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易傳》
《易傳》共7種10篇,它們是《彖傳》上下篇、《象傳》上下篇、《文言傳》、《系辭傳》上下篇、《說卦傳》、《序卦傳》和《雜卦傳》,十篇統稱"十翼"。"十翼"之名,最早見于《易緯·乾坤鑿度》(卷下)"。
2、基本介紹
《周易》一書包括和《易經》《易傳》兩部分?!兑住繁臼遣敷咧畷?,它是一些有代表性的占筮結果所作的記錄。《易經》中記述占卜結果的卦、爻辭,并不具備普遍性和必然性,不是理性思維的結果。只是到了《易傳》中,方才借用《周易》的框架,通過對舊形式語言的新闡釋,說出了新時代人對宇宙人生的理性思考,代表了先民哲學地把握世界的思維成果。
3、四庫提要
《易傳》·四卷(直隸總督采進本)
宋伊川程子撰。卷首有元符二年《自序》。考程子以紹圣四年編管涪州,元符三年遷峽州,則當成於編管涪州之后。王偁《東都事略》載是書作六卷,《宋史·藝文志》作九卷,《二程全書》通作四卷??紬顣r《跋語》,稱“伊川先生著《易傳》,未及成書。將啟手足,以其書授門人張繹。未幾繹卒,故其書散亡,學者所傳無善本。謝顯道得其書於京師,以示余。錯亂重復,幾不可讀。東歸待次毗陵,乃始校正,去其重復,逾年而始完”云云,則當時本無定本,故所傳各異耳。其書但解《上、下經》及《彖》、《象》、《文言》,用王弼注本。以《序卦》分置諸卦之首,用李鼎祚《周易集解》例。惟《系辭傳》、《說卦傳》、《雜卦傳》無注,董真卿謂亦從王弼。今考程子《與金堂謝湜書》,謂“《易》當先讀王弼、胡瑗、王安石三家”,謂程子有取於弼,不為無據。謂不注《系辭》、《說卦》、《雜卦》以擬王弼,則似未盡然。當以楊時草具未成之說為是也。程子不信邵子之數,故邵子以數言《易》,而程子此《傳》則言理,一闡天道,一切人事。蓋古人著書,務抒所見而止,不妨各明一義。守門戶之見者必堅護師說,尺寸不容逾越,亦異乎先儒之本旨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