東恩遭遇了被同學用卷發棒燙傷全身這樣的‘酷刑’。而校園暴力還只是個開始,在后面的劇情中,我們看到了太多被毆打致死等血腥場面?!笨死苏f,“由于美劇中常出現這樣的‘重口味’場面,因此《黑暗榮耀》并沒有嚇退歐美觀眾?!?/p>
還有媒體從主題出發,分析了韓劇與美劇之間的趨同性?!都~約時報》認為,這集中體現在對資本主義社會面臨的貧富分化、極端競爭等共同現實的展示上。
“《魷魚游戲》是一部‘大逃殺’主題的生存劇,400多名面臨經濟困境的社會底層民眾冒著生命危險,為贏得456億韓元獎金而戰,而他們的生死被背后真正的‘玩家’視為一場游戲。正如該劇編劇及導演黃東赫所說,這是一部關于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寓言故事,關乎付出生命的極端競爭?!薄都~約時報》指出,這種反映社會貧富分化的主題同樣出現在《寄生蟲》以及2018年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提名的韓國電影《燃燒》中。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表示,美國人之所以癡迷《魷魚游戲》,是因為“他們每天都在為爭取高收入和社會地位,玩著自己版本的‘魷魚游戲’”。美國《時代》周刊認為,財富分配不均是資本主義社會的通病,雖然《寄生蟲》在處理恐怖情節和表達幽默感方面具有韓國特色,但它對不平等現象的揭示迎合了時代特色,和《小丑》等美國影視劇所呈現的主題類似。
一些評論指出,對于貧富差距擴大、社會階層固化和個人奮斗無力,歐美等國民眾同樣感同身受,很容易在這些韓國影視劇中找到熟悉的感覺,并產生強烈共鳴。
網飛公司全球布局
近年來,部分韓國影視作品在歐美等地表現強勁,背后離不開網飛等美國公司的全球化布局。
作為全球最大的流媒體平臺,成立于1997年的網飛在北美市場飽和后便開始布局海外市場,目前已經實現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覆蓋。在覆蓋過程中,網飛利用“個性化算法”,深度分析用戶喜好,推測判斷受眾偏愛的類型、題材和元素,有針對性地打造爆款劇集。
2016年,網飛進軍韓國,嘗試投資制作原創或合拍的韓劇,并推廣到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網飛的介入,將韓劇原本純正的“韓國風”改造成為好萊塢黑幫暴力片的模式。為獲得更廣泛的受眾群體,這些“網飛版”韓劇往往表現手法更為大膽,內容更具感官刺激,制作成本也更為高昂,與韓國電視臺制作的本土韓劇形成了鮮明對比。
有網飛高管透露,過去幾年網飛已為韓劇花費約7億美元,未來還將繼續追加投入成本。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網飛計劃2023年推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韓劇。這意味著,有著網飛烙印的韓劇在未來或許會越來越多。
有評論認為,網飛深入韓國市場,會給韓國影視工業注入新鮮血液,也讓韓國影視作品收獲更多國際知名度和影響力。但也有人指出,這些“美劇化”的韓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韓國流行文化對美國文化的“屈從”。
《寄生蟲》海報。圖源:GJ
“當‘韓流’對外傳播得越廣,它就不得不去滿足更廣泛且多樣化人群的共同期待。如今從韓國輸出的流行文化與早期‘韓流’輸出的內容并不相同,看上去就像是美國文化披上了一層韓國外衣?!庇€上雜志《UnHerd》指出,“二戰結束后韓國就專注于向歐美出口產品,從紡織品、家電到船舶、半導體。而韓國人迎合歐美人的心態也反映在文化生產領域,使得韓國文化獨有的特色正在被歐美文化所同化?!?/p>
另有分析指出,韓國人“擁抱”美國文化已有約75年之久,韓國文化對美國文化的模仿始終在進行,某種程度上,韓國文化已在美國文化霸權影響下成為其旁支。
事實上,受美國文化影響的并不只有韓國,對此歐洲人似乎有所警覺?!督洕鷮W人》報道稱,網飛等美國流媒體平臺在歐洲的普及,讓歐洲政客感到緊張。“在歐洲,網飛作為‘文化霸主’的前景被視為一種威脅。與歐洲本土出品的影視劇相比,網飛的原創作品往往沒有太多特定的文化參考,這難免會削弱歐洲文化本來的特色?!?/p>
當然,文藝作品的“國際化”與“本土化”并不是二元對立的關系,如何在保持國際視野的基礎上堅持自我,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THE END -
(以上內容來自《維城》合作伙伴《新民晚報》,出品 深海區工作室,撰稿 弦子,編輯 深海鹽,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