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即將落幕,翻開厚厚的日歷,勞動的汗水和智慧的光芒,讓每一個過往都格外閃亮,值得我們珍藏。
過去一年,許許多多走技能成才、技能報國道路的勞動者,站在了舞臺中央、聚光燈下,享受鮮花與掌聲。255個集體和1088名個人分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獎章,1034個集體獲全國工人先鋒號;國家首次推出“人民工匠”國家榮譽稱號,碼頭工人許振超獲得這一對功勛模范的崇高禮遇;跨越20余年的職工職業技能“國賽”歷久彌新,32支代表隊、546名選手在6個工種上演技能大比拼,百煉成鋼的“史帥帥”們載譽歸來;建筑工人易群林那一雙并不細膩的雙手,在鋼琴前彈出浪漫,也扛起生活,意外走紅后,他收到龍年春晚邀請函,還參加了2024年“中國夢·勞動美”——2024“五一”國際勞動節“心連心”特別節目;清華園里,220名工匠人才走進大國工匠人才培訓營,滿滿“工業風”的課堂,成為校園里的別樣風景;凡人微光,鑄就人間大愛,危急時刻,網約車司機張軍縱身一躍,“碎花裙小姐姐”和“勺子哥”挺身而出,他們讓“英雄”一次次具象化……
這一年,有太多的溫暖瞬間、激越時刻,每一個人的點點滴滴的勞動和創造,共同鑄就輝煌,凝聚成鼓舞人心、催人奮進的澎湃力量。
圖為“人民工匠”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許振超。新華社發
激勵
“一定不辜負總書記的殷切希望,苦練內功,扎實創新,以更大力度破解關鍵核心技術難題,為打造更多的國之重器,實現共和國裝備制造業的現代化發展貢獻力量?!?/p>
——劉伯鳴
2024年9月28日,中國一重產業工人代表收到了習近平總書記的回信。
“新時代新征程,希望你們堅守技能報國初心,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苦練內功、提高本領,繼續為建設制造強國、推動東北全面振興貢獻智慧和力量?!边@是對全國產業工人的巨大鼓舞與激勵。
總書記的回信是對新時代產業工人勞動熱情、創造潛能、創新活力的充分肯定,對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的高度褒揚,是對新時代產業工人在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科技強國中發揮重要作用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望。
此前,大國工匠、全國勞動模范劉伯鳴等產業工人代表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報告了中國一重成立70年來的發展成就,特別是企業中的產業工人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過程中心懷國之大者,以技能報國的有關情況。
從工人崗位上成長起來的中國一重水壓機鍛造廠副廠長劉伯鳴是廣大產業工人的優秀代表。從學徒工至今的34年里,劉伯鳴獨創了50余種鍛造方法、開發了40余項鍛造技術,目前他和同事們已經完成第4支680噸核電整鍛低壓轉子的制造。
不止在產業工人隊伍中,總書記的回信在工會系統也引發熱烈反響。各級工會按照全國總工會部署,團結引領廣大產業工人立足崗位、苦練內功、提高本領,為建設制造強國、推動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4月28日,2024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暨全國五一勞動獎和全國工人先鋒號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吳凡 攝
6月24日,全國總工會提名的“新一代運載火箭高效能氫氧發動機焊接制造技術”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圖為項目主要完成人高鳳林在頒獎現場。受訪者供圖
榮光
“‘人民工匠’這份榮譽是對我多年工作的肯定,更是對所有勞動者的激勵,我將繼續努力,發揮工匠精神,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p>
——許振超
9月29日,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之際,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
這是鐫刻在歷史中的榮光時刻。一線工人許振超榮獲“人民工匠”國家榮譽稱號,是對功勛模范的崇高禮遇褒獎。
從碼頭工人到“金牌工人”,再到“人民工匠”,回顧奮斗歷程,許振超感嘆:“勞動的汗水里不光有辛苦,不光有勞累,還有我們勞動者的智慧、勞動者的希望、勞動者的未來?!?/p>
6月24日,全國科技大會、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和中國科學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召開。全國總工會提名的“新一代運載火箭高效能氫氧發動機焊接制造技術”項目榮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項目主要完成人高鳳林40多年扎根一線,攻克了一系列火箭發動機焊接技術世界級難關,被譽為“中國火箭心臟焊接第一人”。
