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孫不熟團隊 城市戰爭
中國最有錢那些人,都分布在哪些城市?
近日,胡潤研究院發布《2021中國高凈值人群家族安全報告》,將富有家庭按凈資產數量分為四檔:
1.富裕家庭:擁有600萬人民幣凈資產的家庭
2.高凈值家庭:擁有千萬人民幣凈資產的家庭
3.超高凈值家庭:擁有億元人民幣凈資產的家庭
4.國際超高凈值家庭:擁有3000萬美元凈資產的家庭
可能有人會問家庭凈資產指什么?
報告稱:“家庭凈資產是指家庭所擁有的能以貨幣計量的財產、債權和其他權利的總和減去家庭總負債。“
計算公式為 : 家庭凈資產 = 家庭總資產 - 家庭負債額度。
家庭總資產包括房產、存款、股票和債券的投資凈值、保險單的現金價值、專利等無形資產的估計價值等。
京滬港一騎絕塵,廣深處在第二陣營
按照這個標準,在北京、上海、深圳、廣州、杭州、蘇州、南京、廈門等熱點城市的中心城區,隨便一套房產的估值都超過600萬,如果你擁有其中一套(無房貸),哪怕你的存款是零,就算是“富裕家庭”了。
在中國,這類“富裕家庭”的總量是多少呢?胡潤研究院統計到的數據是501萬戶(統計截至2020年底)。
比富裕家庭高一檔的是“高凈值家庭”,這個門檻是家庭凈資產超過千萬元,全國共有202萬戶。
凈資產過億的“超高凈值家庭”,全國共有13萬戶。
凈資產超過3000萬美元(折合1.9億元)的國際超高凈值家庭,全國共有8.6萬戶。
《2021中國高凈值人群家族安全報告》主要對凈資產超過千萬的“高凈值家庭”進行了數據挖掘,發現這些家庭的分布情況如下
圖源:《2021中國高凈值人群家族安全報告》
如上所示,高凈值家庭最多的城市,第一梯隊是北京(29.4萬戶)、上海(25.5萬戶)、香港(22.3萬戶)。
這三座城市的高凈值家庭都達到了20+萬戶,呈現“一騎絕塵”之勢。
然后,高凈值家庭的城市分布出現了明顯斷層。
京滬港之后,“8萬-20萬戶”這一區間的城市居然空缺,這三座城市在全國的超一線地位,一目了然。
第二梯隊有兩個城市,深圳(7.57萬戶)、廣州(6.89萬戶),它們的高凈值家庭都達到了5萬+戶。
第三梯隊,杭州(4.82萬戶)、寧波(3.6萬戶)、臺北(3.3萬戶)、佛山(3.13萬戶),它們的高凈值家庭都達到了3萬+戶。
第四梯隊,天津(2.64萬戶)、東莞(2.5萬戶)、蘇州(2.49萬戶)、溫州(2.14萬戶)、紹興(2.02萬戶),它們的高凈值家庭都達到了2萬+戶。
四個寶藏城市:佛山、東莞、溫州、紹興
看完這個分布圖,最大的感觸是,佛山、東莞、溫州、紹興真是藏富于民的寶藏城市。
在GDP排名中,東莞、溫州、紹興分別位列第13、24、第30、第36名,但在高凈值家庭分布榜中,排名跨越式提升,分別是第9、第11、第13、第14名。
這些城市都是缺乏政策支持的普通地級市,但民營經濟發達,藏富于民,所以高凈值家庭居然超過不少中心城市與副省級城市。
相比而言,中西部GDP靠前的大城市,這次表現不如人意。
重慶,2020年GDP排名全國第5,在高凈值家庭分布榜中僅排名第15;
成都,2020年GDP排名全國第7,在高凈值家庭分布榜中僅排名第20;
武漢,2020年GDP排名全國第9,在高凈值家庭分布榜中暫時無緣20強。
為啥會出現這種情況?
