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仕強公眾號與您相伴3752天▲戳上方藍字關注
在任何時候,都不要自暴自棄,一定要對這個世界,對自己的人生懷有希望!
「曾仕強每日箴言」
|全文共2361字,深度閱讀需8分鐘,受益終生|
古人說:“福禍無門,惟人自招?!?/p>
仔細想一想,人生很多禍事其實都是自己招來的,怨不得別人。
譬如,由出言不遜惹來的爭吵打斗,由見財見色而生的違法亂紀,由貪心私欲引發的誤入歧途。
除此之外,人生有三大禍害是最容易招惹的,而且每一個都是自己害自己。
01
人生最大悲哀:放縱自己
中國有句古話叫:“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p>
現代社會,物質極大豐富,各種五花八門的信息對于感官的滿足極具誘惑力。
尤其年輕人,總是認為人生苦短,要及時行樂。
殊不知這樣一來,很容易放縱自己,最終給自己招惹無可挽回的禍害。
有的人年輕時不顧惜自己的身體,抽煙喝酒,胡吃海塞,白天黑夜顛倒,作息沒有正常過。
到頭來,身體早早就垮掉,大大小小各種毛病。健康沒有了,人生還能剩下什么呢!
有的人渾渾噩噩,得過且過,肆意揮霍自己的青春,要么幻想,要么浪費時間在無意義的事情上。
最終等到一事無成上了年紀,才悔恨當初年輕時候的放浪形骸。
曾經在網上看到過一個真實案例,一個拆遷戶得到了幾千萬的拆遷補償款。
本來一個平平常常的普通人一夜暴富,于是開始大手大腳花錢,毫無節制的放縱自己。
最后,才過了幾年,錢財就被他揮霍一空,而且還欠了幾十萬的外債。
天上掉下來的餡餅,沒想到不但沒能接住,還被餡餅給砸了。就因為放縱自己,成為了自己眼中的笑話!
還有一些花季少女,來到大城市后,立馬就被燈紅酒綠,珠光寶氣迷了雙眼。
為了能背上名牌包包,穿上好看的衣服鞋子,走上了一條不知羞恥違法亂紀的道路。
人生苦短,必須愛惜光陰,必須時刻小心,處處謹慎。
不需要別人的戒律和警示,自己就該自我約束自己,堅守原則。
堅守什么原則?那就是:多問應該不應該,少問喜歡不喜歡。
不喜歡做的事,卻由于應該做而努力去做,并且進一步把原來的不喜歡轉化為喜歡,那么這樣的人生就很有價值。
佛家有言:“人要有敬畏,不可放縱。”
放縱自己,就會讓生命由此墮落,不可收拾,最終釀成人生的悲哀。
02
人生最大傷害:自暴自棄
孟子曰:“自暴者,不可與有言也;自棄者,不可與有為也。言非禮義,謂之自暴也;吾身不能居仁由義,謂之自棄也?!?/p>
上天有好生之德,有些人卻在自暴自棄,實在可憐!
中國人都很推崇的一個做人道理叫“明哲保身”。
明哲的意思,是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保身的重點,則在保持身體的安全,或者進一步說,保持身心的安寧。
有些人認為明哲保身很消極,不可能有所作為。
實際上,只顧自己的安危,遇事退縮推諉,根本就稱不上明哲保身,自私自利更非明哲保身的后果。
羅曼羅蘭曾經說過:“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p>
這跟我們的“明哲保身”有異曲同工之妙。
可惜的是,現代人不求明哲保身,反而掉過方向,自暴自棄。
譬如,有人為了尋求刺激快樂,嘗試吸毒。有些人專門流連于夜店酒吧,用大量酒水、人群躁動來麻痹自己。有的人出賣肉體靈魂,甘愿淪為掙錢工具。
更可怕的是,如今有些人不守正道。
把光明磊落、純正誠信、大公無私、反省修德、男女有別、力戒貪欲、勿患得失、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這些關于修養的至理名言。
全當做過時的東西。一概不予理會,其實是另一種形式的自暴自棄。
一旦開始自暴自棄,就會越陷越深,不能自拔,無法回頭!
自暴自棄最極端的方式就是自殺,死者為大,我們且不去探討當事人。
就事論事,首先就是有違孝道。因為孝經上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
而且,金剛經上也說自殺是不允許的,包括自己故意傷害自己的身體,都叫犯了菩薩戒。
一個人連死都不怕,難道就沒有活著的勇氣嗎?
什么流言蜚語,什么人間苦難,只要活著,就沒有過不去的坎!
所以說,在任何時候,都不要自暴自棄,一定要對這個世界,對自己的人生懷有希望!
03
人生最大隱患:自我中心
缺乏自我責任的自我中心主義,終將害人害己。
當年,吳王夫差立誓報仇,終于把越國打敗,報了父仇。他有意趁勝問鼎中原,所以首先要攻打齊國。
大將軍伍子胥反對,真摯與憤懣地說:“如果一戰而勝,那就是天將亡吳!”
夫差不接受伍子胥的忠諫,親自掛帥伐齊。兩軍大戰,吳國果然一戰而勝。夫差下令,要伍子胥自盡。
不久,越王勾踐親率大軍攻打吳國,夫差屢戰屢敗,求和不得,最后兵敗被俘。
臨終時自己覺得沒有臉面和伍子胥相見,特別吩咐屬下在他死后,用一條薄巾蓋在他的臉上。
后人相傳成俗,把這條薄巾稱為“千秋蓋”。
人生在世,最嚴重的問題,其實就是自我。
夫差的專橫就是自我的表現。伍子胥的死諫,何嘗不是由于自我的力量。
但是,夫差只有自我中心的意識,缺乏自我責任的認知。伍子胥具有自我責任,卻不能避免自我中心意識的迫害。
兩人都自作自受,可以說承擔了各自的責任。
人的一生,對于自我的認知,具有階段性的變化。
幼童時期以父母為中心,成長過程中以眾人為中心,重視社會后果,從眾人的反應中發現自我,從他人的眼中尋找自我。
長大成人后開始出現自我價值體系,漸漸不理會父母和眾人的反應。以自己的評量標準為依據,進行自我判斷。所以才會有“越老越固執”這句話。
以自我為中心是每個人值得警惕的嚴重現象,這將會給你的人生帶來非常大的隱患,一旦積弊深重,在某些情況下就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災難。
所以,要學會自我反省,自我改善,千萬不要一味地以自我為中心,學會設身處地,學會換位思考。
這樣既能避免當面沖突,也可避免埋下未來隱患。
人生道路本就曲曲折折,坎坎坷坷,就不要自己給自己挖坑,添麻煩了。哪怕你戰戰兢兢,如履薄冰,還不一定能夠平安無事走到目的地。
所以說,自己就別讓自己成為那個最大的敵人,最危險的意外。
好好領悟以上三種情況,希望會給你的人生帶來一定裨益。
本文內容:曾教授著述匯編
直
播
預
告
今晚19:00
跟曾教授秘書李志峰老師一起
學習易經數字卦占卦解卦的方法
傅佩榮教授手把手教您
簡單上手,一學就會
掃碼立即預約,直播間不見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