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相關成果在《細胞·發現》上發表 采訪對象供圖
糖尿病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由于患者長期血糖控制不佳可導致失明、腎衰竭、心腦血管意外、截肢等嚴重并發癥,甚至可造成酮癥酸中毒或無意識低血糖而致死。
記者今天從海軍軍醫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上海長征醫院)獲悉,該院殷浩教授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程新教授團隊,在國際上首次利用干細胞來源的自體再生胰島移植,成功治愈胰島功能嚴重受損糖尿病病人,目前該患者已徹底脫離胰島素長達33個月。
相關成果近日在線發表在權威雜志《細胞·發現》(Cell Discovery)上。
我國是糖尿病第一大國,患者多達1.4億,其中約4千萬需終身依賴胰島素注射治療(包括所有1型以及約30%的2型)。血糖難以控制的嚴重患者,只有通過從捐獻的胰腺中提取胰島組織并微創注射的移植療法方可有效治療,從而避免并發癥的進展。然而,受制于供體嚴重匱乏、胰島分離技術復雜等因素,目前臨床需求很難滿足。因此,如何在體外規?;卦偕艘葝u組織,成為一項世界性的學術難題,并得到廣泛關注。
上海長征醫院器官移植中心主任殷浩教授介紹,相關科研團隊歷經十余年潛心研究,利用患者血液PBMC重編程為自體iPSC細胞,并使用國際首創技術使之轉變為“種子細胞”即內胚層干細胞(Endoderm stem cell, EnSC),最終實現在體外再造胰島組織(E-islet)。該項技術已趨于成熟,是再生醫學治療糖尿病領域的重大突破。
該項技術的首例受益者為59歲男性,有25年2型糖尿病病史,并發展為終末期糖尿病腎病(尿毒癥),2017年6月出現終末期糖尿病腎病并接受腎移植。但由于其胰島功能近乎衰竭,每天需要多次注射胰島素,未來存在極大的糖尿病嚴重并發癥風險。
2021年7月,由于對低血糖的擔憂以及考慮血糖控制不佳對供體腎臟長期生存的不利影響,該患者在上海長征醫院接受了自體再生胰島移植治療,術后第11周即開始完全脫離外源胰島素,其口服降糖藥(拜糖平、二甲雙胍)術后逐步減量,并在第48周和56周實現徹底撤藥??崭辜安秃驝肽等關鍵指標較術前顯著提高,證實胰島功能得到有效恢復;腎臟功能等隨訪指標均處于正常范圍,也提示該療法可避免糖尿病并發癥的進展??偟膩碚f,這是國際上首次使用自體衍生胰島治療胰島功能受損的T2D患者的人體組織替代療法。
團隊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教授程新于2012年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內胚層干細胞(EP cells)及其改良類型EnSC,其在胰腺、肝臟等定向分化的特異性及體內安全性方面具有優勢,是體外規?;偕葝u、肝臟等組織的優選種子。在此基礎上,程新教授還成功建立了GMP條件下的規?;ㄏ蚍只w系,可實現規?;a,在攻克糖尿病領域,向前邁進了里程碑式的一步。
據悉,除了首例嚴重2型糖尿病患者,聯合團隊也成功開展并治愈了多例脆性1型糖尿病患者。殷浩表示,未來課題組將聚焦干細胞來源再生胰島組織的相關研究,進一步開發無需免疫抑制的“通用型”再生胰島組織,從而為廣大長期依賴胰島素注射的糖尿病患者提供新的治愈療法。
新民晚報記者 郜陽 通訊員 王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