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被文章出軌事件刷屏,前一段時間被馬航刷屏,再前面,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兒?我們總能找出立刻讓我們興致勃勃,樂此不休的話題,并且對此類事件似乎從未厭倦過。提到這些,我們十分亢奮,像打了雞血一樣,少了這些八卦,好像生活少了一位佐料,缺少了一點滋味。
記得第一次知道外國的八卦單詞是從美劇《Gossip GIRL》,這部曾經大熱的美劇,牽動了無數少男少女的心,維持里面主線不斷向前的就是不斷地八卦緋聞,每個人睜大了驚訝好奇的雙眼,捕捉.匯報.聽取.傳播各式八卦訊息,儼然成了一個八卦天堂。為什么我們如此八卦,難道我們八卦僅是對別人的隱私感興趣嗎?
八卦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這個坐過辦公室的人肯定是有體會的,你在辦公室聊一些嚴肅的工作上的事基本上每個人都面色沉重,環境一片壓抑。但要聊起最近大熱的某位明星的八卦,辦公室立刻滿室皆春,唾沫星子橫飛,每個人都眉飛色舞,興奮得不得了,關系一片和諧。
你肯定聽過這么一句話:這件事,我只告訴你,你可不要傳出去啊。實際上和某人分享八卦的潛在含義,是你已經把他當作朋友。一群人大家在一起聊八卦,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顯示自己的親切友好,更容易使自己融入圈子。
這一點,男人女人都一樣,佛洛依德說:女性似乎永遠處于“口唇期”。意思是,女性好像一直在八卦,一直在傳播蜚短流長。如果你把秘密告訴女人,你相當于告訴全世界。上到各種明星情史,下到哪種衣服減價,女性似乎無一不聊。但男人好到哪里去呢?前一段時間,去參加了一個聚會,男生們提到馬航事件,那神情和女性八卦時沒兩樣,說得時候提出自己各種可能性,頗有一副指點江山英雄人物的氣場,說得他好像親身經歷似的,越談越high。
八卦讓我們感覺到親切,同時在八卦過程中,你感覺自己得到了認同,最重要的是,大家愿意和你分享八卦,證明你得到了信賴,八卦是人際生活的催化劑,所以,你看那些再“正經”的人也和八卦離不開,因為他也是社會動物。
八卦的道德傾向
那些辱罵文章,把文章罵的狗血噴頭的人似乎比馬伊俐更憤怒,至于馬伊俐則顯得比較冷靜克制,文章出軌了,傷害的是馬伊俐和他的家庭,和我們有半毛錢關系,為什么我們如此憤怒?很多人說:出軌這件事違反了道德,必須口誅筆伐,還社會一個陽光的環境。
這就是我們的道德優越感,村里面出了一個搞破鞋的,每個人都上前辱罵,吐口水,至于我們將來會不會出軌?根本不管,我們對道德有缺陷的人有天然的優越感,也有天然的攻擊性,從攻擊中能得到愉悅的,發泄的快感,此時的我們是高高在上的。
記得當初克林頓和萊溫斯基的婚外情被發現后,他在美國民眾的支持率反而上去了,原因是,美國民眾覺得原來總統也是普通人。這就是心理平衡,我們知道某人有麻煩了,為什么大部分人會幸災樂禍?因為我們感覺他也陷入了麻煩,和我一樣,獲得了某種程度上的心理平衡,我們八卦明星出軌,逛夜店,說粗話,原來他們和我們一樣,也有道德缺陷和污點,我們內心得到了平衡,容易找到自信,而且,現代生活壓力這么大,我們普遍的八卦,舒解了我們內心的抑郁不平與不滿情緒,八卦更像是一個情緒的發泄的出口,所以某某明星被攻擊的體無完膚,在某種程度上,他是被全社會的公共情緒消費了!
八卦也有積極理性的一面,對馬航事件的八卦,促進了真相進一步被揭開,對“表哥”“表叔”“房姐”的八卦傳遞了社會正能量,八卦的道德維護機制,它所形成的輿論對社會公共事務形成了監督,讓我們感覺到安全,而不是告天無路,下地無門。
有的時候,我們似乎忘了道德是用來約束自己,而不是無休無止地懲罰別人的,八卦也是有底線的,做一個理性的八卦者更重要。
為什么我們更喜歡八卦壞消息?
據科學研究表明,除了我們在傳播親友八卦時喜歡傳遞好消息,大部分我們八卦的都是壞消息?難道我們更喜歡壞消息?
沒錯,我們是更喜歡壞消息,這在心理學上叫負面偏好。我們更喜歡關注負面的信息和報道,這是從原始人時代一步一步進化到現在無法擺脫的心理機制。試問,在原始人社會,外面有食物,和外面有一頭吃人的老虎,哪一個更能引起你的警惕?食物以后可以再找,但碰上吃人的老虎,你以后就可以再也不用找食物了。
壞事比好事對你的影響更大,試問你撿到一百塊錢,與你丟了一百塊錢,哪個對你影響更大?一般來說,難過大于高興,壞事對人情緒起伏的波動,遠遠大于好事對一個人的影響。在心理學實驗中還表明懲罰比獎勵更有效,這是同樣的心理。
我們更多地關注壞消息,理所當然我們八卦的更多的是壞消息,從那些關注時事政治的人嘴里說出來的話會讓你感覺中國沒救了,聽那些講八卦明星的,你會感覺娛樂圈就是一個極端喪失道德感的淫窩。實際上因為我們的這種八卦傳輸機制,很可能實際生活中壞人壞事的比例要比我們接觸到的要低,其實,如果我們沉浸在這種情緒無法自拔地話,更容易形成陰暗心理,不容易感知到幸福,很難快樂。
好了,說回文章出軌,文章出軌的事情讓我想起以前聽過的一句話:明星的道德底線是我們普通人的道德上線。被放大鏡高度放大的生活不好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