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觀者:A股牛市仍未結束;謹慎者:不存在系統性機會
這行情讓人“目瞪口呆”!
今天的A股很強勢,高開后震蕩攀升,“牛市旗手”券商股大漲超3%,北向資金凈流入超140億元,滬指沖擊3600點,創業板指漲近1.5%。
成長賽道的概念股,比如醫美板塊,今天繼續成為大資金追逐的焦點!
“女人的茅臺”再創新高!市值一天暴漲130億,連夜發出2個“爆炸性”消息
6月25日,醫美概念股再度飆升,被譽為“女人的茅臺”的愛美客早盤一度漲超11%,股價突破今年2月份高點,再創歷史新高。
截至21金融圈發稿,Wind醫美指數大漲3.5%。愛美客股價報728.88元,漲幅8.51%。按現股價計算,市值激增近130億至1612億元。
復權后股價已突破2月份高點再創歷史新高,公司市值升至1612億。自3月末階段見底以來,愛美客股價3個月完成翻倍。
醫美龍頭股價強勢爆發背后,到底發生了什么?
消息面上,6月24日晚,“女人的茅臺”愛美客一口氣發了20多份公告。
其中,比較吸引人注意都是這兩份:1, 要到香港上市,2,還砸9億收購韓國肉毒素公司,不甘心只做玻尿酸大王?
多重利好下,徹底點燃了今天的股價。
擬以8.86億元收購韓國醫美公司HuonsBio25.4%股權,合作加深鞏固競爭力。Huons Bio主營以A型肉毒素為代表的醫美產品,產品在韓國已獲批。愛美客同時還宣布擬發行H股并申請在香港聯交所主板掛牌上市。
縱觀進入國內醫美市場的國際制藥公司及品牌,大多數公司只有旗下某單一品類成功進入國內市場,像Huons Global這樣儀器、玻尿酸、肉毒素均成功進入國內市場的外企仍然較少,除了Huons,上一家玻尿酸和肉毒素產品同時進入國內的公司是制藥巨頭艾爾建。
從業績來看,HuonsBio2020年全年實現營收1.2億元,凈利潤3202萬元;2021年一季度是實現營收3448萬元,凈利潤為949萬元。
作為醫美龍頭企業,愛美客主要產品涉及人體的額部、鼻唇部以及頸部,目前主要有6款產品,商品名分別為逸美、寶尼達、愛芙萊、愛美飛、嗨體、逸美一加一、緊戀。
開源證券認為,愛美客作為國產醫美龍頭,產品技術、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下游醫美機構和終端消費者認可,“嗨體”“愛芙萊”“寶尼達”等品牌影響力不斷增強。未來,公司在渠道端通過完善銷售網絡、加強學術推廣培訓等方式增強終端黏性;產品端通過自主研發、合作研發、投資入股等方式,均有望為公司不斷貢獻新的增量。
5.5萬股民笑了,銀華基金成為大贏家?
△ 二級市場上,愛美客持股投資者有5.5萬戶。
△ 機構投資者方面,銀行基金持有基金數量最多,有10只,合并持股121萬股以上。趁著愛美客年初以來這波股價的上漲,持有該系列基金的投資者也跟著吃到了肉。
醫美板塊成為領漲兩市的成長主線。
其他醫美股方面,愛博醫療漲超9%,光莆股份漲超過8%,昊海生科、華熙生物、貝泰妮漲幅超過5%。
外資爆買A股!半天流入超100億!
