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燕梳樓
根據讀者的推薦,剛剛去看了《焚城》。
看完電影我久久沒能從災難的情緒中走出來,一直到出完字幕才緩過神來。
這部號稱亞洲首部災難大片的香港巨制,確實沒讓我失望,災難和人性環環相扣,政客與商人利害交織,我只是奇怪這么大的尺度是如何過審的。
故事設定中的香港因為勞工“撿垃圾”而引發皇后山垃圾場爆炸,堆積成山的電子垃圾持續焚燒。由劉德華飾演的專家范偉立與莫文蔚飾演的高層官員Cecilia針鋒相對,互相壓制。
一個堅持將危險物質擴散的消息告訴700萬市民,并立即疏散;一個則堅持封鎖消息以防引發市民恐慌,卻悄悄通知家人趕緊逃命。隨著一場超強臺風的逼近,使危機再度升級,香港隨時有可能變成一座“死城”。
這也是電影《焚城》的由來,意即被焚之城。而白宇飾演的消防隊長黎杰峰和他的隊員們則承擔著拯救整個城市的使命。在天災與人禍面前,他們沒有退縮,而是勇敢地留在了水庫底下,為了一座城埋葬了自己。
從來都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與西方敘事下的個人英雄不同的,電影以大量的鏡頭刻畫了消防員這個英雄群像。尤其是未日求婚那一段真的很戳淚點,每逢災難他們逆行而上,但消防員的命也是命啊。
除了情節動人細節拉滿,而且情節非常緊湊,視覺效果非常震撼。那種身臨其境的未日感緊扣心弦,隨時可能出現的爆炸聲讓人緊張到無法呼吸。在“敢死隊”進入事故核心位置,意外引發爆炸時,我手里的一桶爆米花驚落一地。
可以說,這絕對是本年度以來最好的電影,也是香港有史以來最好的災難大片,沒有之一。當然我今天不是要講電影,而是想講講電影給我們帶來的一些思考:
第一,所有災難的背后,可能都是人禍。
根據媒體采訪,《焚城》的故事并非完全虛構,而是根據事實改編。在2021年之前,一些發達國家以WTO有要求為由,將有毒電子垃圾轉運至中國香港。
什么是電子垃圾?主要包括廢舊電子產品、醫療產品、工業設備、廢金屬、廢塑料等等,這些洋垃圾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質,處理成本非常高,所以他們就把這些垃圾運到中國,把中國當成“垃圾場”。
而非法走私并處理洋垃圾的利潤率超過400%,所以就有了高培德這樣利欲熏心的奸商。所以在電影中兩次火災中,高培德都隱瞞了這些洋垃圾中含有危險物的信息,導致范偉立的妻子以及黎杰峰等一批消防員的犧牲。
隨后范偉立引咎辭職并成長為一名危機專家。他從大火中逃出來的傷員皮膚潰爛判斷,這起爆燃事故沒有那么簡單,爆炸物中應該還有更危險的危險物。果然,現場很快檢測出銫137。
幾個在垃圾場拆撿廢金屬的勞工意外發現一臺廢棄醫療儀器中的銫137,從而成為這場災難的導火索。而這些醫療垃圾的主人,正是由王敏德飾演的大資本、大奸商高培德。
當災難來臨時,老百姓先相涌入超市搶購物資,而制造災難的奸商們卻躲在豪宅里抽著雪茄喝著洋酒。對他們來說,這個城市沒了還可以換一個城市,他們的財富不會平攤給百姓,平攤給百姓的只有災難。
而這些災難,恰恰是這些奸商們制造出來的,現在卻要全城700萬老百姓為他們的罪惡買單。在他們眼中,可能普羅大眾的命根本不算命,可以像垃圾一樣隨手丟掉。
所以范偉立面對的不僅僅是與蒙在鼓里的Cecilia交鋒,還要扳倒背后的奸商高培德。而高培德則以Cecilia的老公是同謀為威脅,逼Cecilia簽下“免予調查”的條款。
看似天災的背后,其實都是人禍。因此范偉立寧愿以身觸法,拿出絕密文件公之于眾,也要把高培德送進監獄,徹底扼殺罪惡之源。
第二,災難其實距離我們并不遙遠。
研究顯示,自1992年以來,全球72%的塑料垃圾最終被運到中國內地和香港。從1995年到2016年的20年間,中國的年垃圾進口量翻了十倍,從450萬噸增長到4500萬噸。中國也一度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洋垃圾進口國家。
而黑心商人則安排工人用手分揀垃圾,直接接觸有害物。對于沒有價值的垃圾,則會直接進行焚燒,含有大量致癌物質的濃煙污染空氣和水源,導致附近居民因此患癌、致畸。而黑心商販卻賺得盆滿缽滿。
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顯然也意識到了洋垃圾的危害。2017年中國政府宣布,為了解決國內的污染問題,2018年1月起開始禁止從國外進口24種“洋垃圾”。在此后的日內瓦世貿會議上,美方代表竟要求中國取消這一禁令。
