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講 解卦思路(1、2、3)
【說明】最近忙于研究《醫易》,未更新公眾號。今天心血來潮,更新一篇,是凌音開設的《梅花易數與易經》課程的第27節課的講稿。有興趣,想學習的朋友,可私信咨詢。
俗話說:起卦容易,解卦難。
就是說,如果我們想學會起卦,那是很容易的,而要學會解卦,就非常難。
本來嘛,單單講起卦,幾分鐘就可以學會,可是,為什么我們前面要講二十多節課呢。因為,我們不是只講“術數”,我們要探討的,還有術數背后,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希望大家學過之后,不但知其然,還能知其所以然。我們前面也說過,江湖術士一般只談術數和技巧;書房先生,一般只談義理和考據。而我們是綜合討論,象數義理占,平等視之。至于具體每一個人,想特別鉆研哪一塊兒,那就是個人的自由和發揮了。
作教學方面的探討,屬于本體,五竅是平等的。
具體每個人自己鉆研,屬于相和用,可以有所側重。
經過前面課程的學習,現在我們想要起一個卦,應該非???,不過幾分鐘而已,熟練的話,幾秒鐘就可以完成,即使是,使用程序復雜的大衍筮法,也不過十幾分鐘。
而解卦呢,就比較難了。
因為起卦是有一套程序的,就像套公式一樣,只要按照固定的程序去做,就能得到卦象,而解卦,好像從古到今,都沒有什么固定的程序。
正所謂——“筮無定法”。
筮無定法,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起卦無定法,二是解卦無定法。(我們這里引用,偏向第二個意思。)
您想啊,單卦,只有八個,可是天地之間的事物和現象,何止千千萬萬?!纫眠@八個卦,來表征天地之間數不盡數的事物和現象,又要在特定的時空之中,從八個卦象中揀選出相應的事物和現象,這不跟大海撈針一樣,困難重重嗎?!
就連當今鼎鼎大名的易學家劉大均教授,也曾在他的《周易概論·變占探討》中感慨(下面,給大家讀一段《周易概論》的原文):“……解卦之人愿說吉,就可以找到吉的理由,愿講兇,就可以檢出兇的原因?!饼R人趙輔和善《易》,有人問父病,占得《泰》卦,筮者說,此卦大吉,病很快就好。問卦人走了,趙輔和對筮者說,《泰》卦卦象是乾下坤上,乾為父,坤為土,父入土中,豈有吉理?由這段故事看,筮者純據《泰》卦卦義解占,所以他認為吉。趙輔和專以卦象推斷,故謂之兇。同樣一卦,據義和據象,竟能解出完全相反的結果。……種種筮例,皆無定法可循……”
專業研究《易經》的劉教授,尚且有如此感慨,何況是我們非專業的易學愛好者呢?
不過,這也很正常。
因為,《易經》作為變化之經典,——那當然是,“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p>
《易經》,是“無有定法”的。
若有定法,就不是《易經》了。
釋迦牟尼佛給大迦葉尊者傳法時,曾說過一首《付法偈》:
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
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這個偈子用來形容《易經》之法,也是可以的。
所以,達摩大師的師父(禪宗西天二十七祖)般若多羅尊者說:“東土震旦,有大乘氣象?!边@是很有道理的。
那么,“無有定法”,是不是,就只能胡亂猜測,或者真如劉大均教授曾經感慨的——“解卦之人愿說吉,就可以找到吉的理由,愿講兇,就可以檢出兇的原因”?
當然不是!
其實啊,認真思維一下,就知道,“無有定法”這四個字,不正好是說明“有定法”嗎。如果根本就沒有“定法”,那么,還怎么會誕生“無有定法”這四個字的告誡呢?!
