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聽說過相術師嗎?你相信有人只需看一眼就可以看出你未來的命運嗎?看到這里,可能很多人會覺得匪夷所思,但是看面相卻是從古代一直流傳至今的一種技能,通過一個人的五官長相就能夠預測出人的性格、前程甚至命運。
從我國周朝開始,官府就已經有了星象家,到了漢代以后,有人把面相學經驗編著成了書籍,比如《麻衣相法》、《柳莊相法》等等。
有一句古話“相由心生”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有的人天生眉清目秀,讓人心生愉快,而有的人則兇神惡煞,讓人覺得很不舒服。
這些都是面相所帶給人的第一印象。那么面相學是迷信嗎?相面術真的有這么神奇嗎?人的五官之中究竟隱藏著什么秘密?
標準面相圖
本期將為大家揭秘道家的面相之術,如果您對本期視頻感興趣的話,不妨點個關注,既能回顧往期視頻,又不會錯過新的精彩內容。長按兩秒點贊按鈕支持一下,您的支持就是我們最大的動力。
面相學來歷
面相學,顧名思義就是從人的面相當中來尋找自己想要獲取的信息,但是在我國古代的面相學中,也并不僅僅只是看面相,而是通過觀察人的五官、行為舉止以及與其他已知信息相結合來判斷一個人的性格、健康,從而進一步推測其命運。
面相學從幾千年前開始興起一直流傳至今,融合了各個階層人民的經驗,以及中醫理論、八卦學術等等,逐漸形成了現在的完整體系。那么,它是如何出現然后一直發展至今的呢?根據分析,面相學的出現與中國古代社會的生產水平以及科技發展是分不開的。
古籍圖示
我們都知道,中國古代的人民,因為知識水平比較低的原因,對于人的命運這件事一直疑惑不解,他們不明白為什么有的人生下來就非富即貴,有的人生下來就是窮苦農民,而有的人在中年突然飛黃騰達,有的人卻突然家道中落。
這個時候就有人聯想到在挑選瓜果或者馬匹的時候就會觀其表面,一個瓜好不好,是否已經成熟,只需要看它的色澤以及形狀就可以了,而一匹馬是不是好馬,就看它的各個部位肌肉是否均勻,毛色、體態等狀態如何。那么,人也是這樣的,人的命運和長相與氣色是分不開的,由此就出現了面相的說法。
流傳至今原因
而面相學之所以能夠系統化并且流傳至今,大概有三個原因,第一個就是人類生存過程中所流傳、總結出的經驗。面相學的核心是人的面相與品行之間的聯系,這個聯系是需要在多次的實踐之中慢慢摸索出來的,是古人在一次又一次識人經驗當中的積累與沉淀。
《柳莊神相》圖解
雖然這些經驗可能看起來非常的平常,但實際上卻有著非常嚴密的邏輯。面相學在嚴格意義上來講并不屬于人們所理解的迷信,而是古代的科學。看過正規面相學古籍的朋友應該知道,一般在這種古籍當中的行文格式基本上就是大批量的實例以及對比,已經具有了科學的雛形。
第二,從古代一直流傳至今的中醫學理論當中,我們其實可以看出一些和面相學相似的地方。我國古代中醫講究“望、聞、問、切”而這望指的就是觀察你的人體面部、口舌等顯露在外的特征去發現疾病。
中醫認為,人體的經絡就代表著人體命脈,而這些經絡出現問題影響到身體健康的同時就會在五官之中顯露出來。我們經常聽到的“印堂發黑”就是指的面部最高處,而這里代表的就是人體與肺相關的穴位,因此就能夠判斷出主人近期的身體狀況以及精神狀態。
五行八卦圖
所以面相書還是有一定的科學依據的。那第三個呢就是根據天干地支、五行八卦以及氣運在五官上的體現。
中國的面相學起源很早,流傳至今已經有千年歷史。孟子曾經說過“觀其眸而知其善惡”就是說看一個人的眼睛就能夠看出這個人是善還是惡。根據《大戴禮記》當中記載:昔堯取人以狀,舜取人以色,禹取人以言……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在上古時期的帝王們已經開始通過觀察人的相貌、狀態、語言等等外在因素來選拔人才了。史料記載,在戰國時期孫臏向鬼谷子求學,鬼谷子看見孫臏的臉上有著一絲兇氣,就對他說:行事要多加小心,不然就會有性命之憂。
