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部分”
01
—
男藝人當初的女金豬?
娛樂圈內最常見的應該就是明星背后有金主這件事,女星身后有男金主,男星身后有女金主又或是男星身后有男金主~
那么今天要先說位男星和女金主的故事——記號筆
?記號筆的顏趕不上爆火的流量小生,年齡也稱不上老戲骨但演技還算不錯。
早年間由他主演的作品不少,基本上都還蠻受歡迎的。
這些電視劇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出自同一家公司“八卦”之手。
記號筆自從簽入八卦后,除了拍攝過一部男二的經典翻拍劇外,其余作品皆為男一。
?記號筆在未入行之前曾在國賓館工作~
身手不錯、所以只要是武打戲基本都是親自上從不用替身。(八卦家當時找的基本都是有功夫底子的演員~)
但就光憑這一個理由就這么捧他,顯然不可能的。
原來這家八卦家是老板娘兼總制片人“胖子”在掌控,其他藝人不滿想抗爭都沒用~
胖子比記號筆大了獎金二十歲年紀,但是絲毫不妨礙兩人在一起膩歪,在片場也會毫無顧忌的做些喂食等親密舉動。
胖子很寵男方但也看得特別緊,她每天都會去片場盯梢,以此斷掉那些對記號筆有非分之想的女演員們。
在八卦公司里胖子的地位無可撼動,所以對于她提出的要求都會一一滿足。
?就比如捧記號筆的時候,胖子可是用心良苦~
除了上面提到的每部作品都讓他當主角外,還一定要是極度正直沒有缺陷的大俠人物角色。
由于八卦家的所有作品劇本基本都是原創,所以胖子會直接讓公司里的幾個編劇給記號筆量身定制符合他的角色。
而其他簽約他家的藝人就只能跟著撿一些配角做做~
?其實記號筆跟胖子的關系在這圈子里也不算事,撇開這個事他自身為人還是很好的。
心態淡定,不愛炒作,對自己事業方向也很佛系~
平時話也不多,跟記號筆合作過的演員對他的評價都不錯。
可惜碰上了八卦這個太過執著的公司,他們死磕武俠劇的初期部部是收視冠軍,后來才簽了四個男演員,實力都很強卻總是戲份不均。
八卦家最愛用同樣的服飾、布景和人拍不同的古裝片!
一是大家合作多次都熟悉了,二是因為實際上那時按照他們那樣拍古裝片的成本遠低于時裝劇。
雖然有實力但其實并不是根基深厚的公司。
八卦家對簽約藝人有很多要求,只要入了他家除非特許,否則只能拍自家公司的戲,不管多爛都得接著。
這也是為什么當時八卦家雖然作品出的很多,但簽約藝人卻不多的主要原因。
?正是出于這點,他們對記號筆才格外上心,一心想把他捧出來,為此中間還操作了一次炒作。
當年四大名著之一在做翻拍準備,記號筆入選了綠林好漢角色,經過胖子的操作票數直接飆高到第一,超過了預設的的名次。
胖子明知道人家作品早已內定人選,但還是硬生生白白砸了這筆錢,只為幫記號筆炒一下人氣。
最后,胖子再讓人操作記號筆的博客發了個退出聲明,先夸了一波其他參賽者,再表示自己無意出演、就此圓滿畫上句號。
一般都這么捧了放在現在肯定最少也要黑紅一把,可惜的是八卦家的策略一直存在問題。
上面也說了拍古裝劇是為了省錢,推藝人他們主打捆綁出現讓大家眼熟。
而宣傳方面則是只注重宣傳劇本身,并不會讓演員壓了作品。
?所以記號筆就算被捧著在娛樂圈內也沒紅的命。
相反當年跟他一起合作卻提前解約的藝人、現在可比他要混得好多了。
后來很多觀眾早已覺得厭倦,再加上公司內部眾多核心人員的出走也造成了人才嚴重流失。
拍完最后一部作品后就正式倒閉了。(八卦家老板最后也因為記號筆跟自家老婆掰了......)
?
02
—
網紅鼻祖的瓜?