“關關難過關關過,前路漫漫亦燦燦。一次次超越創新,一次次突破極限,讓我的焊接技藝、工作能力不斷提升?!比缃?,高鳳林正帶領團隊行走在建設航天強國的路上。
4月28日,2024年慶祝“五一”國際勞動節大會在京舉行,255個集體和1088名個人分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狀、獎章,1034個集體獲全國工人先鋒號。這些勞模先進,用勞動譜寫時代華章,共同繪就了活力滿滿、熱氣騰騰的奮進圖景。
眼下,有千千萬萬以大國工匠年度人物潘從明、“女焊花”易冉等為代表的優秀產業工人奮斗在一線,奏響勞動者之歌,未來他們中還會有下一個許振超、高鳳林,站在舞臺中央的聚光燈下,享受鮮花與掌聲。
史帥帥在第八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領獎臺。通訊員 鮮康 攝
4月18日,央視總臺在中關村軟件園內的一處草坪上錄制2024年“中國夢·勞動美”——2024“五一”國際勞動節“心連心”特別節目,易群林應邀與歌手任賢齊搭檔演出。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吳凡 攝
奪冠
“哪種奮斗不經歷苦、累呢?不經當年,也沒有今天?!?/p>
——史帥帥
“我連續兩屆進入決賽,這次終于圓夢了?!笔治粘恋榈榈墓谲姫劚?,江蘇省代表隊選手陳張奕百感交集。在網絡與信息安全管理員這個“90后”“00后”主導的賽場,43歲的他“逆襲”奪冠。
9月13日,第八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決賽落幕,來自全國32支代表隊的546名選手在6個工種激烈角逐。
跨越20余年的職工職業技能“國賽”,依舊歷久彌新。這項專屬于技能人才的大賽,有一種特殊的魅力,吸引著越來越多的職工,特別是青年職工爭相參與。切磋技藝、比拼較量之外,還能互學互鑒、開闊視野。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西安航天發動機有限公司總裝車間焊工史帥帥是焊工賽項冠軍。他的制勝秘訣只有一個——勤學苦練。當史帥帥卷起袖子,只見兩手、兩臂燙傷點點,舊痕隱隱,新疤顯然。然而,正是堅持不懈的訓練讓他形成肌肉記憶,技能水平不斷邁上新臺階。
百煉成鋼,史帥帥逐漸體驗到技能自由,那是一種攻堅克難的享受,一種創新創造的快樂。
當“國賽”收官,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也在法國里昂閉幕。中國代表團再次斬獲佳績:數控銑項目實現金牌“五連冠”,砌筑、時裝技術兩個項目實現金牌“四連冠”,電氣裝置、電子技術、自主移動機器人3個項目實現金牌“三連冠”……
奪冠,是激動人心的時刻,是千錘百煉的結果。一路披荊斬棘才是動人心魄的過程。對于技術工人而言,技能競賽收獲的不只是冠軍、證書、獎杯和獎牌,還有職業成就感、自豪感與敬畏心。
11月12日,在清華大學大國工匠人才培訓營一期一班的教學課堂上,專家為學員講授“大國工匠演講表達”課程。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吳凡 攝
9月13日,第八屆職工職業技能大賽獲獎選手在頒獎結束后合影留念。工人日報—中工網記者 吳凡 攝
出圈
“我就是努力把自己的工作、自己的那份活兒做好,以后希望繼續保持快樂,保持對生活的熱愛!”
——易群林
鋼琴前,一雙飽經滄桑、布滿老繭的雙手正演奏著動聽的音樂。演奏場所并不是在音樂廳,而是在人來人往的地鐵口;演奏者頭戴安全帽,身著工作服。這場“音樂會”引來不少人駐足。
2023年,建筑工人易群林在廣東深圳街頭彈鋼琴的視頻被發布到網上后,他對音樂的追求和對生活的熱愛感染了許多人,由此走紅網絡。2024年1月,易群林收到龍年春晚的邀請函,來到現場觀看春晚。
從幕后來到臺前,易群林的出圈并非偶然。“熱愛”是老易調解生活煩惱的秘方,他臉上時常洋溢著燦爛明媚的笑容,就仿佛他對待生活的態度一樣,他那并不細膩的雙手,彈出了浪漫,也扛起生活。
今年,靠著一手剪發的真功夫和與顧客的真誠溝通,湖南懷化“靚點”理發店理發師曉華(真名李靜)在網上走紅。線上的熱情帶動了線下,不少人涌入門店,只為“改頭換面”。一技之長和貼心服務,讓曉華被看見。
第33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新設的大眾組馬拉松比賽上,有一名來自中國的快遞小哥——欒玉帥。平常被同事稱為“跑王”的他,以運動員身份出現在奧運賽道,讓大家看到勞動者多彩的側面。
因為跑得快,欒玉帥平均每天能比別人多送三四十單,沒到一年,他就成了站點的“單王”。今年是他從事快遞工作的第9個年頭,跑步和送快遞早已成了他生活中不可或缺且相互成就的兩件大事。
從“鋼琴農民工”老易在生活的煙火與黑白琴鍵間奏響夢想的旋律,到理發師曉華用手中的剪刀裁剪出別樣的精彩人生,再到跑進奧運的快遞小哥在大街小巷與賽場跑道上跨越平凡與不凡的界限。他們的出圈,折射出每個人心底深處那蓬勃的熱愛、無畏的勇氣和對生活滾燙的執著。
古慧晶在中職訓練中。央視新聞截圖
逐夢
“每一堂課都像開了一扇窗?!?/p>
——陳照春
當大師遇見大師,會碰撞出什么樣的火花?
