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 陳思誠,編劇: 陳思誠、克里斯托弗·麥克布萊德,主演: 劉昊然、約翰·庫薩克、陳道明、吳彥祖,2024年8月3日上映的劇情片,根據茅盾文學獎獲獎者麥家的同名長篇小說改編,片長156分鐘。
故事發生在上世紀四十年代,世界各地戰爭不斷,破譯敵方的通訊密碼至關重要。容金珍(劉昊然 飾)自幼展現出驚人的數學天賦,被時任大學校長的小黎黎(吳彥祖 飾)和太太葉筱凝(俞飛鴻 飾)撫養長大。
大學入學之際,容金珍因解出數學系老師希伊斯(約翰·庫薩克 飾)布置的難題而被更多人注意到,其中就有神秘部門701局局長鄭某(陳道明 飾),容金珍從此走進了密碼破譯的大門,直到去世。
全片主體是十個夢。一是小男主在老房子里,四周刮起了風暴,墻壁逐個剝離,他還看到了老爹洋師父。二和八分別是希伊斯和男主的情景相似的海灘夢,紅色的沙灘和潮水,身后消失的腳印。
只不過兩人的行進方向相反,男主面前是一只巨大的海象,而希伊斯面前是巨大未知的海洋生物。
三是男主躺在病床上,渾身插滿輸液管,面前是一排ENIAC計算機。四是一個外國金發女郎和不斷移位的門窗。五是男主被一群女兵追,他通過旋轉樓梯跑到燈塔上。
六是男主與小梅逛游樂場,有國際象棋的棋子棋盤。
還有鋼筆型海盜船,茶壺旋轉木馬。小梅變成了老師希伊斯,把男主嚇得夠嗆。
七是中國京劇與西方搖滾樂,師徒對決,東西方的碰撞。九是男主在火車上被外國人追殺。
十是小屋墻上的漂浮數字,四周墻壁都變成了ENIAC計算機的房間。
有的一眼就看出是做夢,有的看一會才發現原來是夢。而開燈關燈這個動作,貫穿這十個夢境,因為男主分不清夢境和現實,需要開燈關燈來確定。
影片是容金珍在解密嗎?不,是觀眾在解夢。
“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密碼,這一生就是解密的過程”,影片的十個夢,似乎充斥著隱喻、暗示和心理描寫,導演想讓觀眾分析每個夢的細節和背后含義。
可評錄官只覺得累,來電影院不是去做解夢道士的,只覺得場景浮夸空洞。
二、做夢答題,故弄玄虛
全劇講述了天才容金珍解密的一生,包括他的成長、他的情感、他的家庭,以及他為國家奉獻,在保密部門701局從事破譯密碼的工作,主要劇情就是做老師希伊斯布置的兩道作業題,第一題是機械密碼紫密,第二題是黑密。
男主先是被兩道題折磨的精神恍惚,幾乎崩潰,最后終于做出來了??墒窃趺醋龀鰜淼哪兀瑳]看到具體的情節,影片應適當介紹密碼設計、編譯等相關的專業知識,還有男主解密的過程步驟,不用太詳細,起碼讓人有專業的感覺。
但影片里只看到男主的做夢和意識流的拼湊,感覺他就是靠做夢就做出了難題,是神人一般的靈異現象,具體天才在哪,沒看出來。
評錄官看過《盜夢空間》和《奧本海默》,還寫了影評《奧本海默,一部高密度人物背景、冗長繁雜的物理學家紀錄片》,歡迎關注閱讀,本片似乎是疊加那兩部影片,但效果很失敗。
雖然夢境的畫面場景藝術唯美,有的有著童話般的夢幻氣質,但沒有專業的實際東西,只看到故弄玄虛的特效。夢只是電影的一種表現手法,但不能只有氛圍,沒有內容啊。
三、說教刻板,片時冗長
影片從抗日、國共內戰到建國,講述了隱蔽戰線上密碼破譯的秘密機構和幕后英雄,想表達家國情懷,對密碼破譯英雄致敬。
但是相關臺詞刻板生硬,給觀眾一種強行灌輸愛國主義的說教感覺。身為大學校長的養父小黎黎(吳彥祖 飾),為男主講解國家的含義時,觀眾簡單像在學校聽政治課,可我們這是在影院看電影??!
此外,評錄官覺得電影時間一般應控制在兩小時以內,超過的話,需要十分謹慎,除非自信能成為經典好片,比如能進入豆瓣以內,否則不要冒險。
畢竟一般人兩小時需要上個衛生間解決下內急問題,尤其是很多觀眾喜歡帶著大杯飲料進影院。如果中途出去再回來,影響座位旁邊觀眾,情節也難以接上,如果不影響后續觀影,那就說明劇本有問題,或內容灌水,或節奏遲緩,或劇情無聊。
本劇顯然不可能成為經典,更無法進入豆瓣,冗長的兩個半小時,顯然十分失敗。這是諜戰片、歷史片、人物紀錄片還是愛國教育片?似乎都是,又都不是。
影片最后終于接了地氣,男主在生命最后,用燭臺和鮮花給愛人以浪漫,在愛人陪伴下平靜祥和地離開。男主解脫了,觀眾也終于喘了口氣,總算放完了,可以走了。
本片讓評錄官尤其遺憾的是,看到多年來非常尊敬的、幾乎不拍爛片的陳道明,竟然會出演這部片。
評錄官:5分,閑時可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