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反映當地鎮政府上班時間多部門工作人員集體脫崗。圖/網絡視頻截圖
近日,據澎湃新聞報道,有網友在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旗下“麻辣”網絡社區發帖反映稱,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鳳溪鎮上班時間多部門工作人員集體脫崗。
該網友表示,12月25日前往巴州區鳳溪鎮辦事,上午9點20分的鳳溪鎮便民服務中心大門虛掩,大廳內更是格外冷清,只有一人值班,多崗位無人在崗。值班人員聲稱早上霧大,故此無人上班。對此,經當地鎮紀委核實,鎮群眾訴求快處中心、社區新文明實踐站工作人員上班遲到情況屬實;鳳溪鎮紀委依紀依規對相關人員進行了警示約談,責令作出書面檢討并全鎮通報。
上班時間,群眾到政府辦事,卻發現了“集體脫崗”的一幕,值班人員還拿出了“早上霧大”的理由,實在讓人有些接受無能。這看似特殊天氣下的偶發狀況,實則反映了當地基層政府一些工作人員為民服務意識不足、工作積極性不高的問題。當地依紀依規對涉事人員進行處罰,也算罰當其過。
上班遲到,對職場“上班族”而言,或要承擔一定的經濟損失,而對政府工作人員來說,其影響的可能是更多人“辦事”的不方便。尤其涉及接待群眾訴求反映的部門,工作人員都不能按時到崗,還怎么“快處”“便民”?
群眾身邊無小事,這不只是說說而已,理應成為每一位公務人員基本的認知和職業守則。有的時候,為民服務并不是一定要干出多么驚天動地的大事,踏實、盡責的把本職工作做好,就是在護佑民眾的幸福生活。
當然,政府工作人員并非“超人”,工作不可能沒有瑕疵,受一些客觀因素干擾,個別人員上班偶爾遲到或在情理之中。但“集體脫崗”,恐怕暴露的就是一個部門的作風問題了。
而且,當地早上的霧沒有影響群眾去辦事,卻擋住了諸多為群眾辦事人員的上班路,觀感實在不佳,也著實說不過去。相關人員若對工作多一分責任感、多一點使命意識,對群眾的事多上心一些,也不至于上班態度如此隨意和輕飄。
當地紀委在警示約談、責令書面檢討外,進行“全鎮通報”,目的就是以儆效尤,劃清底線,明確是非標準。此外,這也暴露出,當地相應的工作考核制度、人員培訓安排等,也需進一步完善和強化。
此事也提醒基層工作人員,其崗位直面群眾訴求,自身更代表政府形象,對工作多一些榮譽感和服務意識,也是不忘初心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