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注意的是,受金價高位運行影響,越來越多境內消費者的黃金投資對象,正從金飾品轉向黃金ETF。
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報告顯示,相比一季度國內黃金ETF的總持倉量同比增加5.5噸(至67噸),4月國內黃金ETF迎來大筆資金流入,令其黃金總持倉量單月大漲約24噸,創下單月資金流入最高記錄。
上述國內黃金ETF人士向記者透露,這令他們相當震驚。
通過市場調研,他們發現民眾之所以突然熱衷投資黃金ETF,一方面是因為他們繼續看漲黃金價格,另一方面是投資黃金ETF的“操作成本”明顯低于投資金飾等實物黃金。
具體而言,一是實物黃金回收需面臨額外的加工費、手續費損失,但黃金ETF在這方面的交易成本明顯較低;
二是黃金ETF的可變現性明顯好于實物黃金。
一位多策略私募基金經理向記者透露,4月他們也增加了黃金ETF配置,在當時權益類市場波動加大的情況下,增持黃金ETF無疑是勝算較高的投資。
相比機構投資者,消費者配置黃金ETF的熱情似乎更高。
原因是越來越多消費者在看漲未來黃金價格,卻不想購買昂貴金飾品的情況下,會將目光瞄準黃金ETF。
此外,越來越多國內消費者還對投資屬性較強的金條金幣有著強烈的投資興趣。
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一季度,中國金條和金幣需求為110噸,同比激增68%,創下2013年以來的一季度最佳表現。
一位銀行貴金屬部門人士向記者透露,受金價上漲影響,一季度他們的金條銷售量同比大增,不少高凈值投資者紛紛一口氣購買近百克金條,作為重要的資產保值增值工具。
此外,他們多家分行的貴金屬柜臺金條因銷量大增而一度“斷貨”,目前他們正委托相關企業加快大克數金條的生產。
不過他也承認,自己也遇到金飾加工企業的“煩惱”——由于金條加工費收入較低,銀行貴金屬部門也面臨“金條銷量大增,但加工費收入不高”的窘境。
但令他更煩惱的,是今年一季度金條熱賣,將導致明年銀行總部下達更高的黃金銷售指標,如何完成這個KPI,又是一大嚴峻挑戰。
作者丨陳植陳思琦實習生張曉慧
截至5月6日15時,倫敦黃金現貨交易價格報在2313.32美元/盎司,較4月中旬創下的歷史最高值2431.41美元/盎司回落逾100美元。受此影響,黃金產銷驟起波瀾。
需求斷崖下跌
水貝“淚如雨下”
面對金價回落,國內多家金店負責人感慨“五一”假期金飾銷售相當清淡。
“盡管我們在金飾加工費方面做了一些價格讓步,但面對每克足金(首飾金)仍高于600元人民幣/克,不少消費者依然望而卻步?!币晃蝗A東地區金店負責人告訴記者。
廣東人李某2021年畢業后來到水貝,經營一家黃金店鋪。李某告訴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前兩個月黃金價格漲得太快,店里客人少了有一半,“黃金首飾只對要結婚的人來說是剛需,其他人就是逛一逛看看款式,問完價格偏高,那就再等等。”
李某的店鋪位于水貝萬山其中一座商場的一樓電梯處,一下午都冷冷清清,很少有顧客駐足,“這次五一又趕上下雨,顧客都不如以往(金價上漲以前)周末人多?!?/p>
水貝一些黃金首飾柜臺前顧客寥寥。攝/張曉慧
對黃金終端賣家而言,金價上漲不見得是好事。李某告訴記者,相比于服裝、化妝品行業,黃金是“保值”的,但只有賣出去才能賺到這筆金價暴漲后的差價,現在價格高賣不出去,還要承擔經營成本,漲再多,價值都是“虛”的。
越來越多金店也紛紛大幅度減少“五一”假期的金飾備貨量。
一位金飾加工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4月以來,來自金店與金飾零售商的金飾品訂單明顯大幅回落,原因是他們認為在金價高位運行環境下,“五一”假期金飾銷售前景不夠樂觀。
“目前,我們主要批量生產金條金幣維持日常運營,但金條金幣的加工費收入明顯低于金飾品,導致我們日子也不好過?!彼蛴浾咧毖浴?/p>
世界黃金協會發布的2024年一季度《全球黃金需求趨勢報告》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國境內金飾需求為184噸,相比2023年一季度同比下降6%。此外,一季度中國金飾銷量呈現大起大落趨勢——由于金飾零售商在2月春節假期前積極補貨,1月成為眾多金飾批發商和制造商有史以來最繁忙的開年月份;但隨著3月金價飆升,金飾需求呈斷崖式下跌,導致一季度金飾消費總量并不突出。
水貝加工費大跳水
賠本賺吆喝?
