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晚間,電視劇《錦繡安寧》在多家正版視頻平臺上線開播。這部電視劇由任敏、張晚意等演員主演,講的則是宅斗和查案的故事。目前上線的這幾集劇情,宅斗的部分更多一些。劇作很套路,兩位演員的表演,也很套路。
嫡庶之間的爭斗,已經是大量古裝宅斗劇都已經用爛的劇情模式了。在《錦繡安寧》當中,被再次運用。女主角這個嫡長女,要在家宅當中,憑借自己的智慧,實現各種逆襲。而反派這邊,則是女主的父親和其小妾及其小妾生的一群孩子們。這種古裝內宅的斗法,在故事新鮮度上是不夠的。
其實,這類宅斗劇看似是斗心眼,實則是敘事邏輯牽強,經常架不住推敲。為了讓這類宅斗故事當中的很多情節成立,則只能讓劇作當中的某些角色降智。我舉個例子。女主角的父親和名門望族商量婚事回來,一臉愁苦,甚至于有怒氣。為什么呢?因為人家名門望族瞧不上他家,他家的嫡長女只能嫁過去當妾。
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反轉。這個小媽,在旁邊怎么吹風的呢?她忽悠自己男人,同意嫡長女嫁過去當妾。而這個男人被忽悠了幾句之后,竟然也同意了。而小媽的忽悠邏輯是什么呢?名門望族看著咱家的嫡長女嫁過去當妾,肯定覺得對不起咱家,以后肯定要對咱家好??吹竭@個說法,估計帶著腦子看劇的觀眾都笑了。
而女主角的父親,竟然被忽悠住了,他真覺得自己女人說的對,繼而,準備把女主嫁過去當妾了。這其實就是典型的為了讓蹩腳的故事成立,而降低角色智商的作品。如果女主父親就是這個智商的話,他也沒辦法在朝廷上當差了。換言之,就是個武大郎,也不至于就這智商???
如果觀眾較真的話,會發現,在這部電視劇當中,近乎全部的所謂的斗智斗勇,最終都是給其中一個或者幾個角色降智。我再舉個例子。女主角回家,晚上大家慶祝,準備放煙花。這個時候,有個壞女人,遞給女主角一個煙火。這個煙火被動了手腳,更容易出事故。女主角在男主提醒之下,沒有點燃這個煙花,而是故意讓煙花被搶奪走。庶出的妹妹搶走了煙花,并且闖禍了。
這場戲,看著挺有趣,但依舊是降智的。為什么呢?因為遞煙花的人必然知道這個煙花有問題。而煙花被倒手了之后,遞煙花的人竟然不阻止,顯然是不符合邏輯常識的。為了讓這個橋段成立,只能說,遞煙花的人沒腦子,不知道執行任務過程到結果的全稱跟隨。其實,這還是為了讓橋段成立,而給角色降智。
看明白這一點,我們就會發現,這部電視劇雖然斗智斗勇,但沒有什么真正的智慧,甚至于連基本的敘事邏輯都保障不了。所以,它更像是一部兒童劇了。當然,兒童們不能看宅子當中斗來斗去的內容。這樣的電視劇,就只能滿足智商層級比較低的那批觀眾群體了。仔細想一想,咱們的觀眾其實蠻可憐的,經常被這樣的電視劇喂養。
在表演上,這部電視劇也就走套路化模式了。劇情已經足夠套路了,演員們在表演上,當然也沒有更好的選擇了。古裝宅斗劇已經形成了自己既定的模式,怎么表演,也是約定俗成的。所以,演員們慢慢往外邊吐臺詞的表演方式,大家也不必苛責。這類電視劇,不這么演,難道往真實了演嗎?
張晚意當然依舊存在很大的問題。但是,基于劇本質量很低,則不宜去苛責演員了。即便是張晚意能夠演技上爐火純青,依舊無法把一個不及格的劇本帶到及格線以上去。所以,目前張晚意這種非常懈怠的表演,反倒是對得起這種質量的劇本。這位青年的臺詞,也對得起這部戲的劇本質量。誰也甭挑誰。
如是,電視劇《錦繡安寧》作為套路化的宅斗劇,只能當樂子看,沒啥大價值。(文/馬慶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