分析認為,這與各大城市的經濟結構有較大關系。
高凈值家庭主要分布在民營經濟發達的城市,而不一定是GDP比較高的城市,這是兩個概念。
東莞、溫州、紹興這些城市的GDP并不算很高,但民營經濟發達,藏富于民,所以高凈值家庭多。
而中西部城市,GDP雖然高,但主要是基建固投、國企大項目拉起來的,所以民間富裕家庭不是特別多。
此外,根據榜單信息,我們算了下二十座城市高凈值家庭數量的同比增速,得出幾個有趣的信息。
前二十強中,成都,是我國高凈值家庭數量增速最快的城市,高凈值家庭數量同比增長3.77%,在二十座城市中增速最高,堪稱2020年度最牛“造富之城”。
重慶也增速較快,高凈值家庭數量同比增長3.38%,增速處于二十座城市前列。
這說明,成都、重慶近幾年的民營經濟發展較快,正在加速造富。
二十強中,造富速度在3%以上的還有:
紹興(同比增長3.59%)、南京(3.47%)、寧波(3.45%)、杭州(3.43%)、溫州(3.23%)。
據此估算,溫州、紹興在高凈值家庭分布榜中,還將更上一層樓。
高凈值家庭數量,北京為何超廣東、浙江?
再來看看高凈值家庭的省份分布情況
圖源:《2021中國高凈值人群家族安全報告》
北京超過廣東、上海、浙江、香港、臺灣、江蘇,是我國高凈值家庭最多的省份。
北京高凈值家庭為什么最多?一個重要原因是,北京擁有全國最多的科技公司,這類公司一旦上市,就可以批量造富。北京擁有境內外上市公司749家,遠超上海(587)、深圳(511)。
僅次于北京的是廣東,截至2020年底,廣東共有29.1萬戶凈資產過千萬的高凈值家庭。
此外,浙江有19.9萬戶高凈值家庭、江蘇有11.8萬戶高凈值家庭。
這三個省份中,又數浙江的尖子生最多。
在高凈值家庭TOP20城市中,浙江獨占6席,分別是杭州、寧波、溫州、紹興、嘉興、臺州,是上榜數目最多的省份。
相比而言,廣東占四席,為深圳、廣州、佛山、東莞。
江蘇,占據三席,分別是蘇州、南京、無錫。
浙江,不愧是共同富裕示范區,省內富裕的均衡度最高。
值得注意的是,浙江還是2020年我國高凈值家庭數量增長最快的省份,2020年高凈值家庭增加了6000戶,同比增長3.11%,增速全國第一。
究其原因還是民營經濟好,浙江是全國民營經濟最活躍的省份之一,只有廣東、福建可以媲美。
高凈值家庭主要從事什么職業?企業主占比減少,職業股民增多
再問一個有趣的問題,高凈值家庭都在從事什么職業呢?
從高到低分別是:企業主、大型企業高管、股民、房產投資者。
企業主依然是高凈值家庭最愛的職業,占比約60%。
不過,受到疫情對民營經濟的影響,企業主占全部高凈值家庭職業的比例,同比減少了約5個百分點。
然后,大型企業集團、跨國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金領階層,約占20%,和上年持平。
從事股票、期貨等金融投資的職業股民,占比約10%。由于受A股過去兩年較高漲幅的影響,職業股民占比增加5個百分點。
房產投資者約占10%,和上年持平。
具體看下圖↓
圖源:《2021中國高凈值人群家族安全報告》
高凈值家庭喜歡買什么?
高凈值家庭的消費方式是咋樣的?
從投資品來說,他們最喜歡買A股(36%)、保險(28%)、銀行理財(28%)。
“安全”,已經超越“增長”,連續兩年成為高凈值人群最為看重的投資理財目標。
過去3年,我國高凈值投資者的綜合平均年華收益率約12.9%。
未來一年,他們的理財投資增配意愿最強的分別是A股(36%)、保險(28%)、銀行理財(28%)。
值得一提的是,保險,是高凈值人群資產配置的心頭好。
97%的高凈值人群為自己或家人購買過保險。而且,凈資產越多的家庭,保費支出也越高。
從富人愛買的汽車、手表、珠寶來說,高凈值人群最喜歡的汽車、手表、珠寶品牌分別是保時捷、百達翡麗、寶格麗,而且連續多年蟬聯。
比較有意思的是,在121個與高品質生活方式相關的商品中,華為MateX2、上海世茂濱江、五糧液52度十年是三個漲幅最大的商品,漲幅分別達44.6%、38.6%、33.9%。
所以,想買“奢侈品”又想保值升值的朋友,知道該買什么了吧。
現在,一起來看看高凈值人群都在買啥奢侈品?
這是高凈值人群常買的房子與汽車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