外資繼續布局長牛白馬股。截止21金融圈發稿,北上資金流入高達140億。
深交所數據顯示,除了暴漲的醫美板塊,今天600億元市值檢測龍頭華測檢測最新外資持股比例達到28.30%,超過了28%的暫停買入線。
公開資料顯示,華測檢測是一家全國性、綜合性的獨立第三方檢測服務機構,主要從事工業品、消費品、生命科學以及貿易保障領域的技術檢測服務。
業績方面,華測檢測2016年至2020年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1.02億元、1.34億元、2.70億元、4.76億元和5.78億元,5年業績增長約467%。今年一季報,華測檢測實現營業收入7.62億元,同比增長66.80%;實現歸母凈利潤1.00億元,同比增長660.16%。
深股通是外資持有華測檢測的主要渠道。Wind數據顯示,自2018年以來,深股通持股量占華測檢測流通股比例持續攀升,從2018年初的不到8%升至最新公布26%。
截至6月24日收盤,深股通已持有華測檢測3.94億股,對應持股市值約139億元。
在外資的持續助推下,華測檢測股價走出長牛行情。
2018年、2019年、2020年全年漲幅分別為49%、130%和84%,今年以來累計漲幅已達到26%。從2018年低點起算,華測檢測股價最大漲幅已超過900%。
“千億機場茅”巨震9%!網友吵翻了
今天另外值得注意的是,被坊間稱為“機場茅”的上海機場復牌,備受矚目。
上海機場公告,擬通過發行股份的方式購買機場集團持有的虹橋公司100%股權、物流公司100%股權和浦東第四跑道。公司股票6月25日(星期五)開市起復牌。
上海機場今天早市開盤大漲,盤中一度至52元,大漲6.45%,不過在進入集合競價10分鐘內快速跳水,并翻綠,盤中跌幅一度超過2%,這使得上海機場半個交易日的振幅即超過9%。
截止21金融圈發稿,目前股價仍跌超2.5%。
受疫情沖擊,又在今年一季度遭遇“免稅新協議”黑天鵝事件后, 上海機場重組能否為股價帶來重大利好備受關注,對于收購 虹橋機場等 資產究竟是利好還是利空,網友有著不同看法。
有網友認為,虹橋機場屬于稀缺資產,收購屬于重大利好,也有網友認為,虹橋機場質地不如浦東機場,收購或將拉低上市公司資產收益率,屬于利空。因而網上也分成了“漲停派”和“跌停派”。
值得注意的是,在一季度遭遇免稅新政利空暴擊之后,一季度末公募最明星的基金經理張坤的易方達中小盤已經悄然退出上海機場前十大流通股東之列,減持股份至少1700萬股。去年四季度末易方達中小盤持有上海機場2180萬股,為第五大流通股東。
在張坤大舉減持之際,私募巨頭景林資產旗下景林優選私募基金新進前十大流通股東,持股數達到997萬股,期末持股市值后5.77億元。
多空分歧大,主流券商年中研判A股后市
截至6月24日收盤,在經歷了抱團行情瓦解帶來的震蕩后,2021年上證指數僅錄得了累計上漲2.65%的成績,深證成指年內漲幅更是僅有1.85%,相比之下創業板指表現相對可圈可點,年初至今已累計上漲10.14%。
隨著上半年收官在即,各大主流券商年中策略發布也步入尾聲,為2021年下半年A股投資策略提供一定的指導。
整體來看,今年主流券商在剖析A股下半年行情的過程中出現了一定分歧。既有興業證券、銀河證券料定牛市尚未結束,股市具備上行動力,也有諸如中信建投等券商判斷相對謹慎,預計市場仍將持續震蕩,不存在系統性機會。
樂觀者:A股牛市仍未結束
“從2019年初我們提出‘長牛’至今,本輪牛市行情經過了2年半左右時間。根據過去30年A股的經驗來看,有不少投資者認為本輪牛市進入尾聲。但我們認為在國家重視、機構配置、居民配置、海外配置的‘四重奏’下的權益時代,疊加開放紅利、大創新、全球流動時鐘等催化,牛市在途中,即‘長牛未央’?!?/p>
興業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經濟與金融研究院院長助理王德倫在日前的年中策略會上如是稱。
興業證券指出,從基本面角度來看,經濟在疫情后的恢復中,價格層面PPI等在高位震蕩,全部A股非金融全年有望實現40%左右的盈利增長。
從流動性層面來看,全球面臨高債務,有PPI的脹難有CPI的脹,流動性很難發生實質性的收縮,易松難緊成為常態。
