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季來臨
家長們終于迎來了“神獸歸籠”時刻!
可是,有家長表示:為便于老師管理,小學孩子們課間被建議呆在教室或上洗手間,不能去操場活動放松。
這一現象引發了廣大家長的擔憂。近年來,中小學生“安靜的小課間”現象受到社會廣泛關注,一項針對1900余名家長的調查中顯示:75.2%的家長認為身邊中小學“安靜的小課間”現象普遍,且在小學最為突出。
多地延長課間時間為保障學生的課間休息,讓孩子們更加健康地成長,多地宣布延長課間時間。
9月5日,江蘇無錫市新吳區教育局發布消息稱,今年秋季學期起,新吳區義務教育學校全面實行課間15分鐘、每天1節體育課,充分保障學生每天校內體育鍛煉時間不少于100分鐘。
新吳區教育局還明確,嚴禁變相拖堂、嚴禁變相提前上課、嚴禁變相縮短學生課間活動時長、嚴禁變相約束學生課間活動設置、嚴禁變相禁止學生出教室,把課間真正還給學生。
據內蒙古鄂爾多斯準格爾旗融媒體中心消息,今年的秋季學期正式開啟后,準格爾旗龍口小學的第3節后,下午第1節和第2節之間,課間時間均延長為15分鐘。
此外,從今年秋季學期起,北京市義務教育學校將對課間安排做出整體統籌優化,原則上落實15分鐘課間時長。
按照現行的規定,北京市義務教育學校學生每天的課間活動分為小課間和大課間,其中小課間為10分鐘。此次調整,小課間增加的時間主要是從大課間里優化調整出來,均勻的分給每一個小課間。優化調整后,小學階段上午到校、下午放學和午休午餐時間保持不變;初中階段除放學時間稍延后5分鐘外,上午到校時間、午餐午休時間整體上保持不變。
據福建晉江新聞網9月7日消息,日前,福建省教育廳發布《關于進一步優化課間活動管理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通知》,明確課間活動一般不少于10分鐘,鼓勵學校適當延長課間活動時間。優化課間時間,將課間10分鐘延長為15分鐘這一做法,在毓英中心小學已經實行6年,取得了良好效果。
報道稱,從2018年起,毓英中心小學便制定施行課間15分鐘政策。毓英中心小學副校長黃純蓉介紹,當時,老師們注意到學生在下課時間取水、上廁所后,沒有太多時間進行戶外活動。于是,學校結合實際情況,對課間時間進行優化。
“6年來,老師和學生都非常喜歡。老師得到了休息,學生也能走出教室、走到戶外,放松調整?!睂W校還專門增設了籃球機等設備,與學校積分獎勵機制相結合,讓學生學習、鍛煉兩不誤。此外,學校還安排了30分鐘大課間。學生每天8點20分進校,第一件事就是到操場上做廣播體操,再搭配跳繩、排球操、足球操等項目,保證在學校期間有不少于30分鐘的體育活動時間。
另據山東媒體“信網”報道,2023年11月份,青島李滄區在全省首創“課間15分鐘”模式,將試點范圍擴大到虎山路第二小學、振華路小學、崇禮小學等學校。目前,全區55所公辦學校均已常態化實行“課間15分鐘”模式。學校制定“一校一案”,根據實際情況錯時、錯峰組織開展多樣化和個性化的活動,讓學生們全都“動”起來。
青島東川路小學將龍蛇飛舞等室外小游戲,跳繩、轉呼啦圈等特色體育運動,丟沙包、滾鐵圈等傳統體育項目,以及室內益智類小游戲相結合,按樓層分組分批組織學生到操場活動,確保每名學生每天都可以參加戶外活動。該校今年5月的體質監測顯示,優良率較以往提升約10個百分點。
網友:“建議全國推廣!”
“課間時間從10分鐘延長至15分鐘”的消息一經傳出,就收到網友一片叫好:
除了對這一做法的點贊和支持,也有家長表達了自己的顧慮,比如,網友們相當關注的一個問題是,課間時間是延長了,孩子到底能不能下樓出去玩?
另一方面是,課間活動的安全問題如何保障?還有家長擔心課間時間延長,那么上學、放學時間是不是也要延長?
也有一些家長給出了自己的建議:
還有網友分享了自己上學時候的“美好課間時光”——那時候的課間可以做很多事情:可以跳四個回合的皮筋,也可以飛奔去操場玩雙杠,還可以去老師辦公室請教問題……
延長課間時間,鼓勵學生走出教室,意味著學生將有更多的機會進行身體活動,如眼保健操、跑步、跳繩、跳皮筋等,讓網友不禁感慨:“媽生課間”回來了!
同時,課間休息也是一個很好的“思路切換”的過程,更長的課間時間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完成從上一堂課到下一堂課的思維轉換,有助于他們在下節課中更快地進入學習狀態,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廣州:確保每天一小時
大課間活動
據了解,2024年1月3日,廣州市教育局主動公開《廣州市提升學生體質健康水平行動實施方案(2021—2023年)》(以下簡稱《方案》)。市教育局官網顯示,《方案》于2020年9月16日印發,包括確保中小學生睡眠時間8-10小時、確保學生每天一小時校園體育活動和大課間活動等內容。
2024年伊始,廣州市荔灣區已著手對未來的學生體育鍛煉工作作出部署。2023年12月,廣州市荔灣區出臺《荔灣區推進體教融合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荔灣區方案》),關于體育課,荔灣有了新規定。根據《荔灣區方案》,荔灣區全面落實體育課程開設剛性要求,中小學每天安排不少于30分鐘的大課間體育活動,推進落實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每天開設1節體育與健康課,高中和職中在沒有體育課的當天,要在放學后統一安排不少于30分鐘的體育鍛煉時間,著力保障學生每天校內1.5小時、校外1小時體育活動時間。
保障充分課間休息
有助于學生多方面的成長發育
在我國中小學,目前普遍實行的是“10分鐘普通課間”和“30分鐘大課間”制度。世衛組織針對兒童青少年的身體活動建議是:5~17歲兒童青少年應每天累計至少60分鐘中等到高強度身體活動;大于60分鐘的身體活動可以提供更多的健康效益。在我國中小學校,每個普通課間休息時間為10分鐘,每天總計應在70分鐘以上。
有研究表明,近年來,我國中小學生肥胖、近視率較高,身體素質有所下降,均與缺乏室外身體活動、體育鍛煉和自由玩耍時間有較大關系。因此,對于成長發育中的兒童青少年來說,保障課間充分的休息十分重要,也十分必要,有利于學生調節情緒、放松身心、增強體質和防控近視。
以較為直觀的預防近視為例,相關醫學研究顯示,預防近視的效果跟體育活動的類型、強度無關,充足的光照是戶外活動防控近視的最關鍵因素。就是說,只要讓孩子們在戶外的自然光線下玩起來,不管玩什么,那就能夠達到預防近視的效果。
讓身體多活動也有助于兒童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肌肉骨骼系統、心血管系統、神經肌肉控制系統等,有助于保持健康體重和良好體態。同時,身體活動對認知功能也有積極影響,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和學習能力。
學習固然重要,適當的放松和豐富的課余時間,對孩子的成長也很關鍵。對于課間時長調整,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