只是因為,人們太容易執著定法,所以,才需要不斷地強調,無有定法,無有定法(出自《金剛經》)。
接下來,我們就先講一講,解卦當中的一些“定法”。
等大家熟練掌握之后呢,咱們再把這些“定法”掃除干凈,那時候,就叫作“筮無定法”了。
這個過程,大體上分三步走:
第一步,要掌握一定數量的《易學》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礎理論,并研究一定數量的解卦案例,從中尋找出一些可供參考的解卦思路。(前面二十多節課,就是在做這件事,后面我們還會繼續補充)
第二步,根據第一步所學到的知識和理論,自己在生活中,多多實踐,多多驗證,自己體會“筮無定法”的道理。(這是接下來的課程重點)
第三步,易就是心,心就是易,易即生活,生活即易。學易,研易,用易,正是認真生活、體悟大道的一個方法。運用之妙,在乎一心。實在無定法可說。運用時,了了分明,變化無方。不用時,同歸方寸,無形無相。(這是結束課程之后,對未來的一個期望)
好,下面,咱們就簡略探討幾個解卦的思路。
第一,運用卦名之義理來解卦。
比如在《枯枝墜地占》這個故事當中,本卦是《火澤睽》,變卦是《山澤損》。睽者,乖違;損者,損傷;再加上“無風,而枯枝自墜于地”的征象,那不就是殞命(被砍伐)的卦象嗎。
再比如上一節課,談到手機號起卦,凌音的手機號起出來的卦,本卦是《地火明夷》,變卦是《地山謙》。
這手機號,我用了十多年。
地火明夷,是什么意思呢?翻閱《易經》,第36卦,即《地火明夷》,其彖傳曰:“明入地中,明夷?!?/p>
明入地中,直譯出來,就是,光明陷入地中。
《序卦傳》說:“夷者,傷也?!?/p>
綜合到一起,《明夷》卦的卦名,基本含義,就是說,光明陷入地中,受傷了。
那么,凌音用這個手機號十年,是怎樣一種狀況呢?
熟悉凌音的朋友就知道,這十年里,我是一門心思地,熱愛國學、熱愛教育,不怕犧牲,不計得失,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去改變教育,為教育事業的發展做點貢獻,但是結果如何呢?
——確實是陷入地中,受傷了。
坤者,文也,柔順也,大地也。
離者,火也,光明也。
文化教育事業,既可以取坤卦,也可以取離卦。
凌音矢志國學教育十年,東奔西走,居無定所,經常是寄人籬下的一種狀態。十年之內,校址搬遷就有四五次之多,每搬一次,就要放棄很多東西,但也沒辦法,形式所迫,只能以順從的態度和方法來處世。好在心態還不錯,從未因患得患失而太過苦惱。不經歷風雨,怎么見彩虹。
到了2022年呢,我解散了國學班。
……
這個事兒,既是一個磨煉,也是一個轉折。
磨煉的是,篳路藍縷、不辭辛苦追逐十年的夢想,一時破滅。
轉折的是,迎來了專心鉆研《易經》和《中醫》的新篇章。
長話短說,總而言之啊,從手機號《地火明夷》之《地山謙》,來“解讀”或者說“測算”凌音曾經奮斗過的教育事業,也是比較符合的。
學會了起卦,現在也稍微知道一點解卦方法了,大家不妨也試著解讀一下自己的手機號,看看怎么樣。
不管解讀正確與否,權當做個練習嘛,也很不錯。
第二個解卦思路,是借助卦辭、爻辭、彖傳、象傳等《易經》和《易傳》的原文。
比如《牛哀鳴占》,本卦《地水師》三爻動,其爻辭曰:“師或輿(yú)尸,兇?!边@個卦例當中,就運用了爻辭來解卦。
再比如凌音的手機號,《地火明夷卦》,卦辭說:“明夷,利堅貞?!惫饷飨萑氲刂?,適宜堅守正道。也就是說,我這十年,基本上是在相對艱難的條件下,堅守著“正道”(嗨,現在回頭看,其實當初并不懂什么是“正道”,只是當時自以為然罷了)。這就是運用卦辭來解卦。
第三個解卦思路,是直接讀卦象。
比如我們在第八節課,學習的第一個占卦故事,《北齊趙輔和為人筮父疾》,遇《泰卦》,筮者說,這個卦很吉利啊,泰嘛,——天地之氣相交通,有舒泰,安泰之意??墒勤w輔和卻說:乾下,坤上,乾為父,坤為土,這是父親入土之象,怎么能說吉利呢。
在這個故事當中,筮者是用卦名解卦;而趙輔和則是直接讀象。
那么,我們的疑問是,什么時候,可以直接用卦名解卦,什么時候需要讀象解卦呢?
首先,要了解,我們說過,易學五大竅門,象數義理占,學《易經》一定是把“象”放在第一位的。
《系辭傳》說:“圣人設卦,觀象,系辭焉,而明吉兇?!币簿褪钦f,《易經》創制者,是觀天地萬物之象,而后設立了卦象,再根據卦象,而后作了卦名,作了卦辭,然后是爻辭……,所以,研究《易經》,把研究“象”放在第一位,是合情合理的。
比如《泰卦》,為什么叫“泰”呢?
