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娛樂圈內一直有種說法:一線拍電影,二線拍電視。電影明星似乎天生就比電視明星高貴,張藝謀捧紅的“謀女郎”們一直都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定:“絕不接拍電視劇”,就是為防止以電影走紅的明星回到電視圈檔次會變低。
但現在情況貌似發生了變化,一大波電影咖轉戰小熒幕。章子怡和湯唯最近都被爆出要回歸電視圈,由北京電視節目交易會官網貼出的劇目動態來看,湯唯主演電視劇《大明皇妃》的消息已經是實錘了。
章子怡也被熱傳要和張震合作拍攝電視劇《帝王業》。有消息稱,《帝王業》將于2017年11月開機,拍攝周期8個月,導演姚曉峰,造型葉錦添。如果消息坐實,可是相當令人震驚,因為章子怡出道至今從未參演過電視劇。
而在男演員中,陳坤、姜文等也回歸了電視圈,陳坤出演古裝劇《凰權》和諜戰片《脫身者》,而姜文則是主演歷史正劇《曹操》。
電影人向電視圈的流動,不僅集中于演員,部分電影導演也在跨界。以《透明人生》和《高堡奇人》等劇集打響名聲的流媒體亞馬遜近日公布了最新項目,其中就有王家衛執導的《幫派之戰》,該劇以唐人街黑幫題材為背景,也是墨鏡王首次執導電視劇。
其實墨鏡王不是第一個加入執導電視劇隊伍的導演,就近期來說,前有周星馳,后有馮小剛。6月份,影視公司新文化公布了與愛奇藝簽訂的兩項合約,涉及內容分別為周星馳的IP《美人魚》和《西游降魔篇》,周星馳將擔任劇版《美人魚》的監制,還將參與劇本打造。
一般來說,電影導演加盟電視劇的制作,既能用精良的電影制作水平來提升電視劇的質量,還可以制造噱頭,提升劇集的知名度。
01
電影咖轉戰電視圈的五大原因
不管國內還是國外,綜合來說,電影大咖的回歸,都是因為隨著互聯網的發展以及流媒體的崛起,電視劇迎來了自己黃金時代。資本的投資不斷涌入、制作水準也在不斷提高,有的劇甚至走出了國門,那么對導演和演員來說,這個產業鄙視鏈似乎就淡化了點。
總結來看,電影咖向電視劇流動,有以下五點因素:
資本不斷涌入,電視劇比電影更容易賺錢
雖然國內電影行業前幾年發展勢頭火爆,但演員片酬一直控制在比較合理的范圍內,以周迅為例,主演一部電影的片酬約為1500-2000萬。
而電視劇行業因為資本大量涌入卻,演員身價水漲船高,片酬更是瘋漲,一線演員一部電視劇的片酬動輒6000萬到8000萬,周迅接《如懿傳》就拿到了9000萬的片酬。
隨著流媒體的崛起,電視劇投資風險更小
電視劇進入黃金時代,和流媒體的崛起是分不開的。愛奇藝、騰訊視頻、優酷等視頻網站參與到電視劇的制作與分銷中,在與電視臺競爭頭部內容的過程中,視頻網站的“錢”不斷哄抬著版權費,但同時,也為電視劇的分銷提供了新思路。
長久以來,電視劇只能依賴于電視臺回本,但視頻網站出現后,電視劇依賴網絡和其他播放平臺分銷,大大降低了風險,也增長了持續盈利周期。
國內近兩年版權費不斷刷新高,現在頭部大劇的網臺版權費基本都在10億之上?!度畿矀鳌肪W絡臺賣出13.5億,《贏天下》僅網絡版權費就賣出4.8億,雖不能和電影票房直接對比,但在最近一兩年國產電影開始降溫的情況下,沒有幾部電影票房能上10億。
而且相比電影,電視劇的制作周期短,收益更快。
雖然也存在電視劇積壓的問題,但市場的頭部劇基本是不愁賣不出去的,很多大牌明星加持的劇,上半年拍的,下半年可能就播了,電視劇版權費賣給衛視和視頻網站,錢就拿到了。而電影受籌備時間、檔期、回款周期長影響,收益很難穩定。
電視劇國民度和曝光度高,更易提升商業價值
用一位互聯網界大佬的話說,這幾年拍電視劇的三四流明星都成了“豪門”。雖然有鄙視鏈存在,但不可否認的是,爆款電視劇的國民度更容提升明星的商業價值。
艾漫數據此前發布了2017年上半年《明星商業價值指數榜》,排在前列的都是電視劇界霸屏的趙麗穎、迪麗熱巴、楊冪、楊穎等。
隨著電視劇市場開始受資本追捧,廣告商也是接踵而來。以《甄嬛傳》為例,其大火后不僅讓孫儷身價提升、片酬翻倍,廣告代言也進入新天地。