人體經絡圖
再后來,孫臏因為太過于信任自己的同門師兄龐涓而差點死去??梢钥闯觯诖呵飸饑鴷r期,面相學已經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在這個時期,面相學已經成為了那些大家族選擇繼承人的標準之一。
如果這個人的面相不符合成為繼承人的標準的話,那么就算你其他方面再優秀都不會成為繼承人的候選人,而假如你的面相夠好的話,將可能會直接改變命運。相傳,春秋末期時,晉國王室已經逐漸衰弱,權利基本都掌握在四大家族的手里。
而作為趙家的家主一直困擾趙簡子的問題就是,他已經逐漸衰老,但是不知道哪個兒子堪當大用成為未來家主。比較迷信的趙簡子就請來了當時非常著名的面相大師布子卿給他的兒子們看相。
《麻衣相法》
當時的姑布子卿在看完他的兒子之后表示這些人沒有一個可以當家主的,此時的趙鞅非常著急,難道自己這么多兒子就一個可以成才的都沒有嗎?但是,姑布子卿卻說趙鞅和婢女所生的那個孩子雖然身份卑微,但卻有著天人之相。
但是如果只是因為姑布子卿的一句面相好就將一個庶子提拔的話,恐怕很難服眾,于是趙鞅就將這個孩子也列入了考察范圍,一起選拔。三年之后,趙鞅在對兒子們多次考核之后,認為這個庶子還是很有才能的,于是就下定決心將他立為了繼承人,這個人就是趙襄子。
到了兩漢時期,人們就更加的熱衷于這一領域,不論是天子朝臣還是平民百姓,在這之后還出現了關于論述這一問題的著作。相傳在漢高祖劉邦還是一名小混混的時候,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見到了對面有一些研究的呂公。
不同五官對應圖
當時呂公在看到劉邦的時候,就預測他將來會成為非富即貴之人,是王侯將相的面相,因此不顧眾人和反對,將自己的女兒呂雉下嫁給劉邦。當時,知道此事的人無一不嘲笑呂公在拿自己女兒的幸福開玩笑,甚至他的妻女都對他頗有微詞。
但是呂公一直堅持自己的判斷,他始終相信這個現在無權無勢無錢的小混混,終有一日將會走向人生巔峰。而事實證明,呂公沒有看錯,劉邦最終白手起家,建立了漢朝。而面相學就在一代又一代人的手中逐漸走向昌盛。
古人有看人三十六法,看相術并不僅僅只是靠著看人的外貌,而是需要通過各種因素去綜合判斷的,如果只是看外貌的話就僅僅只是看到一些表象罷了,而這種看相之術往往是江湖騙子所用之法。
《大戴禮記》
袁天罡神機妙算
而說起面相之術,古代最為出名的就是袁天罡了。關于袁天罡的神機妙算,傳得最多的就是為武則天算命的故事。民間有這樣的傳言,曾經大唐的開國功臣武士彟的夫人楊氏在不經意間見到了袁天罡。
袁天罡在看到楊氏之后就說夫人的面相很好,肯定生下了一個貴子,當即楊氏就將袁天罡請到了府中為自己的孩子看相。在見過兩位長子之后他表示兩位公子都可以當上三品官員,而大女兒可以嫁入富貴人家,但她是克夫命。
而在最后則看到男孩裝扮的武則天,在看到武則天之后袁天罡感到非常驚訝,表示假如這個孩子不是男孩而是女孩的話,那么他的將來一定不容小覷,在將來很有可能會成為一代天子。而我們知道在當時的社會,并沒有女子稱帝的前例。
武則天
而最后的結果,我們也都知道了,此后中國唯一一位女帝就是他當時見到的身穿男裝的武則天。但是對于袁天罡給武則天看相的這件事正史野史當中的說法是不太一樣的,所以真實度有待考究。
而根據正史《新唐書》當中記載,袁天罡雖然相術過人,但是能讓他給看相的人都是非富即貴,并不是隨隨便便有眼緣就看相的,所以說不準袁天罡本身就和武則天的父親認識也是有可能的。
當時袁天罡在洛陽時曾經為杜淹、王珪、韋挺看過相,袁天罡是這樣說的:在不久的將來,杜淹會因為文章而聞名天下,王珪會在十年之內官至五品,而韋挺最終將會成為一名武將。除此之外他還說這些人將來會遭到貶黜,并且在同一個地方遇到變故。
