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消費電子企業正加速跨界擁抱新興的智能汽車業務。華為、小米、魅族抓緊“上車” 智能汽車賽道熱鬧非凡。華為小米魅族上車智能汽車賽道,隨著科技的快速發展和智能化時代的到來,智能汽車已成為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憑借在消費電子領域多年的技術沉淀和研發積累,華為、小米、魅族等中國企業正在積極跨界布局,希望將消費電子行業的成功經驗復制到未來體量和增速富有前景的智能汽車產業。
11月26日晚,長安汽車公告,公司擬投資華為新設的汽車智能系統公司,后者將逐步向其他車企開放股權。11月28日,華為和奇瑞合作的智選車業務首款轎車智界S7將舉行全場景發布會,推出系列新產品。11月30日,覆蓋魅族手機業務的星紀魅族集團將發布智能汽車座艙操作系統。小米集團負責人也在日前透露了小米汽車的最新進展。華為小米魅族上車智能汽車賽道!
記者近日采訪獲悉,憑借在消費電子領域多年的技術沉淀和研發積累,華為、小米、星紀魅族等中國企業正在積極跨界布局,希望將消費電子行業的成功經驗復制到未來體量和增速富有前景的智能汽車產業。面對競爭激烈的行業環境,新一批的中國智能汽車將搭載多項新技術和新產品。業內專家表示,消費電子和智能汽車的融合發展,有望激發中國智能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企業發展的新機遇。
華為、小米、魅族抓緊“上車”
根據長安汽車與華為于11月25日在深圳簽署的《投資合作備忘錄》,經協商,華為擬成立一家新公司,聚焦智能網聯汽車的智能駕駛系統及增量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華為擬將智能汽車解決方案業務的核心技術和資源整合至新公司,長安汽車及關聯方將有意投資該公司,并與華為共同支持該公司的未來發展。目標公司將對現有戰略合作伙伴車企及有戰略價值的車企等投資者逐步開放股權,成為股權多元化的公司。
華為有關人士日前對記者確認,
根據公司和奇瑞的計劃,11月28日將在上海舉辦雙方合作的智能新能源車智界S7及全場景發布會。
華為常務董事、終端BG CEO、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董事長余承東此前表示:“智界S7將首發華為多項黑科技,且技術能力領先整個行業至少一代?!睋ぃ?/p>
包括華為“巨鯨”800V高壓電池平臺、華為“途靈”智能底盤等配置都將搭載在智界S7上。
在第二十一屆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上,華為智選車模式升級為“鴻蒙智行”并首次參展,布局上包含和賽力斯合作的問界汽車以及和奇瑞合作的智界汽車。余承東現身“鴻蒙智行”展臺并透露,繼問界、智界之后,還將有兩個“界”,分別來自華為和北汽藍谷、江淮汽車合作的成果。
11月30日,2023魅族秋季無界生態發布會將在武漢舉行。星紀魅族有關負責人向記者透露,除了魅族21旗艦手機外,還將發布自主研發的FlymeAuto汽車智能座艙操作系統,打造促進手機汽車融合發展的“手機域”,新的智能座艙操作系統將使得汽車和手機之間實現無感連接,完成數據的互通、網絡和硬件的共享等。
“小米入局汽車賽道,確實有非常高的目標,希望花15年至20年時間,進入世界前五,這是非常宏大而具有挑戰性的目標?!毙∶准瘓F總裁盧偉冰近期透露,
小米汽車2024年上半年量產目標不變,整體進度符合預期,馬上要進行第二次冬測。
小米集團財報數據顯示,2022年小米在智能電動汽車等新業務上的研發投入已經達到31億元,2023年前三季度估計已達40億元。
伴隨巨額投入,小米汽車上市節奏也在加快。雖然小米汽車的價位目前尚未確定,據接近小米汽車的人士透露,小米汽車日前在北京、上海、廣州已經邀請汽車車評人小范圍實車品鑒,征求對產品的意見建議,相關車評人均簽署保密協議。招聘平臺顯示,小米正開設多個汽車銷售類相關崗位,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招聘新能源汽車銷售主管、小米汽車門店店長等。