話說“口味”真是越來越“刁鉆”了~
主要還一個個就像個“小金魚”只有七秒的記憶里,大號都寫過的人物(大號叫:娛圈八客)可是還總有有扒的。
當然每天后臺都有不少留言要看“韓圈”、甚至“網紅圈”!
要知道:
但凡我要說我都“了解”、那我一定在瞎說、很多我自己都不認識?(也不怕你們笑我、真的很多不認識)
好在我想到一個還真的是“網紅出身”的藝人和大家聊聊——蘭蘭
蘭蘭絕對算得上是內地的初代網紅!
遙想當年網絡剛開始盛行,在大多數人都沒意識到這個虛擬的環境能帶來巨大利益的時代。
已經有一些頭腦優于常人的大佬們早早地在網上創業了。
除了一些如貓爸爸、鵝廠這類的超級大佬早早把控了“交友類”等商業app,也有一部分把目光放在了“網絡營銷策劃”的業務上。
?畢竟都知道娛樂圈是個充滿各種暴利的地方~
既然明星需要的就是話題和熱度,那么比起紙媒來說,自然是便捷的網絡更適合“搞事情”。
于是,除了一些早就形成規模的大公司紛紛把業務拓展到網絡。
還有一些“網絡公司”應運而生,承接起了明星、素人的打造業務。
但就跟現在一樣“營銷宣傳”聽起來簡單。
可難道是誰都能做的?
?除了要有大量的人脈關系,還要有足夠豐厚的財富來支持前期的運作。
人家明星早早就扎根在那些正規公司了!
當然沒那么容易輕易就被小公司說服~
所以,在面臨著沒有太多明星來合作的情況下,網絡營銷公司就開始把主意打到了那些“懷揣著明星夢想”的年輕女生身上了。
而這,也就是最早的“網紅打造”的雛形!
?當然,“形式”雖然跟現在不一樣,但“套路”卻沒怎么改變。
這些公司尋找的目標,要么是一些家境好、能出得起錢的女孩,要么就是長相好、又愿意為自己的明星夢“奉獻”一切的女孩。
蘭蘭就是第二種!
?當年“老鳥燕子”的走紅,也讓她的母?!澳趁餍潜硌輰W?!倍畏t了!
?很多想當演員當明星的年輕人,出于種種原因考不上北電、中戲的,便都想方設法地去了那里。
這種“被正規表演學校淘汰掉”的“藝術生”,也只能說:
對比那些名校的女生,顏值方面確實稍遜一籌(當然也有出色的,是普遍現象哈)。
所以像蘭蘭這樣的性感又可愛的女孩~
從打一進了學校,就成了“校花級”的女神了。
這也成了當地的“名人”,不僅收獲了不少男生的追求,還讓一些小型的廣告公司注意到!
并主動找蘭蘭去拍一些雜志廣告。
?不過蘭蘭可不像自己的長相那么“單純”,早在這個時期蘭蘭就把自己“物質”的本性暴漏無疑:
男朋友,要選“家里最有錢的”那個;
廣告無所謂“暴露與否”,要選“酬勞最多”的那個!
?其實要是講起蘭蘭學生時代的這個男朋友“h哥”,雖然很多人都未必聽過他的名字,但絕對是個重要人物!
因為h哥“黑化之后”,還一度與“數字”、“花刀”這些頂級流量花旦有過“關系”!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原本h哥就是個普通的“富二代”,家族從事的業務跟娛樂行業并沒有關系。
大概是因為年輕,還不知道人心險惡的h哥自從認定了蘭蘭之后,那真是一個癡情狂熱!
平時不僅豪車接送、經常送名牌禮物給蘭蘭!
甚至還為了蘭蘭的“明星夢”出了不少財力——比如經常請那些廣告導演吃飯之類的。
?蘭蘭本來就算得上漂亮,再加上h哥這邊的大力支持,沒想到還真讓蘭蘭遇著了貴人。
有個跟h哥關系處的非常不錯的攝影師,幫蘭蘭把她的照片給了幾家跟自己有合作的影視公司!
并且還真有一家公司看中了蘭蘭!