“目前處于牛市后半場、證券化率接近90%高位,但當下沒有結束牛市的信號,依然值得挖掘機會?!迸c興業證券抱有相似看法的還有銀河證券,其表示本輪牛市已持續32個月,超過歷史上歷次上證指數和創業板指牛市時長。但銀河證券也指出,主要市場指數的上漲空間在2021年下半年以及之后的這輪牛市頂部,不太容易超過30%。
廣發證券、國信證券、招商證券、上海證券、東莞證券等幾家券商對今年下半年A股走勢預期也偏向樂觀,紛紛拋出“乘流而上”、“第二波主升浪行情”、“股市仍在配置期”等各類觀點。
與其他券商相比,國泰君安對后市預測最為樂觀,國泰君安首席策略分析師陳顯順直言,震蕩行情還將延續,但不會長久,“市場有望挑戰四千點”。
對于下半年A股面臨的宏觀形勢,中信證券分析稱,目前疫苗接種率穩步提升,全球經濟將從錯位復蘇走向共振復蘇,大宗商品供需矛盾緩解,通脹預期擾動高點已過。
政策面上,國內政策“不急轉彎”的同時,密集落地的創新、綠色、共享等高質量發展政策成重要看點。
除此以外,下半年宏觀流動性外松內穩,美聯儲今年預計不會下調購債規模,國內貨幣政策保持穩健中性,信用周期緩慢下行,判斷不會調整政策利率;市場流動性依然充裕,銀行間利率水平穩定,因而A股相對配置吸引力依然較強。
“隨著全球經濟的共振復蘇以及投資者風險偏好提升,市場上行動能將逐漸增強?!敝行抛C券預計下半年A股凈流入資金規模達到2200億元,其中人民幣升值預期下,外資流入或繼續超預期。
最后,A股下半年盈利有韌性,但結構分化明顯,周期弱化,成長占優。配置上,建議淡化周期思維,重視長期空間和估值彈性,三季度聚焦高成長品種,四季度增配大消費板塊。
隨著上半年收官在即,各大主流券商年中策略發布也步入尾聲。
圖:視覺中國
謹慎者:不存在系統性機會
在過半主流券商看好A股下半年走勢的同時,也有部分券商態度更趨謹慎,為投資者提示潛在風險。
“我們傾向于認為2021年下半年A市場不存在系統性的機會?!敝行沤ㄍ妒紫呗苑治鰩煆堄颀堅谀曛胁呗詧蟾嬷斜硎荆?021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回落、價格回落和利率回落,但經濟轉型升級成為核心方向,總體而言A股市場應當是震蕩狀態。而美債利率上行和匯率階段性貶值又將為A股市場帶來負面的影響。
張玉龍認為,相關背景下,賽道選擇和預期收益判斷成為A股市場配置的核心。
張玉龍進一步分析稱,成長股在經濟下行的環境中將表現最優。因為標準的成長股定義為當期資本投入和未來產出,現金流表現為長久期的特征,且成長股未來的產出與當前經濟狀態無關。
另外,張玉龍也看好創新藥和醫療器械為代表的醫藥生物行業、人工智能行業、新能源汽車和新能源行業所具備長期的空間。
華西證券也指出,2021年下半年行情將以結構性行情為主,系統性風險或在四季度出現。其指出,今年下半年宏觀層面對A股市場運行產生的擾動因素較多,市場波動會增加,走勢相對曲折。
在點位方面,3500點以上的風險大于機會,3150點-3300點之間的機會大于風險。下半年全球經濟回升趨勢隨著時間的推移將進一步確認,留給投資者可操作的窗口期會越來越小,要用好“當前至三季度”的窗口期,在四季度可適度控制倉位。
華西證券甚至特別提示,無論是債券還是股票,均建議“不追高”。
中金公司則認為,在疫情沖擊下,各經濟體和資本市場大都呈現“先進先出、長尾退出”的特征,在總量復蘇掩蓋下的“節奏異步、結構分化”繼續成為下半年資產價格演繹的背景。
綜合增長、估值、政策及海外市場等因素,下半年對A股市場的判斷“整體中性、結構樂觀”,建議“輕指數、重結構、偏成長”。配置上,經過上半年的盤整后,重新重視產業升級與消費升級等“新經濟”大趨勢。
其他持謹慎態度的券商中,東北證券認為,當前處于盈利筑頂期,市場整體估值難提升。
國金證券則結合通脹數據分析稱,在通脹階段一般流動性領先股票市場見頂,股票市場領先通脹見頂。而當前M1或已處在頂部區間,通脹或在三季度末見頂。
本文來源:21金融圈綜合市場行情軟件、上市公司公告、機構觀點、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滿樂)、中國基金報等