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陳輝 通訊員 李梅
今日,一則“兩小伙只喝飲料不喝水全身長滿石頭”的新聞沖上微博熱搜,無獨有偶,南京一名51歲的男子被痛風石所苦二十余年,雙手因痛風石致畸形酷似“生姜”。近日,他到廣州求醫,手術從手上取出的“石頭”裝了一盤子。
男子全身布滿痛風石,雙手酷似“生姜”
南京的楊先生今年51歲,卻已經被痛風石折磨了二十余年,大如雞蛋小如芝麻的痛風石遍布全身,包括臀部、耳廓等多個部位,雙手關節因被痛風石侵占逐漸變形,活活變成了一對“生姜手”,發作起來苦不堪言。
多年來,楊先生走遍了南京的各大醫院,藥物吃了不少,也做了多次手術切除,病情卻都不見好轉,如今右手中指甚至開始破潰腐爛,露出里面的“石頭”。于是他到廣州和平骨科醫院求醫。
術前雙前臂水腫,雙手關節畸形似“生姜”,右中指破潰
愛吃動物內臟,痛風石“找上門”
廣州和平骨科醫院顯微手外科二區李棟主任在接診后表示,楊先生全身從頭到腳多處布滿痛風石,伴臀部、右中指皮膚破潰,雙上肢淋巴水腫。
在問到楊先生痛風石二十余年的原因時,楊先生說:“以前我很喜歡吃動物內臟,還有火鍋,尿酸一度飆到900μmol/L,后來長痛風石了,就不敢吃這些東西了,但多年以來嘗試過藥物、手術治療,都沒有多大效果。”
經檢查,楊先生的腎出現海綿腎的情況,影響了尿酸的代謝,這也是楊先生多年來被痛風石纏身的重要原因。痛風石除了藥物和手術治療以外,最重要的是要控制尿酸到標準值(男性的尿酸正常范圍為150-416μmol/L,女性的尿酸正常范圍為89-357μmol/L)。
醫生巧手“碎石”,后續需控制尿酸防復發
由于楊先生右中指痛風石破潰流出,有感染截指風險,李棟主任立即與二區醫生團隊商討完善的手術方案,并為楊先生進行右手、右腕部、右肘關節、右肩、左臀部痛風石切除術。
手術過程
手術中,醫生團隊仔細清除了炎性組織及痛風石病灶,并用可吸收線縫合傷口,手時歷時七個小時才完成,切出來大大小小三四十個痛風石,最大的有雞蛋大小,小的猶如芝麻,幾乎放滿了一個手術盤,令人觸目驚心。
手術切除的部分痛風石
對于楊先生身上其余的痛風石,李棟主任考慮到一次性切除手術范圍太大,擔心他的身體吃不消,決定待傷口恢復,病情穩定以后,再作切除。
術后,楊先生感覺很好,順利出院回家休養。他打算年后再來做一次剩余痛風石切除的手術,之后也會配合醫生做海綿腎的治療以及持續的降尿酸治療。
預防痛風石,應該怎么做?
俗話說,痛風石是吃出來的“富貴病”,與高蛋白、嘌呤飲食密切相關,主要與海鮮、動物內臟、啤酒等高嘌呤食物的攝入有關。如今人們生活改善,日常攝入各種啤酒、海鮮、奶茶等“痛風套餐”,會使尿酸代謝紊亂導致高尿酸血癥,痛風石也就找上門來了。
李棟主任說,要想預防痛風,一定要管住嘴,邁開腿。平時少吃海鮮、火鍋、動物內臟,少喝啤酒、老火湯、高糖的碳酸飲料,每天要喝夠2500ml飲用水,讓尿酸及時通過尿液排泄出身體,避免尿酸鹽沉積。同時要適當運動,養成定期體檢的好習慣。如若發現尿酸指標異常,要及時進行生活和醫療上的干預,維持尿酸到正常水平。(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來源 | 羊城晚報·羊城派
圖片 | 受訪者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