《新唐書》
但是這一切都只是暫時的,很快就會被召回。而彼時的三人都還只是寂寂無名的小輩,后來杜淹成為了御史大夫,最終官至宰相,而王珪成為了諫議大夫,最后追封了禮部尚書,韋挺則是官至三品。此后三人也是因為局勢變換被貶黜官職流放,而三年之后三人又被召回了京城。不得不說袁天罡的看相之術還是非常準的。
大家有任何的猜看法和觀點都可以在下方評論區留言,我們一起探討。
而其實,真正的相法精髓并不只是看外貌,還有觀氣,就是說觀測其人的氣質以及氣場,古今成業者大多都有大氣相大氣魄或舉手投足之間顯貴,有一些人看起來確實與他人的氣場不同,這并不是在于場合或者衣著的襯托,而是此人由內而外散發的自信,這就是氣。
唐太宗李世民
那么,到底是如何通過觀氣來看人的呢?隋煬帝大業末年,境遇苦不堪言的竇軌在遇到袁天罡之后就問他能不能為他看看未來的命運。袁天罡說:你前額到發際骨骼隆起,下巴渾圓厚大,今后十年之內,一定會顯貴的,并且成為朝廷的重臣。
果不其然十年之后竇軌成為了朝廷重臣,竇軌在上任之后對袁天罡非常佩服,人嘛,第一次成真了之后就會想要算第二次,此時袁天罡說到:剛成為將軍的你應該注意殺伐之心不要太重,不然會有進大牢的風險,但是不會傷及性命。
在離開袁天罡家里之后,竇軌就忘記了袁天罡的話語,在和李世民出征的時候,由于肆意殺戮被李世民關進了大牢,最后是因為李世民不想和一介粗人計較,才將他放了出來,這無疑就是袁天罡在觀察過竇軌的面色以及氣場之后所測算出來的,畢竟一介武將,帶兵打仗是他,起兵造反也可能是他,內斂低調一些才好。
譚延闿
由此可以看出,袁天罡看這些東西的時候也并不是完全的信口胡說,全靠猜測,而是根據此人的面相、氣色、背景等等諸多因素去進行合理分析,再加上經驗豐富才能有如此的結論。
盧毅安與石龍子
而要說中國在觀氣看相中最有造詣的要數盧毅安了,當時的他投身于民國時期的康有為門下,愛好鉆研相法。在當時的社會文化中,日本和韓國已經被中國文化所影響,存在著很多中國文化的元素,其中就包括我們今天所提到的相法。
而日本有一位名叫石龍子的大師,繼承了日本相術的最高境界“畫相”之術,所謂畫相就是在觀相師達到了一定的境界之后,就可以從一些人的面相之中看到自己想看到的畫面,因此被稱作畫相。
青年胡適
在盧毅安去到日本之后聽到石龍子的大名之后,就立馬前去拜訪,想要探討一下他的識人之道。在石龍子見到盧毅安之后就表示,盧毅安剛剛新婚,并且妻子已經有喜,腹中的胎兒是個女孩。
盧毅安在聽到這些話之后表示很疑惑,畢竟自己新婚的時候可能從面相上是可以看到的,那自己的妻子才剛剛懷孕他又是怎么知道是男是女的?所以盧毅安就斷定了石龍子是在騙他,但是石龍子沒有解釋,而是告訴他耐心等等就會知道答案。
而就這樣過了一段時間之后,盧毅安的妻子生下的孩子果然是女孩,他感到非常地震驚,他不明白為什么發源于中國的看相之術能被一個日本人學到如此地步,于是他就開始請教石龍子,徹底放棄了自己原本的法學專業,開始專心研究面相術。
晚年胡適
而到了這個時候,盧毅安才明白,日本人所講的畫相就是我們中國古代看相之術當中所講的觀氣,只是現在漸漸不那么常見了。盧毅安在掌握了中國傳統面相學和觀氣學之后,開始將兩種學問相結合,并且試圖用科學或者醫學的的層面來解釋。
在他晚年的時候,創作出了《新人相法》的書籍,希望可以將自己總結的面相學經驗傳授給更多對于面相學感興趣的人。這個在盧毅安看來,人的經歷不僅僅只是會留存于大腦之中,還會通過無意識間展現在人的外貌之上。
比如一個非常容易生氣的人就會有很明顯的面貌特征,看起來兇神惡煞的。或者經常笑的人一般眼角的皺紋和法令紋會比普通人重一些。而從這些小細節以及氣場之中捕捉到有用的信息,就是所謂的畫相,也就是中國古代所說的觀氣。
面相清晰圖解
