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湖南小伙陳建雄到女友內蒙古老家提親。女友家長輩提出,結婚前需要給20萬元彩禮,并購買“三金”(金戒指、金項鏈、金耳環),還要求在長沙買100平方米以上的房子,男方出首付。
“這對我來說壓力太大了,這些錢加起來得有近百萬元,就算‘咬咬牙’也拿不出這么多,只能想辦法四處去借?;檫€沒結,就得先欠一屁股債?!标惤ㄐ壅f,面對“天價彩禮”,他有些不知所措,也不知道該怎么和家人溝通。
近年來,相關部門和一些地區加大對高額彩禮綜合治理,取得了一些成效。但與此同時,“天價彩禮”也衍生出各種新變種。
記者采訪發現,相比于傳統的給大額現金、購買“三金”,如今有些地方“天價彩禮”衍化成房子、車子、存折等。
例如,在山東、河南、甘肅一些縣區,彩禮存在“萬紫千紅一片綠”“一動不動”等說法,其中“萬紫千紅一片綠”是根據人民幣顏色而來的通俗說法,包括一萬張5元、一千張100元和若干50元,算下來超過15萬元;“一動”則指小轎車一輛,“不動”指在城區有一套房子。
在一些地方,索要彩禮方式也在改頭換面,男方要將一定數額的錢放在存折或者銀行卡里,婚前給到女方手中?!坝卸嗌馘X不公開,但是彼此心知肚明,主要是看男方的誠意,也為了避免結婚當天男方反悔不給?!币晃皇茉L對象說。
為了讓“天價彩禮”變得“名正言順”,一些農村地區將彩禮改稱“恩養錢”。受訪對象表示,男女訂婚時在明面上不提“彩禮”二字,雙方家庭也不直接對外說要多少錢娶媳婦,改成報答女方父母養育之恩的錢。在一些地方,男方婚前要為女方或女方父母購買大額保險。
不少鄉鎮干部說,這些變相彩禮其實和原來的現金并無兩樣,這些所謂的“習俗”也并非真正的民俗,但鄉鎮政府、民政等部門一旦進行制止或約束,往往會被村民指責“破壞習俗”,因此往往“睜一只眼閉一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