彼時美國約有三分之二的廢品在其境內處理,剩下的三分之一則出口到全球150個國家。其中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廢品出口地,占了大約40%的份額。因此,中國的“洋垃圾”進口禁令讓美國垃圾出口商措手不及。
在美國的反對下,事實上我們直到2020年底才把所有洋垃圾徹底歸入禁止進口的范圍。同時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氣候治理,反對美日等發達國家把洋垃圾傾倒到其它發展中國家,來換取自己所謂的“發展”。
盡管《焚城》是一個虛構的故事,我依然認為《焚城》是一部現實主義作品,比那些所謂的國外大片甚至比《流浪地球》更具現實壓迫感和代入感?!斗俪恰纷屛覀兊谝淮瘟私獾健把罄北澈蟮暮谏a業鏈,以及背后的巨大危害。
真相不能被忽視,更不能被掩蓋!所以我們應該感謝這部電影,警示我們災難并不遙遠。我們為什么要禁止洋垃圾,為什么反對日本排放廢水,就是不希望我們的生存環境就會同末日災難一起陷入未知。
所以我們必須要讓洋垃圾從哪里來就回到哪里去!每個國家都有責任管理好自己的廢物,而不是將問題轉嫁給其他國家。
第三,《焚城》背后,釋放著某種隱喻。
劇情雙線同步推進,一邊是一群高層管理者在會議室上演八王戰專家的戲碼,一邊是消防隊員在一線出生入死,以命換命的慷慨悲歌。
電影敘事邏輯其實很簡單,除了宏大壯觀的災難場面,在情感線上也可圈可點。尤其對于人性的刻畫可謂入木三分。
在消防員的群像的塑造也可圈可點。生死關頭,沒有以往強調個人英雄主義的敘事,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成長線,真實而立體。在逃生與拯救城市之間,允許有人選擇離開,也有人毅然選擇了留在水庫下方,親手按下啟爆按鈕,決絕地和親人告別。
尤其是白宇飾演的消防隊長黎杰峰,和媽媽通話那段太戳淚點了。消防員的命也是命,他們也是父母孩子,也有自己心愛的人啊。范偉立手上的兩個婚戒,末日求婚的血染浪漫,都get到我的淚點。
其實更多的是代入。如果真的面臨末日,在逃生與拯救之間,我們會如何選擇。是為了使命犧牲自己,還是為了親人逃出生天。是和你信任的人死在一起,還是為了一己之利漠視生命。
“焚城”往往被視為一種徹底清除舊秩序的方式,意味著重構和犧牲。它告訴我們,財富不能平攤,憑什么災難要平攤?真的進入末日災難,無人可以幸免。
所以這部電影不僅僅只是個商業大片,我認為背后更有著某種隱喻,某種歷史期待。
它讓我們思考,如何去對待地球,去對待城市,去對待我們的親人。
《焚城》確實給了我們很多驚喜。作為“勞?!钡膭⒌氯A,這些年的作品不少,但我認為這是他最好的一部作品。同時這部電影還作為香港首部災難片,被賦予拯救香港電影的重任。這兩天,還看到華仔在臺北演唱會上演唱歌曲《中國人》,彰顯出身為中國人的驕傲與自豪!
電影自點映以來,可以說是口碑炸裂好評如潮,淘票票平臺9.5高分,香港點映評分逆漲至9.9。制作上,電影有大量特效鏡頭非常過癮;劇情上,對峙高層、扳倒奸商的戲碼也讓人爽到爆。
最難能可貴的是,這部以“洋垃圾非法走私,危險物質泄露”為題材的災難電影,并非西方敘事下的無厘頭,而是實打實扣在香港這個城市上的末日災難,所以也更接近于現實,更具壓迫感。
而這部電影真正的尺度我認為更在于對洋垃圾危害的反思與警示。我們曾吃過被發達國家傾倒洋垃圾的虧,這種“虧”就像影片中的“絕密資料”不為人知,如今公之于眾,更顯大國責任。
事實上這些年中國政府積極參與全球氣候與環境治理,致力構建命運共同體,這既是對發達國家以犧牲發展中國家為代價換取發展的警告,也彰顯著中國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擔當。
因此,這是一部具有超強現實意義與社會價值的電影,也是非常值得帶老人孩子全家一起看的大片:垃圾不能隨便撿,保護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如果真有一天末日降臨,請相信政府相信良知:只有彼此信任,才能共度難關;只有相互拯救,才能彼此成全。
最后說一句,希望所有磚家叫獸們,都能從范偉立身上找到自己丟失的風骨,做一名真正的專家、教授——
不向權貴而折腰,只為蒼生說真話!
上一篇:日本電影史上,這部電影也是留名的
下一篇:剛火一年,這就被封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