在盧毅安回國之后,關于他的傳言很快就流傳在了國內,他為當時的很多名人都看過相,比如胡適、譚延闿等人,盧毅安在為譚延闿看相是就曾經說到,譚延闿在52歲的時候將會有一場劫難,如果平安度過的話,那么后半生將會非常順利。
結果就在1930年時,51歲的譚延闿因為突發腦溢血去世了。從這里就可以看出盧毅安的看相本領。另外還有胡適,他曾經還懷疑過盧毅安的看相之術不過就是江湖騙子的把戲。胡適33歲的時候,盧毅安為胡適看了一次相。
說到他會在34歲的時候生活發生很大的變化,在34、5歲的時候將會離開祖國遠行,挫折會很多,最后大約70歲離開這個世界。當時的胡適還為這些話語感到非常可笑,但是結果就是在胡適34歲的時候,感情結束對應生活發生變化,35歲去到英國演講,對應遠行,最終在1962年2月24日去世,享年70歲,可以說是非常準確。
胡適演講
骨相最重要
而看相之術除了看相貌以及觀氣之外還有看骨相,俗話說畫虎畫皮難虎骨,就是說無論你的外貌以及穿著怎么變化,骨相都是很難被改變的。骨相在面相之術當中屬于最基礎的也是最重要的,骨相和一個人的面貌也是息息相關的。
曾國藩就曾經說過“一身骨相聚乎頭部”。也就是說,看骨相最重要的就是看頭部的九骨,比如平常我們所說的顴骨,它是眼睛下方的這塊突出骨頭,顴骨部位要飽滿并且光亮是非常好的面相。要顯得豐滿,但是不能太突,但是也不能太平淡,否則就是不好的面相。
“頭上無惡骨,面佳不如頭佳”這體現出了古代人非常看重人的骨相,面容次之。一個人就算相貌非常出眾、帥氣,但是要有將帥之才就必須是頭佳,也就是頭骨佳。在南北朝時期,劉義慶在《世說新語》當中記載了一則關于曹操接見匈奴大使的典故。
曹操
匈奴派遣大使來到魏國,曹操覺得自己身高太低,并且相貌一般,并不能夠起到震懾使臣的作用,于是就去找自己的手下崔琰商量計策,曹操表示希望崔琰可以代替自己來接見來自匈奴的使臣。崔琰的相貌非常出眾,并且個子高,身材勻稱,聲音洪亮,非常的有氣質。
崔琰在曹操的百般請求之下,迫不得已答應了曹操的提議,替他接見匈奴使臣。在接見使臣的時候,崔琰坐在曹操的座位之上,而曹操則是拿著一把刀站在旁邊,在接見完畢之后,曹操就命人將使臣送回住所并打探一下其對魏王的印象。
這位匈奴的使臣說,魏王的氣質非常出眾,并且很俊朗,但是在他旁邊拿刀的那個人雖然相貌平平,個子矮小,但是絕對是個非同尋常的人,他一定很厲害。從這個典故之中我們就可以看出,崔琰雖然氣質非凡,相貌出眾,但是曹操卻更加的氣場強大,并且震懾眾人。
崔琰
所以,雖然樣貌固然重要,但是對于氣場強大以及骨相好的人來說,面貌并不是根本,即使你的面貌不夠出眾,但是只要你的骨相夠好,氣場夠強大,你就會是人群的當中的焦點。
結語
無論這些傳說究竟是不是真的,但是這恰恰能夠反映出人們對于面相之術的推崇,尤其是在經濟和科技并不發達的古代社會,對于近似預言的這種事就更加提升了其說服力。如果有一天,某一個人突然之間有錢了,周圍的人就會說他就是天生的富貴命,別人是根本羨慕不來的。
反之,如果有一天一個人突然家道中落,就會說這個人天生命就不好,生的家庭好有什么用,還不如本身就是貧苦人家。而這種說法本質上還是由于唯心思想的體現,認為人的一生不論是貧窮還是富貴,生老病死等等福禍都是上天安排的,一出生就已經注定了,人力沒有辦法將其改變。
《世說新語》
就如同我們當今社會看到的劇本一樣,一切都規劃好了,人的一生就如同劇本一樣按部就班,所以就出現了一些關于占卜、預言還有看相的說法,都是因為民眾的關注度夠高應運而生。
但是,用我們現代思維來看,更多的人愿意相信自己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以貌取人之人不在少數,但是如果這就是評判一個人的標準的話還是有些太過于草率。面相好固然能夠帶來一些好處,但是并不是決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