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之戌狗
狗是人類最早馴養的一種家畜,也是“六畜”中和人類最親近的一種動物,最早稱“犬”,古人將十二地支的“戌”和十二生肖的“狗”相配,故也稱“戌”。 民間往往把狗年都稱為“金狗”,有“金狗賀歲”“金狗旺財”“金狗納?!币活惪诓?。古人認為,“二十八星宿”之西方第二宿中的“婁宿”在五行里的屬性為“金”,對應的動物剛好是狗,故稱“婁金狗”。
現代考古發現證實,中國人養狗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代,公元前七八千年以前的河北武安磁山、河南新鄭裴李崗以及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均出土過狗的遺骸。在中國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甲骨文中,已發現多個不同寫法的“犬”字。古人在創造了“犬”字后又弄出一個“狗”字,“犬”和“狗”如今已基本同義。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稱:“狗,犬也。大者為犬,小者為狗?!?/p>
古代有以犬為圖騰的部族。《后漢書·南蠻傳》記載:“高辛氏有老婦,居于王室,得耳疾,挑之,得物大如繭,婦人盛瓠中,覆之以盤,俄頃化為犬,其文五色,因名盤瓠?!北P瓠的傳說在郭璞《山海經》注《玄中記》和干寶《搜神記》中都有詳略不同的記敘,大致都稱: 在高辛氏時,有“戎吳”作亂,帝所養的一只叫盤瓠的五色犬,深入敵營,為高辛氏取得戎吳將領首級,立了大功,因而取帝少女為妻,并得到封國。這個傳說今天在苗、瑤、畬等少數民族地區仍廣為流傳。
《道德經》中有“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句,芻狗是指用草扎制而成的狗,用作祭祀。這來源于古代的犬葬。甲骨卜辭記載:“侑燎于父丁百犬”,一次隨葬用犬多達百只,數量十分可觀,這在考古實踐中也得到了證明,犬葬的目的主要是借犬除魔降妖,保護墓主。之所以亦芻狗為喪葬祭品,也來源于《易經》?!兑捉洝ふf卦傳》里說“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人死為終,死后入土為安則有墳墓,故而《梅花易數·萬物類象》中以艮為墳墓。
每當日食和月食的時候,民間老百姓一般會說“天狗吞日”“天狗吞月”,這個說法很可能也來源于《易經》。日食和月食的特點是短時間內太陽或者月亮消失再出現,消失即終,再出現即始,《易經·說卦傳》里說“終萬物始萬物者,莫盛乎艮”,又說艮卦“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兑捉洝酚小疤焐蕉荨必?,遁有隱藏之意,日食、月食也是太陽或者月亮隱藏之象,“天山遁”卦上乾下艮,乾為天,艮為山,故而卦名“天山遁”,由于艮為狗,故而“天山遁”卦可以取象為“天狗”。
古人認為狗的身上有一種忠義精神,如清代紀曉嵐《閱微草堂筆記》贊曰: “余謂犬之為物,不煩驅策,而警夜不失職,寧忍寒餓,而戀主不他往,天下為僮仆者,實萬萬不能及。其足使人愧,正不在能語不能語耳。”
狗在歷史上長期是人類的朋友,許多歷史故事都有狗有關。其中滿清時期乾隆皇帝就酷愛養狗,當時的宮廷畫師用自己畫筆描繪了當時皇家犬的模樣。其中最有名的是郎世寧繪制的《十駿犬圖》十幅,畫了十條乾隆身邊的名犬,分別命為:“蒼水虯”、“斑錦彪”、“金翅獫”、“驀空鵲”、“墨玉璃”、“茹黃豹”、“睒星狼”、“霜花鷂”、“雪爪盧”和“蒼猊犬”。
作者簡介:姜寶兵,字劍梅,號劍梅樓主,清風堂主人。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德州市作家協會全委會委員、德州市書法家協會會員;禹城市作協理事,《禹城文學》編委。有《劍梅樓文集》《清風堂文集》兩部文稿傳世。齊魯壹點清風堂榮獲2022年度十大壹點號“年度新知”。
作品《夜讀魯迅》榮獲全國“與共和國同行 好書伴我成長”讀書征文比賽二等獎;《青青的梧桐樹》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優秀文藝作品三等獎;《和偉大祖國一起成長》獲“福彩杯 我與新中國”有獎征文一等獎;《曲阜紀行》獲“孔子文學杯”全國華語文學大賽金獎;《問道西柏坡》榮獲“延安杯”中國最美游記作品獎;《大運河上流淌的美食》獲第一屆“長江文學獎”優秀獎;《化蝶》獲得首屆“新文青”全國青年詩人短詩大賽優秀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