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0日,由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蘇州大學紅十字國際學院主辦,北京大學公共傳播與社會發展研究中心、紅十字國際學院人道傳播與資源動員教研中心承辦的“數智時代的人道傳播與人道主義事業——技術、人文與共生“學術研討會在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成功召開。會議由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紅十字國際學院兼職教授師曾志主持。來自國內30多所高校、科研機構、社會組織的50余位專家學者、業界同行出席會議。師曾志教授指出,人道主義災難在技術變遷的背景下變得更加沉重,因此數智時代更需要切近人道傳播、人道主義、人道主義事業的本源與意義,理解認知與真實、創造之間的復雜關系,警惕與抵抗人的物化、非人化與異化,重視符號象征世界的表達方式與權力博弈,注重實踐與行動的可能與力量,強調社會交往與社會互動是如何影響與推動人們心理結構、觀念意識乃至社會制度與社會結構的改變。因此,邀請各界專家學者、同學進行深入的研討。
圖1 會議合影
紅十字國際學院院長王汝鵬、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陳剛先后致辭。王汝鵬圍繞會議的主題,對“數智時代”“人道傳播”“人道主義事業”三個關鍵詞進行闡釋后,認為此次研討有助于將學術研討成果轉化為生動的人道實踐,推動數字化、智能化與紅十字人道主義事業全面深度融合,幫助構建數智時代紅十字人道工作的新格局,為國際紅十字運動和中國特色紅十字事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圖2 王汝鵬 致辭
陳剛在致辭中分享了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人道主義是能夠凝聚不同文明的最大共識”的重要論述的學習體會,指出本次研討會是落實北京大學與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戰略合作協議的實際行動。他說,人道主義問題的探討是一個歷久彌新的話題,在新的時代背景中應有新的內涵,這也給“人文之為人”的前沿話題帶來了新的追問。
圖3 陳剛 致辭
本次研討會共分三個議題進行討論交流。第一個議題是“重返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道傳播”,由師曾志教授主持。愛德基金會理事長丘仲輝、《公益時報》社長趙冠軍、中國紅十字會總會宣傳處處長馬慧、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張淑華教授分別圍繞社會組織參與國際援助、數智時代構建人道傳播的戰略考量、中國紅十字會援助敘利亞新聞報道思考、鄉村貧困大病群體的信息困境與媒介救濟等主題進行分享。
圖4 師曾志 主持會議
圖5 丘仲輝 發表演講,主題為“中國社會組織在國際人道主義援助中的作用與意義”
圖7 馬慧 發表演講,主題為“‘遙遠的苦難’與國際人道傳播話語探究——以中國紅會援敘新聞報道報道為例”
圖8 張淑華 發表演講,主題為“鄉村大病群體的信息困境及媒介救濟”
第二個議題是“技術躍遷下的國際人道傳播”,由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副院長陳開和教授主持。上海外國語大學中英人文交流中心主任高健研究員、中央財經大學中國海外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包勝勇教授、紅十字國際學院學術咨詢委員會主任葛道順教授分別圍繞人道主義的理論發展與中國經驗、海外發展中的國際人道傳播、器物發展中的人道主義問題治理等主題進行分享。
圖9 陳開和 主持會議
圖10 高健 發表演講,主題為“‘道不遠人’與中國式人道主義”
圖11 包勝勇 發表演講,主題為“策略與路徑:海外發展中的國際人道主義”
圖12 葛道順 發表演講,主題為“‘異化’與‘覺醒’:器物發展中的人道主義問題治理探索”
隨后,紅十字國際學院的副院長劉選國在上午會議的小結中表示,當下對人道主義事業進行討論具有時間上的重要意義,中國紅十字事業參與全球治理和人道主義問題的治理正面臨巨大的契機和挑戰,我們要致力于回答什么是人道主義,全球存在哪些人道主義挑戰以及誰來提供中國針對人道主義發展的路徑和方案等問題。
圖15 李利安 發表演講,主題為“數智時代人道關懷的四個維度”
圖16 劉琛 發表演講,主題為“數字背景下的技術倫理與國際傳播”
圖17 王迪 發表演講,主題為“人口流動性與技術人道主義——以提升服務水平與促進多元共治為目標”
圖19 張天潘 發表演講,主題為“信息無障礙的人道主義價值——以vivo聲聲有息公益計劃為例”
圖20 季梵 發表演講,主題為“交談?儀式?模仿:人道傳播視域下的關系實體與技術互動”
下半場由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王迪主持。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毛湛文教授、藝識流數字藝術機構創始人李金林、中國科技大學科技傳播系特任副研究員周慎、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文化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溫志宏、抖音尋人項目經理張益美、葦草智酷創始合伙人、信息社會50人論壇執行主席段永朝分別圍繞災難事件中的公共參與機制、沉浸式、高互動數字文化創作分享、生成式人工智能時代的人道傳播與自我、人機傳播視域下的多元“人道主義”思考、抖音尋人、技術與人道主義關系等議題進行分享。
圖22 毛湛文 發表演講,主題為“作為信息燈塔的新聞組——技術人道主義視角下災難事件中的公共參與機制”
圖23 李金林 發表演講,主題為“建構一個以人為本的元宇宙世界”
圖24 周慎 發表演講,主題為“生成式人工智能時代的人道傳播與自我”
圖27 段永朝 發表演講,主題為“‘人性’的馴服:技術與人道主義何干?
晚上的青年學者與博士生論壇由中國科技大學科技傳播系特任副研究員周慎主持。鄭州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師秦藝軒、北京外國語大學高級翻譯學院博士生祝婕、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研究生朱政德、付礫樂、肖鍵、梁晨、唐倩,東北財經大學人文與傳播學院副教授李堃分別從新聞游戲、賽博生育、遠程口譯、數字難民、農業技術、全球南方支付、情感AI、生成性等方面對人道主義與人道傳播進行了討論。隨后,中央民族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毛湛文教授,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王迪副教授、湖州市社會科學院副院長孫緒會先后進行小結。
圖28 青年學者與博士生論壇 合影留念
師曾志教授在最后作了會議總結,她指出,人道傳播與人道主義事業的話題討論仍有諸多留白。但越是技術的就越是人文的,兩者的深層勾連、結合碰撞與融合是為傳播的底層邏輯。她感謝大家的參與,并期待下次相聚。
來源 |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