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二次元和三次元兩大陣營因一個字在網絡上大打出手。事件的導火索是三次元用“歺”字嘲諷二次元害人不淺,結果被網友反駁“歺”是國家第二次漢字簡化字,并非二次元發明的簡化字。
歺
隨后該話題在相關幾大論壇持續升溫,一向反對亞文化的“反二次元吧”變為主要戰場,通過生拉硬扯的邏輯抨擊二次元文化。殊不知,“二簡字”不是二次元簡化字,請不要因部分群體的無知讓二次元背鍋。
01“歺”事件經過
2020年10月24日,“反二次元吧”有人發帖《正體字變成這樣,二次元害人不淺》。不過該帖并沒有什么熱度,僅有2人跟帖,很快就沉帖了。
10月30日,相同話題再次,標題為《兩千多歲的字變成這樣,二次元害人不淺》,同時配圖“歺”。該內容意思很明確:這個字一看就是二次元發明的,大家一起抨擊。
反二吧的氛圍就像這個名字一樣,很快這條內容的跟帖長達9頁,足足435次回帖。雖然有被帶跑偏的無知網友,但還是有部分網民指出“二簡字”不是二次元簡化字,是國家第二次漢字簡化字。
階段二:二次元懂個二次元簡化字就以為自己文化人了?
10月31日,同一人再次發帖,主題內容《二次元懂個二次元簡化字就以為自己文化人了?》,配圖是第一個帖子被“知識打臉”的截圖。
顯然帖主并沒有認識到自己的認知不足,仍認為“歺”是二次元簡化字,二次元表示這個鍋不背。
階段三:給二次元扣國務院的“大帽子”。
眼見自己是無知的一方,評論的風向基本是嘲諷帖主,該帖主于11月6日再次發帖。這次他直接將問題嚴重性升級,給二次元扣上了一頂大帽子:《使用被國務院明令禁止的簡化字,二次元什么成分?》。
此時事態升級,該帖的熱度迅速攀高,截止發文共873條回帖。
扣大帽子
那么使用二簡字,真的違反國務院規定嗎?
021986年廢除二簡字,但少量字仍可使用
實際上,二簡字只是被廢除,并非禁止。由于當時推廣力度較大,二簡字廢除前在社會上已廣為流行,即便是今天的輸入法中仍可使用少量的二簡字。
仍可使用
比如:市場中“雞蛋”經常被寫作“雞旦”,公共場所“停車”被寫作“仃車”,原價的原字常被寫作"廠+元"等。
一部分二簡字甚至因大規模使用而演變成了規范字,比如:咨(諮)、閆(閻)等。
這次網絡論戰的話題中心是“歺”這個字,本意為“歹”。在第二次全國漢字簡化方案中是“餐”的簡化字。雖然1986年后二簡字被國家廢除,但該字民間偶爾仍會使用。
二簡字
所以說,使用二簡字并非違反國務院規定。而該帖主的言論僅僅是為了將網絡輿論導向二次元,借“大帽子”來抨擊亞文化。如果二簡字是被禁止的文字,那么國內大部分輸入法都要違反國務院規定,顯然并非該帖主所想。
03二簡字為何被廢除?
二簡字曾在社會大力推廣,然而在出臺不到一年后又很快廢除,這是為何?
一部分原因是漢字的美感缺失。中華漢字傳承千年,其存在本就是經過無數代先輩優化后的結果。而二簡字卻破壞了這種美感,是的許多漢字成了缺左少右的畸形字,不但難以辨別,也影響美觀。
二簡字課本
第二點則是與其他國家文字混淆。當時的二簡字追求極度的簡化,部分文字甚至可以媲美日文片假名級別了。這顯然是國內社會無法接受的,很快二簡字就在1986年被廢除。
04后記
而此次的三次元和二次元鍵盤事件,完全是因為“反二吧”網友缺少認知,一副大義凜然指點江山的傲慢態度引起的。在被網友指正錯誤后反二變本加厲抨擊二次元群體,并搬出“國務院”這個大帽子,想借社會輿論制高點反擊。
然而他的言論在事實面前并不能站穩腳跟,個人的無知也不要讓二次元群體來背鍋。
伊卡洛斯不背這口鍋
上一篇:繪畫與三次元風景的融合,原來次元壁就這樣輕易地被打破了
下一篇:1、二次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