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江蘇銀行發布2023年三季報。報告期內,江蘇銀行實現營業收入586.78億元,同比增長9.1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6.54億元,同比增長25.21%。年化ROE為18.08%,年化ROA為1.12%,分別同比提升1.53和0.10個百分點。報告期末,該行不良貸款率0.91%,較上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378.12%,較上年末提升6.46個百分點??傮w看,江蘇銀行各項業務繼續保持了穩健增長的良好態勢,三季報業績可圈可點。
服務實體經濟成效明顯,資產規模保持穩健增長
近年來,江蘇銀行堅守服務實體經濟定位,集聚更多資源投向先進制造業、小微、綠色等重點領域,在助力強鏈補鏈延鏈、科技自立自強、綠色低碳轉型等方面取得實效。報告期末,該行制造業貸款余額2396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3.71%;小微貸款余額628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86%,其中,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674億元,較上年末增長20.90%;綠色信貸余額2928億元,較上年末增長45.30%。
結合內外環境和行業背景分析,或得益于江蘇實體經濟旺盛需求和自身長期以來的轉型定力,江蘇銀行在復雜多變的外部形勢下依然展現出很強的發展韌性和成長性,業績穩居行業頭部水平。截至2023年三季度末,該行資產總額3.34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95%;各項存款余額1.90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7.12%;各項貸款余額1.79萬億元,較上年末增長11.55%。
據了解,江蘇銀行持續完善金融服務方案,深化集群平臺、創新載體、鏈主企業等渠道合作,系統推進產業鏈研究,在強韌性、強賽道、新業態等產業領域中,全力搶抓政策機遇和業務機會,在全力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中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
經營效益穩步提升,價值創造能力進一步增強
從市場數據看,三季度以來,受息差下行和8月以來債市波動等因素影響,上市銀行業績整體承壓。但從各項盈利指標看,江蘇銀行經營業績明顯好于上市同業。報告期內,江蘇銀行實現營業收入586.78億元,同比增長9.15%,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56.54億元,同比增長25.21%。
進一步分析發現,良好的經營韌性或與江蘇銀行不斷優化業務結構息息相關。三季報數據顯示,在江蘇銀行3.34萬億元的總資產中,信貸資產1.79萬億元、金融投資資產1.16萬億元,兩者合計占到總資產近九成。其中,信貸資產結構大致為小微三分之一、零售三分之一、大公司三分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兩項核心盈利效率指標,凈資產收益率(ROE)、資產收益率(ROA)在投研領域備受關注,江蘇銀行在上述方面的表現不僅跟自身相比持續提升,即便在行業橫向比較下也處于不錯的水平。報告期內,該行年化ROE為18.08%,同比提升1.53個百分點,年化ROA為1.12%,同比提升0.10個百分點,從已知數據看,上述兩項指標排在行業前列。
資產質量保持穩定,風控能力持續精進
眾所周知,資產質量是銀行基業長青的生命線。縱觀江蘇銀行近年來的發展,在規模、效益保持穩健增長的同時,該行風險管控的全面性、有效性不斷精進提優,這種“穿越周期的穩”能讓其自身經營經得起經濟周期的考驗。
數據顯示,上市七年來,江蘇銀行不良率逐年下降,撥備覆蓋率穩步提升,資產質量穩居行業第一梯隊。截至三季度末,江蘇銀行不良貸款率0.91%,較上年末下降0.03個百分點,撥備覆蓋率378.12%,較上年末提升6.46個百分點。各項資產質量先導指標趨勢良好。
從更長周期看,江蘇銀行在近兩年來的定期報告中多次提到積極推進智慧風控轉型,系統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金融科技,持續迭代風控模型、優化風控系統,構建了“集中式、矩陣型”的風險管理組織架構和“橫到邊、縱到底”的全面風險管理體制機制,風險防控能力不斷增強。
“兩件大事”圓滿完成,長期可持續發展值得期待
細心的投資者會發現,近段時間江蘇銀行密集披露了不少公告,其核心主要圍繞兩件事:第一件是新一屆董事會完成換屆。此次三季報是新一屆領導班子上任后交出的第一份成績單,不難看出,其依然保持了良好的經營穩定性和業績成長性;第二是200億元可轉債完成轉股。公開信息顯示,蘇銀轉債最終轉股比例為99.98%,位列滬市歷史前三、在近20年發行的滬市可轉債中最高,同時也是近四年來唯一通過市場化手段達成可轉債強贖的上市銀行,示范效應明顯。截至三季度末,江蘇銀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已經達到9.40%,創近年來新高。
從專業機構的分析觀點看,作為頭部城商行,江蘇銀行區位優勢顯著,經營韌性強,業績增長穩定性好。隨著董事會換屆完成、可轉債順利轉股,市場原有的顧慮因素已經消除,江蘇銀行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將會更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