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晚,我國北部黑龍江漠河、大慶,內蒙古騰格里、根河等地網友都拍到了極光,甚至北京懷柔、門頭溝也記錄到了極光現象。
據門頭溝區政府官方微博消息,12月1日19點57分,百花山西北部靈山方向,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職工楊南拍攝到罕見的極光現象(照片中紅色的部分)。據國家天文臺工程師李正介紹,這是有攝影技術以來,第一次全市大范圍同時記錄到極光現象。另據天文攝影師浦石介紹,此次太陽活動,在北京拍攝到極光非常難得,要想觀測極光,需要到海拔較高且暗夜環境極好的地方,百花山地區有得天獨厚的海拔和暗夜優勢,對極光觀測非常有利。
門頭溝區政府官方微博截圖
中國國家地理頻道的微博也轉發了天文攝影師浦石12月1日19點52分在北京懷柔拍攝的極光現象照片。
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工程師韓大洋1日深夜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最新會商結果,此次地磁暴仍將持續一段時間,但規模和強度超過之前的可能性不大。對于北京懷柔拍攝到的照片是否為極光,他認為需要更多的資料確認。
此次極光是地磁暴的“杰作”
據報道,近20年來,我國只有2003年和2015年等出現了為數極少的極光影像記錄。攝影愛好者表示,我國出現極光很罕見,此次在北京可觀測到極光更是罕見。
12月1日晚,百花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附近拍攝到極光。圖/門頭溝區政府官方微博
根據空間天氣預報,11月30日、12月1日、12月2日連著三天可能出現地磁暴活動,預計12月1日地磁暴強度最強。
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工程師韓大洋此前在采訪中介紹,極光出現的區域一般位于地球南北極區附近的極光卵,其對應的地磁緯度范圍在65度到75度,而我國緯度最高的漠河,也只有53度左右,因此一般難以出現極光。此外,出現在我國的極光往往不強,霧霾、人類照明等情況都會遮擋原本就微弱的極光,不易觀察到。
極光往往是伴隨著地磁暴一同發生的。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介紹,根據對過去幾天空間天氣監測資料的分析,太陽分別在UT(世界時)11月27日5時、21時、22時,以及11月28日20時左右,先后四次爆發日冕物質拋射(CME)。
韓大洋介紹,當攜帶太陽能量的物質以數百米每秒的高速飛離太陽表面時,就會形成類似爆炸的沖擊波,快速傳遞到太陽系各處,地球磁場會發生方向和大小的明顯變化,地磁暴隨之發生了。當那些太陽高能物質隨地球磁場進入大氣層,并與氣體微粒發生碰撞時,就會發生極光現象。
此前,國家空間天氣監測預警中心預計稱,11月30日、12月1日、12月2日三天可能出現地磁暴活動,其中,12月1日可能發生中等以上地磁暴甚至大地磁暴。在此影響下,空間站可能因大氣拖拽造成軌道高度下降,我國北部如黑龍江、新疆的部分地區有機會看到極光。
為什么在我國看到的極光大多是紅色?
中國國家地理在其官方微博解釋,極光是地球磁層受到太陽帶電粒子擾動時產生的發光現象。太陽帶電粒子沿著地球兩極的磁力線沉降到高層大氣中,與中性大氣中的粒子碰撞,激發電子能級躍遷,從而產生不同顏色和形態的光。
大部分極光集中在地球上方的90-400公里。如下圖人類觀測極光示意,其中在300公里以上,極光以淺紅色為主,200-300公里以深紅色為主,100-200公里以綠色為主,100公里以下則是藍色、紫色或多種顏色混合的深紅色。
為什么在中國看到的極光大多是紅色,而在北極圈內看到的是綠色?這主要是因為地表有一定弧度,使得地球本身會遮擋一部分遠方的物體。如果觀測點離極光太遠,就只能看到高度更高的紅色極光了。
新京報記者 王景曦
編輯 劉夢婕
下一篇:北京出現極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