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去杠桿,一面強化品牌,王健林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
近日有外媒報道,萬達集團計劃解散和外國連鎖酒店管理集團的合作關系,獨立經營約10家旗下的豪華酒店,并打算獨立經營未來所有開業的新酒店。
此前,萬達通常采取與雅高、喜達屋、希爾頓、凱悅、洲際等國際酒店管理集團合作的方式運營酒店,人們熟知的萬達索菲特、萬達希爾頓均是如此。
謀求“單飛”,酒店自營一直是王健林的目標,在2012年萬達的一次內部會議上,王健林曾對托管模式發出質疑,“如果一個業主有幾家酒店,可以委托國際酒店管理集團,可以理解,但如果有幾百家,仍然委托其他酒店集團來管理,不可以接受,甚至是一種恥辱?!?/p>
2016年8月,太原萬達文華酒店開業,這也是萬達第一家自有品牌酒店,拉開了萬達自有酒店品牌自主管理經營的序幕。同年,萬達一共開業了6家自有品牌酒店??v觀國際知名酒店品牌不難發現,自有物業其實占有比例很低,重點在于酒店管理而非酒店投資,而品牌就是輕資產的前提。
由于托管模式對于酒店硬件設施要求較高,加上高管薪酬普遍較高,所以運營成本普遍比自主運營要高,因此努力發展自主運營能力也是酒店從業者普遍追求的目標。
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擺脫了國際酒店品牌的助力,很多國內酒店過的并不好。一位國內品牌酒店總裁向網易房產介紹,一般國際酒店擁有強大的銷售系統和會員系統,尤其在一二線城市的核心地段,有時甚至30%-40%客源都來自國外運營商。此前在北京、深圳一些經歷“換牌”酒店都遭遇了單店經營業績下降。
一位熟悉萬達酒店的人士透露,“現在萬達在外托管的酒店數量應該只有個位數,此時收回運營權大概率是一些三四五線城市的酒店,對于這些城市的酒店運營,國際品牌對于業績貢獻的作用本身就不大?!?/p>
2017年,富力以199.06億元收購萬達商業77個酒店全部股權,但酒店的管理合同不受資產轉讓的影響。萬達不斷加快輕資產步伐過程中,萬達酒店發揮了關鍵作用,依靠品牌管理實現利潤成為大勢所趨。有業內人士指出,即使萬達想要去杠桿,做輕資產,但依舊要保留一部分重資產的酒店運營,因為如果做純粹的輕資產,業主對品牌的信任度也會下降,只不過此時保留一部分重資產,品牌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其實萬達對于外管酒店“換牌”行動早就開始。2013年1月,位于北京石景山區的萬達鉑爾曼酒店正式更名為北京萬達嘉華酒店,成為萬達首家由外管酒店“換牌”的自營酒店,此前,該酒店已由法國雅高集團管理了5年。
今年1月1日,原北京萬達索菲特大飯店正式換牌,更名為北京文華酒店,這也是萬達旗下自主運營管理的第19家萬達文華酒店。
換牌后的北京萬達文華酒店
成立于2012年的萬達酒店管理公司,目前共有四個酒店品牌:奢華酒店品牌—萬達瑞華、豪華酒店品牌—萬達文華、高端酒店品牌—萬達嘉華,以及精選酒店品牌—萬達錦華。
2017年之前,萬達酒店遍布伊斯坦布爾、倫敦、洛杉磯、芝加哥、悉尼和黃金海岸等多個海外城市,不過經歷風波的萬達將大部分海外資產出售。今年1月16日,萬達以3560萬英鎊(約合人民幣3.15億元)出售公司在英國倫敦的項目—萬達One Nine Elms(萬達·倫敦ONE)60%的股權,余下的40%股權也已簽訂出售協議。1月29日,萬達再度宣布出售旗下位于澳大利亞的兩個項目。
萬達一邊在出售海外重資產,一邊也在對外輸出品牌輕資產。2017年2月,首家海外(伊斯坦布爾)品牌輸出酒店正式簽約,成為首家向海外實現豪華酒店管理輸出的中國企業。
2017年萬達酒店發展年報顯示,目前美國芝加哥項目為萬達在海外唯一剩下的物業項目。目前萬達酒店發展是萬達集團在香港唯一的上市平臺。
在2017年工作總結上,王健林曾說,“萬達賣酒店,我們搞酒店建設、管理的很多同志都說,賣了是不是太可惜?萬達酒店是建得不錯,成本也很低,但是酒店整體年平均回報率低于4%,全部酒店每年吃掉十幾個萬達廣場的凈利潤。”
今年3月,萬達商業地產公告稱,為貫徹公司發展戰略,公司更名為大連萬達商業管理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更名后的商業管理集團以輕資產為主、重資產持有為輔,定位商業物業持有及管理運營,將是萬達集團核心企業,使公司戰略更清晰,商業模式更純粹,也為了使市場估值更高。
盡管萬達宣稱希望成為中國最大的豪華酒店管理公司,但一些資金雄厚的開發商也已經開始布局自主品牌酒店業務。2017年,世茂宣布其首家委托管理輸出酒店-臨沂濱河世茂睿選酒店正式簽約,也是世茂在酒店輕資產上邁出的第一步。今年擅長超高建筑的綠地也宣布旗下委托洲際酒店集團管理的上海梅隴智選假日酒店的管理合同正式結束,并在收回管理權后,正式將酒店更名為上海梅隴綠地鉑派酒店。
據王健林介紹,萬達酒店管理公司2017年首次實現公司整體盈利,新簽約委托管理高星級酒店10家。自從酒店管理公司班子調整以后,業績非常喜人,去年下半年酒店業績大幅增長,幾乎全部酒店都實現盈利,絕大多數酒店利潤實現比較快的增長。今年萬達要新簽約15家高星級酒店委管合同,未來目標是“盡早做到管理百家高星級酒店”。
然而根據萬達2017年業績公告顯示,資產凈值30.53億港元,全年營收2.13億港元,毛利潤1.52億港元,非流動資產總值45.2億港元,流動資產總值147.3億港元,總負債161.96億港元,虧損8.39億港元,歸屬母公司虧損4.7億港元。
對于虧損原因,萬達方面表示,2017年出售的英國倫敦項目、澳大利亞黃金海岸及悉尼項目均會產生利潤,但由于會計年度結算時間差問題,未能算作錄得利潤并入2017年年度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