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4點動身,乘坐火車4小時、出租車3小時、面包車4小時,然后在山路上徒步行走1小時,歷經12個小時的長途跋涉才到達目的地——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冶溪鎮聯慶村。這不是一群“驢友”在旅行,而是湖北大學學生政工干部開展的特殊困難學生暑期家訪活動。
湖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黨委副書記陳亮和同行的老師,要在這個偏僻的山村里,對2010級學生孫斌進行一次“特殊”家訪。“確實很特殊,這山里不只我一個大學生,但從來沒聽說有大學老師來家訪的?!睂O斌說。
湖北大學學生工作處處長劉靖君告訴記者:“中小學有家訪,但上大學之后,家訪就顯得很‘稀有’了,所以我們希望利用暑期家訪,加深對學生的了解,尤其是對困難學生的成長環境進行深入了解,這樣能更好地幫助他們?!?/p>
為此,從7月10日開始,湖北大學開展了以“送服務、送教育、送愛心”為宗旨的特殊困難學生暑期家訪活動,選派12名學生政工干部前往安徽安慶、湖北恩施等山區走訪慰問。走訪中,老師們不僅為每個家庭送去1000元慰問金及慰問品,還要實地了解學生的家庭情況,傾聽學生和家長談對學校的建議以及學生對自身成長發展的期盼。
幾天的走訪,陳亮感慨頗多,“其實最受益的是老師,而不是學生”。陳亮走訪了兩名學生,每到一名學生家里,他都深深為學生家境的艱難感到震驚,而讓他更加感佩的是,在談心之后了解到的這些來自大山的學生的堅強品格。
“我自己是在城里長大的,原本對山區孩子如何克服重重困難沒有直觀的認識,這次走訪讓我有了切身體會?!标惲琳f,當他和另外兩名老師經過12個小時的奔波來到位于大別山深處的孫斌家中時,“家里舊家具、斑駁墻壁和墻上貼滿的各種獎狀,形成鮮明對比,給我前所未有的巨大沖擊”。
同樣的沖擊也出現在前往湖北恩施山區的家訪組。湖北大學學工處副處長熊琳、生命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陳紅燦對徐訓芳同學的家印象深刻:破舊矮小且墻壁斑駁的土坯房,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徐訓芳的父親長期在外打工但收入不穩定,弟弟還在讀初中,家境十分窘迫。但就在這樣的環境中,身形瘦弱的徐訓芳臉上始終洋溢著微笑。
徐訓芳的笑容令家訪老師久久感動。在走訪其他3名特殊困難學生時,恩施走訪組一邊聽講述、做記錄,一邊向學生家長介紹各類資助政策。“我們共同面對困難,讓學生求學之路更加順暢。目前他們已經得到了各種資助,學校還會繼續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泵看蜗驅W生家長遞上慰問金,熊琳都會對家長作出這樣的承諾。
“家訪讓我們真正對這一代大學生有了深入了解,他們的自強不息令人欣慰,他們的樂觀陽光讓我們有理由相信,他們將會成長為真正優秀的人才?!标惲琳f,“我們也意識到,肩上的擔子很重,需要做的還很多。”
湖北大學黨委副書記鄧長青認為,這次家訪雖然面不大,但這種探索創新,確實拉近了學校與學生的距離,是學校“以學生為本”教育思路的真實體現,“這種家訪將為學校構建更好的學生成長平臺,提供有效的參考”。
今年是湖北大學第一次啟動暑期家訪,“以后我們將長期堅持下去,每年暑期都對部分學生進行家訪,而且規模要越來越大”。劉靖君說,他甚至策劃著,可以讓一些城市學生跟著家訪組,一起走進山區學生的家里,“相信這樣的體驗對他們的成長也會有很多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