地天泰
看《泰卦》的卦象,坤為地,在上,乾為天,在下。本來嗎,我們都知道,天在上,地在下。這是本位??墒?,如果天一直在上,地一直在下,那就死定了。比如一個單位,領導高高在上,員工卑微在下,相互之間沒有一個往來,這個單位的工作肯定干不好。如果領導平易近人,常常走入群眾中間,問寒問暖,與大家同甘共苦,那基層員工肯定樂意好好工作。上級關懷部下,部下敬愛上級。這就是《泰卦》。
《泰卦》的卦象,把“坤為地”放到上邊,把“乾為天”放在下邊,就意味著,天氣下降,地氣上升,天地相交,互通有無,所以萬事太平。不管大自然,還是人類社會,莫不如此。
即使放到一個人身體上,也是一樣。在人身體里,心為君主之官,居于胸腔,腎為作強之官,居于下焦。心陽下降,溫暖下焦,腎水上升,以濟心陰,這叫做心腎交泰,身體健康。如果心陽不能下焦,腎水不能上升,心神不交,人就生病了。心腎不交,經常會用到一個藥,叫作《交泰丸》,主要成分是黃連和肉桂?!督惶┩琛愤@個名字,就來源于《地天泰》卦。
所以,這個卦象啊,含義很豐富。
根據卦象所蘊含的意思呢,給它起了個名字,就叫作《泰卦》。
卦名字后面,一系列的言辭,諸如《卦辭》、《彖傳》、《大象辭》,都是來源于對卦象的觀察和分析?!敦侈o》、《小象辭》,都是來源于爻象。
可見,“象”為易學之根本。
沒有象,就沒有易學;沒有象,就沒有《易經》。
所以,無論是研究象數,還是考證義理,抑或解釋占卜,——讀象,都是最為根本,最為重要的方法。
到后面的課程,我們會學習一些《左傳》、《國語》當中的案例,對這一點的感受,會更為深刻。
剛才,我們的問題是,什么時候,直接用卦名,什么時候讀象呢——講到這里,大家應該清楚了吧?
任何時候,都可以用讀象的方法。
而什么時候用卦名呢,那就要看所占之事,及相關征兆,是否與卦名相應。相應就可以用卦名,不相應就不用。
因為,卦名,卦辭,彖傳,大象傳,爻辭,小象傳,這些內容,都是來自于對卦象的觀察。
時間變了,空間變了,主體變了,那么,對卦的解讀,也應該隨之發生變化。
當初創制卦名的時候,是一個吉利之象,所以,用了吉利之名,那么,由于時空不同,今天我們在具體測算某事的時候,這個卦,就未必還是吉利之象。當初創制卦名的時候,那些不吉之象,如果今天我們用來解讀某件事,由于時空的不同,它也未必不吉利。
《易經》是靈活變化的,不能用刻舟求劍的態度來學習。
比如《地天泰卦》,本來是表征天地相交通、萬物太平的一個道理,所以用了一個表示舒泰、安泰的“泰”字來做卦名。但是如果問老年男子的疾病,就未必是吉利了。從卦象上講,有乾父入坤土之象,這對于普通人家而言,當然是一件悲傷的事。
可是,如果放到大自然中來看呢,卻是一種新陳代謝,并不見得是一種壞事。非但不是壞事,生老病死,反而正是大自然演化發展的一個過程。如果人人都不生病,人人都不死亡,大家想象一下,這世界會是什么樣子。商紂王還活著,秦始皇還活著,成吉思汗,努爾哈赤,希特勒,……都活著,請問,咱們這些普通的小老百姓,還能不能活呢?
因此,一切都在流通變化之中。
“變動不居,周流六虛,上下無常,剛柔相易,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薄蠹覍@段話,是不是有了更深刻的認知呢。
如果有的話,那么,您就知道,凌音講課的時候,引用任何一句原文,都不是亂講的,都是有深意的,有所指的,只不過,沒辦法一個一個給大家解釋清楚。因為太費時間,太費篇幅。所以呢,許多內容,看似我們已經講解得很清楚,實際上,再去挖掘,還可以解讀出很多東西,需要我們大家慢慢驗證,慢慢去悟。
關于解卦的思路,這節課,就先說這三條吧。
其他的解卦思路和技巧,咱們后面的課程慢慢講。
第一講 《易經》的來龍去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