據奧美廣告公司工作人員透露,《甄嬛傳》之后,孫儷成為了商家最看重的一線女星之一,眾多商業活動和優質客戶,所采納的女明星候選人中,她都榜上有名??梢钥闯觯娨晞”入娪熬奂藲鈦淼酶?。電視劇演員做到一線,商業利潤有時甚至高出主演電影的演員。
憑借電視劇《偽裝者》《瑯琊榜》爆紅的胡歌,一年之內完成時尚界五大刊“大滿貫”,更是三度登上頂級男刊《智族GQ》,還成為Emporio Armani大中華區及亞太區形象代言人、CHANEL香水與美容品形象大使等。而Anglebaby雖演技備受吐槽,卻拿到了很多高奢代言和時尚雜志封面。
電視劇制作班底和水準在提高
除了金錢,電影咖們回歸對作品不是沒有要求的。周迅選了爆火的《甄嬛傳》的姊妹篇《如懿傳》,陳坤選了歷經九年打造劇本的《脫身者》,而姜文出演的是由張黎執導、易中天顧問的正劇《曹操》。
近兩年電視劇制作水準也是電影咖回歸的一大理由。現在電視劇的投資,動輒都在億元,《軍師聯盟》投資4億,而姜文的《曹操》投資更是高達7億。隨著電視劇投資的提高,其制作水準也在向電影靠近。
優質劇本、頂級班底、大制作等元素正在成為部分大劇的標配,近年也確實有不少國產劇逐漸走出國門輸向海外,早幾年的《步步驚心》被韓國翻拍、《甄嬛傳》美版被贊為中國版《基督山伯爵》,而《瑯铘榜》也出海了多個國家。
以前演員大多靠電影躋身國際影壇,打響國際知名度,但現在隨著優質劇集的海外輸出,電視劇也成了演員海外揚名的一大途徑?!渡畲蟊ā返闹x耳朵就是通過美劇火遍中國的,如果內地劇可以反向輸出,無疑也是一大誘惑。
電影圈好劇本難得,電視圈話語權更大
近幾年叫好又叫座的國產電影可以說少得可以,章子怡出演《羅曼蒂克消亡史》雖口碑上乘,但僅斬獲1.23億票房。
此外,章子怡、姜文等老牌電影演員近年來作品的減少,也與好劇本的缺失有關。再者,大片一年沒幾部,咖位不高的演員一年也不一定能拿到一部。
而轉戰電視圈就不一樣了。與一直混跡電視圈的明星相比,從電影圈走下來的電影咖是自帶光環的,因為江湖地位高,演技和資歷具有優勢,使得他們在電視劇項目上擁有更大的選擇空間。此外,很多電影咖會選擇當投資人,或者制片人來增加話語權。
范冰冰參演《武媚娘傳奇》的時候同時是該劇的制片人,馮紹峰和吳秀波分別是《幻城》和《軍師聯盟》的監制,黃曉明是《錦繡緣》的出品人。張柏芝這次出演《如果,愛》,不但擔任女主角還兼任總制片人。
02
電影咖回歸有利有弊,能否名利雙收仍是未知
雖然從業者眼中確實存在鄙視鏈,但近幾年的小花和小鮮肉似乎沒多少明確的陣營和壁壘限制,比如楊冪、趙麗穎、楊穎等也頻繁出現在大銀幕上,雖演技備受吐槽,但確實是一個進可攻退可守的位置。
對于紅在偶像經濟年代的小花們來說,電視劇是賺錢工具,而電影則是夢想。電視劇現階段處于上升期,有人說有泡沫,但建立在粉絲經濟上的東西有多少沒有泡沫,整個行業節奏都很快,電視劇黃金期的泡沫起碼現在不會破。
電影大咖的回歸,有一點利處就是對整個行業風氣有所改善。以景甜為例,雖然電影資源非常好,但因是與劉德華、周潤發等老牌電影咖對戲,演技自然捉襟見肘,而其轉戰電視圈主演了《大唐榮耀》后,因在一眾小花中演技不顯尷尬反而圈了一波粉。
而章子怡、湯唯、周迅、張柏芝、陳坤、姜文等的演技自然都不在話下,這想必也會給娛樂圈現在濫用替身、摳像、倒模的小鮮肉、小花們帶來不小的沖擊。
但電影咖回歸,也并非沒有憂患,仍是要回歸到老生常談的質量問題上。從歐美影視圈的體制來看,很多電視劇的質量并不比電影差,大手筆投資也是多用在了制作上。
如果國內電視劇能達到美劇的制作水準,那么電影咖們陸續回歸倒不失是一件好事,畢竟不管是為了名還是利考慮,咖位針對的只是影視人的職業規劃,而觀眾關心的只是作品。
但現實是,現在國內電視劇市場仍是“IP熱”、“玄幻熱”、“古偶熱”,倪妮、周迅即將開播的劇《凰權》《如懿傳》也都是古偶,如果章子怡的《帝王業》和湯唯的《大明皇妃傳》坐實,也是同樣的古偶題材,到底能不能成為優質劇集,還很難說。
好演員常有,好角色難求,目前電影市場寒冬,回歸電視圈未嘗不是權宜之計。但現在電視圈同樣缺乏原創劇本,好角色可遇不可求。所以,最終還是要看演員自己的權衡,可以珍惜羽毛,也可以只是求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