11月1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道路機動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第377批),兩款小米牌汽車正式亮相,企業名稱為北京汽車集團越野車有限公司。入列申報目錄,意味著小米汽車拿到了“準生證”。
不過,對于小米汽車取得“準生證”的方式,有汽車行業分析師表示,這屬于曲線變通方式。國內新入局公司取得汽車生產資質主要有兩類方式:一是收購汽車品牌或走代工路線,如前期的小鵬汽車和海馬汽車合作;二是通過自建工廠獲得資質,如理想汽車的前身車和家。而小米汽車雖然在北京通州已有自建工廠,但申報企業卻是北汽越野車,這是在曲線拿“準生證”,可看作旨在縮短周期讓新車盡快上市的變通之舉。
產業鏈公司共乘智能汽車“東風”
業內專家表示,
華為、小米、魅族等抓緊推出智能汽車創新業務,意味著傳統手機消費電子和智能汽車融合發展的大趨勢已經形成。
“吉利系”公司星紀魅族被業內認為是汽車和手機的跨界代表。11月16日,星紀魅族確認已完成A輪融資,這是其短期內完成的又一筆融資。加上上半年完成的天使+輪融資,2023年星紀魅族已累計融資20億元,投后估值超100億元。
吉利控股集團董事長李書福表示:“汽車智能化前景廣闊,通過布局手機業務,消費電子產業與汽車產業深度融合,跨界打造用戶生態鏈,可以實現超級協同?!?/p>
“手機作為一個終端,汽車的智能座艙作為一個終端,這是未來人們生活的兩個重要智能終端?!毙羌o魅族集團董事長、CEO沈子瑜對記者表示,消費電子領域的代表手機和智能汽車之間的融合發展趨勢已經非常明顯,兩大產品將占據用戶大量的時間和流量,掌握好汽車手機聯合生態的創新企業,將在未來發展中獲得巨大優勢。
有汽車行業分析師表示,相比在生產資質方面的妥協,小米汽車在零部件產業鏈企業選擇上并沒有妥協。
工業和信息化部最新公示顯示,小米汽車將推出弗迪磷酸鐵鋰電池、寧德時代三元鋰電池兩個新能源動力電池版本,
車型分為SU7(Speed Ultra)、SU7 Pro和SU7 Max三個版本,其中高配車型將配備激光雷達、雙電機四驅等。
弗迪是比亞迪旗下電池企業。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數據,寧德時代10月在國內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方面以42.81%的份額排名第一,弗迪動力電池的裝車量則以26.23%的份額排名第二。
資深汽車行業分析師梅松林分析稱,剛起步的小米汽車最核心部件花落寧德時代和弗迪,可以看出小米在造車供應鏈上選擇合作伙伴的思路,做大做強做好鋪墊意圖明顯。
在小米汽車目錄曝光后,奧特佳、天奇股份、雙林股份等產業鏈上市公司確認獲得了小米汽車訂單,覆蓋熱管理、內飾等細分領域。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公司也是華為智能汽車的零部件供應商,在各自的細分領域處于相對領先地位。上海一家主流汽車空調零部件公司負責人向記者透露,和小米汽車的供應合同已經敲定。
此外,
作為消費電子“果鏈”龍頭的立訊精密已經與奇瑞控股等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立訊精密將把公司多年來在消費電子領域積累的技術與客戶資源跨界賦能奇瑞。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立訊精密希望更多參與智能汽車業務,切分傳統消費電子以外的“新蛋糕”。
對于進軍智能汽車賽道的融合發展前景,多位消費電子企業負責人表達了樂觀預期。余承東此前就確認了華為車BU要在2025年實現盈利的目標,雖然為此華為要先幫車企賣100萬臺車?!?025年盈利目標是我們主動給公司提的。我們努力干,因為現在還在投入期。如果過了100萬臺銷量,車BU就能盈利?!庇喑袞|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