原本h哥也是有些顧慮的,畢竟這家新開的公司(上面說的那種“網絡公司”)根本就聽都沒聽過。
但考慮到既然是這位攝影師幫忙介紹的,便還是陪著蘭蘭過去復試了。
?復試很順利,公司的介紹也很高端!
各種“即將籌拍大電影、跟某個大導演合作”的消息,讓蘭蘭完全不顧及h哥的提醒,當場就選擇了簽約。
一開始公司倒也靠譜,每天都給蘭蘭安排一些業務培訓。
學習應付媒體、日常營銷等課程~
眼看蘭蘭每天都是忙正事,所以即使感覺出蘭蘭的疏離,h哥也只是以為工作太忙而已。
可萬萬沒想到,一心等著蘭蘭培訓結束的h哥,居然在短短幾個月不到的時間等到了分手的消息!
?原來,公司其實早在蘭蘭簽約不久后,就多番暗示蘭蘭公司即將投拍一部大投資的電影,只是女主角還沒定。
蘭蘭是什么樣的女人啊,當然是“一點就透”了!
不僅直接就跟公司提出“自己想挑戰一下”的想法,而且還主動提出了想幫公司“分憂解難”、想主動去“討好”導演的建議!
大家以為蘭蘭就夠狠了吧?
沒想到公司更“狠”!
?因為這部所謂的“大導演、大制作”的電影的導演,居然就是公司的老板!
?也就是說,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海選多位女演員卻選不到合適人選”的情況,壓根就是這家公司的老板在看過攝影師拿過來的照片后!
一眼相中了蘭蘭、一切都是早有預謀而已!
當然,這些“圈套”蘭蘭才不介意呢~
實際上她還非常慶幸自己能得到這樣一位“身兼導演、編劇、總裁、營銷、造星”等多功能的大佬的青睞!
所以兩人很快就“好”上了!
每天所謂的那些“培訓”,根本就是這兩人私下里的tou歡罷了!
?原本蘭蘭的確是打算瞞著h哥、想靠“冷落”h哥來讓他自己知難而退的,沒想到h哥也是夠癡情。
蘭蘭眼看自己就要進組拍戲了,這才忍無可忍地告訴了h哥真相。
發覺自己“一頭綠色”的h哥,一想到自己每天在想著蘭蘭的時候!
蘭蘭卻是在跟別人偷情,氣得要爆炸的h哥只冷冷地扔下一句“你等著!”就走了。
?要說像蘭蘭這么聰明的女生,原本是不可能敢得罪h哥這樣有錢的主兒的。
她之所以這么有恃無恐:
無非是仗著h哥的事業不會涉及演藝圈、仗著自己成功迷住了老板而已,也正是因為她的這份“自以為是”,讓她在日后栽了個大跟頭!
?“遠見”對于明星來說太重要了!
那些只顧著眼前的蠅頭小利的人,總有一天會被其他人反超。
就像當年跟蘭蘭“齊名”的富貴花,也許當時看起來不如蘭蘭的發展勢頭好,可后來的情況呢?
?蘭蘭那時候的確是仗著迷住了老板!
不僅如愿以償地當了某個系列電影的女主角,還順勢發了唱片!
加上鋪天蓋地的“廣告小天后”、“宅男女神”的通稿造勢!
蘭蘭簡直就像空降娛樂圈一樣,迅速霸占了各大新聞的頭版!
?可這時候就出現一個問題了:
就像開頭說的那樣,由于當時是網媒剛剛開始發展的階段。
那些新興起的網絡公司又不像那些傳統的大公司一樣原本就具備著人脈、資源。
而且哪怕是如今看來最基本的“發通稿”,在當時也并沒有一個已經成型的“規則”。
所以,當時公司給蘭蘭發的那些通稿,包括老板為了“博眼球”、特意安排蘭蘭打扮得無比暴露、打“擦邊球”的造型。
放在今天就是沒眼看!
?以至于這樣的宣傳很長時間蘭蘭仍然是上不了大臺面的“網紅”,連“明星”都算不上。
更悲劇的是,大家也知道網絡經濟在那幾年正是發展最快的時期。
當其他公司越做越大,老板那點家底兒很快就撐不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