多位金飾加工企業人士向記者感慨說,今年以來,金飾銷售需求經歷“大起大落”。
“2月春節假期前,下游金飾零售商的積極備貨,令我們差點應接不暇,但3月金價啟動飆漲行情后,來自下游金店與金飾零售商的金飾訂單大幅跳水回落。”上述金飾加工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以往,較大規模的金店每月要備貨約10公斤金飾品,但3月以來,他們的備貨量僅有2—3公斤,且“五一”假期前的金飾補貨熱情尤其疲弱。
這位金飾加工企業負責人直言,這也造成不少金店與金飾零售商開始“比拼”加工費。
一位水貝地區金店人士告訴記者,相比其他地區金店即便給出各種金飾品價格優惠,但仍將金飾品加工費努力維持在約百元/克,水貝地區個別中小金店竟然將古法金飾品加工費調降至3—5元/克。
他直言,在國內其他地區金店金飾品銷售相對冷清的情況下,水貝地區憑借較低的金飾品單克銷售價格(因為金飾品加工費大幅調低),仍能吸引眾多消費者前往購買黃金,
令當地部分商場調高金店柜臺租金,成為當前金飾品銷售清單環境下的一大“奇特景象”。
5月4日前來水貝選購黃金的消費者。攝/張曉慧
這也引發不少金店好奇——在將古法金加工費降至3—5元/克后,這些金店如何盈利?因為這個加工費意味著他們很可能賠本賺吆喝。
記者多方了解獲悉,不排除這些金店背后的金飾加工企業可能此前在黃金價格相對較低時,通過貸款采購了一批黃金原材料,如今他們通過大幅降調加工費(令金飾品單價較低)加快銷售力度,迅速回籠資金償還貸款,而此前較低的黃金原材料采購價格,也讓他們有較大的獲利空間填補加工費大幅降調的“損失”。
“但是,這類金飾品(加工費僅有數元/克)總量不會很大,很可能是一些中小金飾加工企業為了回籠資金而采取的低價促銷措施。”前述金飾加工企業負責人告訴記者,為了在金價高企環境下尋求新的金飾銷售空間(以增加金飾加工費收入),目前越來越多水貝地區金飾加工企業紛紛加大重量較輕、單件價格較低的硬足金飾品生產力度。
所謂硬足金,主要是通過工藝創新增加金飾品硬度,從而令金飾加工企業使用更少的黃金材料,制造更多款式與更加輕量的金飾品,既能滿足消費者對金飾的佩戴需求,又能降低金飾品價格以滿足消費者的購買預算。
世界黃金協會的報告也顯示,一季度,國內18K與22K金飾產品的市場份額持續被硬足金產品蠶食,尤其是在當前消費者日益重視金飾投資保值屬性的情況下。
金海沉浮,有人急于出手
金價飆升,也有人急于出手。水貝的每一個柜臺上,幾乎都擺著“黃金回收”的招牌。
水貝的店家不僅售賣黃金,也做黃金回收生意。
水貝的黃金店鋪同時也有黃金回收業務。攝/張曉慧
李某的店在3月份迎來一波黃金回收小高潮,黃金價格從3月初的“4”字頭來到“5”字頭,這是很多賣黃金的店家都沒見過的價格高峰,刺激了不少“囤金者”出手變現。
什么時候出手,也是一個值得考量的問題。李某告訴記者,“4月份反而沒有那么多人來回收了,因為高價已經成為常態,大家開始觀望是否會有更高的價格出現?!?/p>
下一篇:水貝加工費大跳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