作為深化“產改”的重要舉措,中華全國總工會今年實施了大國工匠人才培育工程。大國工匠人才培訓營是該工程的標志性項目,220名工匠人才分批次進入清華大學開展階段性脫產培訓。
從專業課程到國家政策解讀,滿滿工業風的課堂成了清華園的別樣風景,也為產業工人搭建了成長的階梯,讓他們在圓夢路上走得更穩更遠。
技藝精進學無止境,追求夢想不分年齡,有夢想誰都了不起。
逐夢道路上還有00后“汽修女孩”古慧晶。在近日落幕的2024“蔚來杯”中國大學生電動方程式大賽(FSEC)和無人駕駛方程式大賽(FSAC)上,深圳職業技術大學魅影方程式賽車隊電車隊及無人車隊摘得多項大獎,古慧晶就是車隊中的一員。
古慧晶從小就有一個念頭:長大后擁有一輛自己的車——自己改裝、自己修理。在初中即將畢業之時,古慧晶邁出走上汽車維修這條道路的第一步——考中職。不懈的努力下,2021年,古慧晶斬獲廣東省汽車機電維修賽一等獎,成為全省第一個參加此類賽事并奪冠的女生。
奮斗無止境,人生不設限。每一份熱愛與執著,在逐夢的過程中都將成為助推器,推動我們跨越重重艱難險阻,最終在夢想的彼岸綻放出絢爛光華。
池昭就正在銼削模具工裝。受訪者供圖
鑄器
“只有傳承堅韌、敬業、專注、鉆研的工匠精神,才能讓更多‘中國創造’成為現實、驚艷世界。”
——池昭就
這一年,我們上天入海,自主研制的AG60E電動飛機成功首飛,天目一號氣象星座15-18星成功發射,“雪龍2”號完成大洋考察;這一年,我們研發的第三代自主超導量子計算機“本源悟空”上線運行,搭載72位自主超導量子芯片“悟空芯”,成為目前中國最先進的可編程、可交付超導量子計算機……一系列“大國重器”的橫空出世,不僅彰顯了我國科技創新的活力和實力,更為人民群眾增了光、添了彩、提了氣。
這些“大國重器”的背后,離不開這樣一群人:他們在各自領域精益求精,讓“中國制造”領先一步;他們以匠心磨礪技術,讓“大國重器”揚名四海。
“憑什么國外品牌能研發的模具,我們自己整不出來?”彼時,初出茅廬的池昭就下定決心,要研發出中國自己的柴油機氣道模具。
從最初的2毫米、1毫米,到0.2毫米、0.1毫米,再到如今的0.01毫米、0.005毫米。30年如一日,全國技術能手、廣西玉柴機器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技能大師、先進成型技術與裝備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池昭以堅韌和執著的工匠精神,將手工銼削零件平面打磨出“航空精度”,讓不可能變成可能。
為波音、空客及中國自主研發的C919項目貢獻“中國力量”的晉美航空制造(蘇州)有限公司數控編程工程師唐鋮;給軌道客車“飛毛腿”探傷檢測20余年創造零差錯紀錄的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質量保證部轉向架質控室探傷質檢組組長王麗萍……這些匠人們,用持之以恒的堅守,兌現平凡崗位的承諾,我們應該向他們致敬。
新時代、新征程,涌現出許許多多大國工匠,他們追夢者的身姿鐫刻在歷史的畫卷上。他們在奔跑中流下的每一滴汗水,都將澆灌出中國的實力和底氣。
當地時間2024年9月15日晚,第47屆世界技能大賽在法國里昂閉幕,卓嘉鵬(中)獲得工業設計技術項目金牌。新華社發
趙春青 繪
勇為
“救人是出自本能。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看到他們掉河里了,肯定要救的。”
——徐水根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是外賣配送員、網約車司機、河道保潔員,在平凡的崗位上默默奉獻,在一些危急關頭,他們站得出來、豁得出去,從死神手中爭奪生命,讓“英雄”一次次具象化。
“快點??!救命??!”2024年5月26日清晨,在江蘇省蘇州市吳江區,一聲聲尖銳急促的呼救聲劃破了寧靜的街巷。一名女子不慎落水,旁邊擠滿了呼救的群眾。這一幕正好被路過的網約車司機張軍看到,緊要關頭,他毫不猶豫地從橋上跳了下去,奮力游到落水女子身邊,一手抄住女子身體,一手奮力往岸邊劃水。上岸后,張軍利用自己掌握的急救知識對女子進行了緊急救護,最終女子成功獲救。
像張軍一樣“來不及多想”的,還有浙江桐鄉烏鎮的70歲河道保潔員徐水根,面對落水嬰兒,他奮不顧身地將嬰兒救上岸。得知孩子已經平安無事,徐水根便回到了工作崗位。
當被問及救人那一刻的想法時,張軍說:“我只想著怎樣先把人救上來?!倍焖卮鸬溃骸熬热耸浅鲎员灸?。不管是老人還是小孩,看到他們掉河里了,肯定要救的?!?/p>
2024年,還有許許多多凡人義舉,比如蘇州“碎花裙小姐姐”和“勺子哥”挺身而出,拼命阻攔惡徒行兇;陜西商洛柞水縣王為虎等人,守護在因洪澇垮塌的大橋旁邊,為過往車輛筑起一道“安全屏障”……他們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以凡人微光鑄就人間大愛;他們用最樸實的行動,書寫了不平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