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界11月17日 在周五證監會發布市值管理新規后,坊間在周末迎來狂歡,甚至已經意念A股漲停!
15日晚間,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監管指引第10號——市值管理》,要求上市公司以提高公司質量為基礎,提升經營效率和盈利能力,并結合實際情況依法合規運用并購重組、股權激勵、員工持股計劃、現金分紅、投資者關系管理、信息披露、股份回購等方式,推動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合理反映上市公司質量。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市值管理規定從掛網征詢意見到正式出爐不到兩個月時間,文件出臺速度異常迅速。此外文件與征詢意見稿相比,做出了的幾處改變更是引發強烈關注、甚至有股民認理解這是對A股妖股炒作“開綠燈”、是對游資的重大利好。一時間,A股周末已經在股民意念漲停!
取消股價異動公告?
對比征詢意見稿,與征求意見稿版本相比,最終版本有12條內容出現變化,其中,第四條、第五條、第六條、第八條、第九條和第十三條等變化較大。
其中,第四條,“依規發布股價異動公告”表述被刪除,引起投資者的關注。具體來看,征求意見稿第四條指出,董事會應當密切關注市場對上市公司價值的反映,在市場表現明顯偏離上公司價值時,審慎分析研判可能的原因,并依規發布股價異動公告等,促進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真實反映上市公司質量。而在定稿中,“依規發布股價異動公告”被刪除,修改為“積極采取措施促進上市公司投資價值合理反映上市公質量”。
對此有分析認為“以后股價上漲再多,上市公司不用強制要求公告”,“放松監管、股價隨便漲、各玩各的”。
新規或遭市場誤讀
其實這或為誤讀,股價異動公告為交易所規定,根據《上海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2024年4月修訂)》,“上市公司股票交易出現本所業務規則規定的嚴重異常波動的,應當于次一交日披露核查公告;無法披露的,應當申請其股票及其衍生品種自次一交易日起停牌核查。公司股票及其衍生品種應當自披露核查公告之日起復牌”,同時,“公司應當在核查公告中充分提示公司股價嚴重異常波動的交易風險”。
深交所《深圳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2023年修訂)》也明確規定,股票交易出現嚴重異常波動情形的,上市公司應當按照上市規則規定及時予以核查并采取相應措施。經上市公司核查后無應披露未披露重大事項,也無法對異常波動原因作出合理解釋的,除按照上市規則規定處理外,深交所可根據市場情況,加強異常交易監控,并要求會員采取有效措施向客戶提示風險。
據接近監管人士介紹,正式稿的修改一方面是因為交易所的規則已經對股價異動公告有明確的要求,無需重復;另一方面是根據公開征求意見的反饋,原條文的寫法可能在實務操作中引發歧義,或被誤讀為董事會的責任僅限于按規定發布股價異動公告。
不過對比意見稿,整體來看,市值管理正式版相對寬松,也更看中市場自身功能。
而特停等監管措施并沒有在A股消失。
17晚間,“924”行情以來第三只停牌核查個股出現。*ST景峰公告,公司股票自7月3日至11月15日價格漲幅為752.78%,股價波動較大,投資者較為關注,為維護投資者利益,公司將就股票交易波動情況進行核查。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自2024年11月18日開市起停牌,待核查結束并披露相關公告后復牌,預計停牌時間不超過3個交易日。
長期破凈公司估值迎來機會
除了放寬對上市公司股價異動情況處理外,新規也調整了長期破凈公司估值提升計劃、股份回購和分紅等具體安排。
之前的幾次重要會議都提到過要求上市公司在市值提升方面要有明確的目標、期限及具體措施等計劃內容,現在的正式版用詞是改成了“應當制定”相應的明確、具體、可執行的計劃,并經董事會審議后披露,這相對松綁了不少。
但對于“市凈率低于所在行業平均水平的長期破凈公司”,要求并沒有松綁,反而進一步要求其在年度業績說明會中就估值提升計劃執行情況進行專項說明,同時,對于主要指數成份股公司“應當制定”并公開披露市值管理制度,還要在年度業績說明會中就制度執行情況進行專項說明。
具體來看,長期破凈公司,是指股票連續12個月每個交易日的收盤價均低于其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每股歸屬于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資產的上市公司。
對于此項規定,坊間同樣認為是重大利好,有分析認為對長期破凈的公司要求對市場來說就是一個可以炒作的題材——“市值管理”概念,而且意味著做多的勝率提高了?;蛟S這又會成為下周資金涌入炒作破凈股的一個新催化劑。
長期破凈公司重點名單
目前,連續12個月破凈公司有200多家,其中屬于中證A500指數、滬深300指數、科創50指數、科創100指數、創業板指、北證50指數成份股的連續破凈公司有75家。
央企:碧水源、鞍鋼股份、寶鋼股份、保利發展、大秦鐵路、工商銀行、光大銀行、建設銀行、馬鋼股份、農業銀行、深天馬A、太鋼不銹、五礦資本、新興鑄管、郵儲銀行、招商港口、鄭州銀行、中國電建、中國化學、中國建筑、中國交建、中國鐵建、中國銀行、中國中鐵、中國中治、中鐵工業、中信銀行、中油工程;
地方國企:北京銀行、成都銀行、廣汽集團、廣州發展、貴陽銀行、海螺水泥、河鋼股份、華菱鋼鐵、華夏銀行、冀東水泥、建發股份、江蘇銀行、江蘇有線、金隅集團、蘭州銀行、遼寧成大、美凱龍、南京銀行、浦發銀行、齊魯銀行、青農商行、衢州發展、廈門國貿、山東鋼鐵、上海建工、上海銀行、上汽集團、隧道股份、首鋼股份、物產中大、西安銀行、渝農商行、長沙銀行、興業銀行;
公眾公司:杭州銀行、交通銀行、平安銀行、民生銀行、蘇州銀行、萬科A、浙商銀行;
民企:新城控股、吉林敖東、雅戈爾、盈峰環境、永泰能源、豫園股份;
國元證券在研報中指出,從估值來看,央國企的估值普遍偏低,存在不少破凈股,央國企中破凈股的占比在10%以上,明顯要高于全部A股平均水平。而央國企的股息率平均在2%左右,分紅力度要大于全部A股平均。市值管理工作的深入開展,有助于實現央國企上市公司價值的重新評估。
本文源自:金融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