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代絲雨 奇點網
*僅供醫學專業人士閱讀參考
不知道為啥,癌細胞在我心里總有一種徹底瘋了十頭牛也拉不回來的勁頭。但就是這樣的壞角色,也有方法教它們重新做胞、立地成佛。
近期,Asgard Therapeutics和隆德大學科研團隊在《科學》雜志發文,研究者們開發了一種通過復制缺陷的腺病毒載體遞送特定轉錄因子、將癌細胞原地改造為具有1型常規樹突狀細胞(cDC1)表型的抗原遞呈細胞的方法。這不僅直接消滅了腫瘤的有生力量,還能有效改善實體瘤的抑制性微環境、募集免疫細胞,進一步加速腫瘤的滅亡并建立長期的免疫效果。
這項技術實際上就是Asgard Therapeutics的看板項目AT-108,此前在《科學·免疫學》發表的論文顯示,PU.1、IRF8、BATF3(PIB)三種轉錄因子的組合能夠在36種不同癌細胞系中誘導癌細胞轉變為cDC1表型,此次發表在《科學》雜志上的成果則證實了AT-108在實驗動物體內的直接效果。
癌細胞,改惡向善還不夠,你也來給我打工吧!
論文題圖
自誘導性多能干細胞誕生,細胞分化就不再是單行道了。我們能夠將體細胞逆轉回到干細胞狀態,自然也能完成不同體細胞之間的轉換。
在這方面,科學家們已經成功將胰腺外分泌細胞轉化成了胰島β細胞,將心臟成纖維細胞變成心肌細胞。只要找到合適的轉錄因子組合,讓壞細胞改邪歸正,也不是夢話。
今天說的這項研究則更進一步,直接讓癌細胞轉職學習免疫細胞cDC1,調頭槍指舊日隊友。
cDC1是樹突狀細胞的一個罕見亞群,表達高水平的MHC和共刺激因子CD40,主要參與抗原遞呈,在維持免疫反應中有重要作用。在腫瘤中,cDC1參與T細胞的募集和激活,對抗腫瘤免疫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此前研究者們就發現,PIB這三種轉錄因子的組合可以將癌細胞重編程為cDC1樣抗原遞呈細胞,本次實驗則進一步測試了這一策略在體內直接應用的可行性。
研究者分別嘗試了給小鼠移植轉導了PIB的癌細胞,和給小鼠瘤內注射病毒載體遞送的PIB。
實驗思路
研究者測試了B16、B2905、YUMM1.7等不同免疫原性的黑色素瘤細胞系,均觀察到了小鼠腫瘤消退和中位生存期的顯著延長。
AT-108與免疫治療的聯用效果也非常好,特別是對免疫治療耐藥的YUMM1.7小鼠,完全緩解(CR)比例達到了100%。
AT-108可解除免疫治療耐藥
檢查小鼠可見,AT-108治療9天后,即可大幅度改善抑制性腫瘤微環境。研究者觀察到了免疫細胞募集、細胞毒性T細胞群體的擴增、調節和衰竭T細胞減少。
研究者還在腫瘤微環境中觀察到了三級淋巴結構(TLS)的形成,無疑是意外之喜。此前也有研究發現,三級淋巴結構與免疫治療預后較好有關。
可見三級淋巴結構形成
AT-108實現了持久的免疫記憶,給小鼠再移植腫瘤,也能夠有效避免復發。此外,AT-108還實現了顯著的遠隔效應,為小鼠建立了全身性的抗腫瘤免疫。
AT-108建立了持久的免疫記憶和遠隔效應
目前,Asgard Therapeutics已準備提交臨床試驗申請,以期測試其在人體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希望我們能早日見證結果。
參考資料:
[1]
本文作者丨代絲雨
下一篇:時政微觀察丨共繪中拉關系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